永远的谭嗣同(戊戌变法后,谭嗣同明明可以选择不死,为什么却执意将生死抛在一边
发布时间: 2023-07-06

本文目录

戊戌变法后,谭嗣同明明可以选择不死,为什么却执意将生死抛在一边

戊戌变法期间,谭嗣同准备说服袁世凯发动兵变,不料袁世凯权衡利弊后,向慈禧太后告密,导致戊戌六君子被捕入狱,不日问斩。

在此期间,谭嗣同是大有机会逃脱的,风声紧的时候,其父的门生故旧皆劝他一走了之。入狱后其友大刀王五也示意可以救他出狱。但谭嗣同不为所动,慷慨赴死,这是为什么呢?

有书君认为,这可以从谭嗣同的个性、抱负以及当时的社会环境来探讨一番。

一、谭嗣同仗义赴死的侠客情结。

谭嗣同好谈兵法,善于剑术,作风血性义气,敬重草莽英雄,平素喜欢结交豪侠。

当时的京城名侠王五和胡七就是其中的两位,谭嗣同师从两位侠士学了昆仑派的武术,如果他不参与政事,或许会成为一个仗剑江湖的侠客。

变法失败后,谭嗣同傲然宣称,中国因变法而流血者,自嗣同始!侠之大者,为国为民,这种侠肝义胆给了他从容赴死的豪气。

二,身赴国难的历史担当。

谭嗣同是一个有爱国情怀的知识分子。1895年春天,清政府在甲午战争中被日本打败,日本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中国面临着一场严重的民族危机。

谭嗣同正是有感于这一悲惨的国土沦丧的事件,怀着悲愤填膺彷徨无助的心情和满腹爱国救民的忧伤,挥毫写下了:“世间无物抵春愁,合向苍冥一哭休。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

谭嗣同还是个崇尚实干的革命家,1895年后,他办实业、推新政、创新学,投身变法运动;1898年9月5日,光绪帝诏其进京,满腔热情参与新政;慈禧发动政变,谭嗣同为变法舍命,将爱国之豪情化为另外一种历史担当,自己选择走上断头台。

三、唤醒同胞的麻木不仁。

晚清内外交困,民生凋敝。但民众犹不自知。正如鲁迅先生在《药》中所描述的那样:国人正在受到奴役和迫害,但民众并未醒悟。甚至有同胞被列强杀害都无动于衷!

强烈的民族责任感和悲天悯人的情怀,使得谭嗣同决心用自己的鲜血唤醒同胞的自救自强意识。

因此,当康、梁都避往国外的时候,满腔豪情与热血的谭嗣同选择了断头台:以血荐轩辕。

有书君语 :有书送书季开始啦~每周会免费赠送1000本实体书给大家作为福利,本次送出的是年度必读之书《无声告白》。私信回复:福利,即可免费包邮领取书藉,本次仅剩200本,先到先得哦~

谭嗣同被杀时,作为湖广总督的父亲为何见死不救

谭嗣同被杀时,他的父亲,时任湖广总督的谭继洵却选择见死不救。其实并不是谭继洵想要明哲保身,而是面对这一切,根本无能为力。因为这次慈禧太后处决戊戌六君子的态度十分坚决且手段残忍,让侩子手使用的刀都是没有刀刃的,可见她内心是有多么痛恨变法。

此外湖广总督这个职位,在满清的官僚体系中算得上是顶级的封疆大吏,即便是朝廷也应该礼让三分,给他几分薄面。但谭继洵面对儿子入狱,始终并未向朝廷求情,因为他知道如果他求情了,可能整个家族都得跟着陪葬。

迫使谭继洵最终如此做的原因有两个:

一、父子二人,道不同

谭继洵,从小接受的是正统的儒家文化教育,学习的是八股文,走的是传统的科举入仕道路。他幼时家道中落,27岁中举人,38岁中进士,在他的骨子里根深蒂固的是儒家的“三纲五常”。儿子的激进行为,让这个官场沉浮几十年、走的中庸之道的老臣胆战心惊。

