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芾书法作品欣赏(曹宝麟的楹联作品,行书比之田蕴章如何
发布时间: 2023-07-18

本文目录

曹宝麟的楹联作品,行书比之田蕴章如何

略知书法的人,都会旗帜鲜明地回答道,两人完全没有可比性!

有人硬要评论曰,曹公擅行草,田氏擅正楷,各有所长之类,那是扯淡!

田氏兄弟书匠耳,见识不高,笔下俗气,偏偏以师者居之,带坏了书法风气,带偏了大众审美,祸害不小。

曹公楷书,取法唐人,以褚遂良为主,行草取法宋人,以米芾为主。

曹公作品,崇尚法度,技巧完备,书写纯熟,有典型的文人气息。取法虽在唐宋,能上溯二王,下及老董,游走于二王帖系之间,游刃有余,自成面目。

可以说,曹公是帖学当代大家,将其置之前贤书迹中,亦无愧色。

田氏在当代书坛无存在感,仅仅在写字教育方面蒙蒙外行普罗大众,其学生们以实用美观为目的,所以田氏兄弟当然有写字普及的功劳,不可一棍子打死。但是从书法的艺术高度来说,简直一无是处。

附曹公楷及行草,以及回应题主的楹联。田氏的字辣眼睛,不上了,反正网上也泛滥。

米芾行书代表作品有哪些

中国书法史上有3个“疯子”:杨凝式、米芾、徐渭。但三人疯得又有所不同:徐渭是真疯,精神分裂了;杨凝式是装疯,以此避祸;米芾是卖傻,哗众取宠。

《研山铭》

另类的老米,无疑是非常聪明的,他善于“偷师”,从前人那儿这“偷”一点,那“偷”一点,最后竟然形成自己的特点:集古字。

老米留下的作品很多,其中排在首位的,应当是被称作米芾”墨皇“的《珊瑚帖》。此作是他得到名画、宝物后,狂喜挥笔写就,线条流畅跌宕,笔端神采飞扬,尤其是写到”珊瑚一枝“,难以抑制心中的喜悦,下笔力道加重,这几个字明显大出不少。这还不算完,还要画出珊瑚笔架的样子,书画浑然天成,应是他尽情宣泄的得意之作。

《珊瑚帖》

如果说《珊瑚帖》是他随意挥洒、“放笔一戏空”的佳作,那么,《蜀素帖》则是他收敛性情、认真而为的作品。彼时,老米受朋友湖州郡守林希的邀请,前往太湖游玩。林希好酒好菜招待,再叫上三两美女相伴,把老米安置得舒舒服服。

末了,林希拿出珍藏了20多年蜀素一卷,请老米挥毫泼墨。吃了人家的嘴软,拿了人家的手软,再加上腿更软,于是,兴奋的老米哪敢怠慢,凝神深思,认真创作,于是产生了“天下第八行书”《蜀素帖》

米芾的佳作太多,我认为此两件代表了他的不同风格。

更多文章,敬请关注千年兰亭。

《蜀素帖》局部

米芾各个时期的书法都有什么特点

米芾书法字法、章法独特。变化多端,直抒胸臆,极富个性魅力。

米芾每天临帖,自云“一曰不书,便觉思涩″。广游名川大山,得山川灵气。天资学养很高,这些是他成为一代变法出新的大家因素。不同时期,他的行书风格特点不同,现举例说明:

一,早年三十多岁作品《淡墨秋山诗帖》。绍圣元年(1094年)10月书。纸本,共5行28字,用笔中侧并用,结构欹侧逞险,爽利而富于变化。章法舒朗空灵,挥洒自如,重技法意识。苏轼评书:“风樯阵马,沉着痛快。″

二,米芾41岁作品《苕溪帖》。

运笔洒脱俊逸,有颜体影子。二王笔意。是他中年时期典型作品。

三,米芾后期晚年书法作品《复官帖》。此帖以写意为主,法随意变,随意而为之。

《复官帖》是米芾于1104年所作,尺寸为纵27.1厘米,横49.9厘米。字形大小错落,一任自然。章法上竖行左摇右摆,最后五行的字行距较密,和前几行的宽舒行距形成明显的疏密对比节奏。字帖中的各种矛盾冲突处理和谐自然。

宋代奇人米芾,精通书法绘画,却为何被称为“米颠”

米芾诗书画皆精,独树一帜,因有时个性怪异,举止颠狂。所以有人戏称为“米颠″。

一,拜石称“兄″的故事。

米芾在安徽无为当官时,听说濡须河边有形状怪异的神仙之石,不敢妄动。他却派人搬到家里,在供桌上放上供品,给怪石下拜,念道:“我想见到石兄己经二十年了,相见恨晚。″后来因这事被罢官免职,他并不后悔,还画了一张画,取名《拜石图》。

二装颠索砚的故事。

有一次宋徽宗让他写一幅草书作品,写完后。宋