父亲墨守成规的从政,儿子大刀阔斧的维新变法,父子的立场截然不同,导致父子关系闹得很僵。在谭继洵的眼中,只要顺从当权者的思维,那能够安安稳稳地熬下去,等到自己告老还乡的时候也就安全了。做官求稳,从不冒险,在个人思想上也毫不保留地体现出其保守化倾向。所以“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是他当官的第一要领。

或许谭继洵以其多年混迹官场的经验,早已敏锐感知到,面对变法慈禧太后不会坐视不管,因为这个变法已经动了保守派的蛋糕。或许他也曾经竭力阻止儿子,无奈谭嗣同接受西方文化程度较深,一腔热血为国为民,一双脚其实已经迈进了深渊,谭继洵也无力回天。

当谭继洵作为局外人,凝望着变法深渊的时候,深渊也在回眸凝望着他,仿佛是一种嘲笑。最终,谭继洵的担忧成真了,慈禧太后反对变法意图明显,光绪帝铤而走险,密旨袁世凯,想要囚禁慈禧,结果反被袁世凯告密,慈禧太后星夜从颐和园赶回紫禁城,发动政变,囚禁了光绪,逮捕维新派人士。

这个时候谭继洵更多的是无奈,因为他不能自私地只考虑儿子的个人安危,他还要考虑到身后的整个家族。此外所有人都知道谭嗣同所做的事,并非一般的犯罪,这相当于欺君犯上,秘谋逆反的大罪,岂能是简简单单凭借着看似同父亲的关系就摆平的呢?为了自己的安稳,为了一家老小,慈禧杀谭嗣同的时候他也不敢发声,只求掌权者不要殃及池鱼。

二、谭继洵官职听上去很高,但实则并没有权力

从湖广总督的任命上来看,谭继洵只做了两年的湖广总督,而前后时间都是由晚清四大臣之一的张之洞把持,因此谭继洵虽然看起来名头很响,但这个职位对他而言,却是一个没有实权的名头而已,他并没有掌握多大的权力。从历史文献上来看,大刀阔斧改革,发展洋务运动的人里面,朝廷的核心人物也并没有他,所以湖广总督的实际掌权人其实是张之洞。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谭继洵是张之洞的下属也不为过。

慈禧太后连同为戊戌六君子之一的杨锐,张之洞的得意门生,即便在张之洞为学生求情的情况下都毫不留情给斩了,更何况谭继洵还是张之洞的下属呢?所以他也清楚就算自己进行营救,也并没有什么用,自己在慈禧太后眼里,或许上不了台面。

不过,谭继洵的愿望最终还是没有能够实现。尽管谭继洵在儿子被抓后,保持非常低调及克制,。但最终他还是因谭嗣同事件的牵连,被贬为庶民,不久之后就因病去世了。

即便如此,谭继洵给谭嗣同写的挽联上,还是表达了儿子的思念及无奈:“昭雪在千秋百世,不得而知”。或许最痛苦的还是他,眼睁睁的看着儿子赴死,作为朝廷命官的他却只能默默承受,这种令他心如刀绞的无用感。

戊戌六君子之一的谭嗣同的死有什么意义吗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每每读到这句荡气回肠的诗句,相信很多人脑海中浮现的都是谭嗣同那张写满了视死如归的脸。作为“戊戌六公子”之一的谭嗣同,在戊戌变法之后本可以像康有为、梁启超等人一样逃到国外去避免杀身之祸。可他并没有,他说:“今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有之,请自嗣同始!”于是,谭嗣同选择了英勇地奔赴刑场,接受死亡的审判。那么,谭嗣同这样毅然决然地赴死,究竟有什么意义呢?

谭嗣同生于同治四年(1865),在成长的过程中,他目睹了清王朝是如何的腐朽无能,列强是如何的野蛮强横,百姓又是如何的饱受压榨、痛苦不堪。这一切的一切都让他心中有着一个无比坚定的声音:救中国,救人民。于是他主张学习西方的制度,发展民族工商业,并提出了一系列的变法图强的主张。光绪二十四年(1898),谭嗣同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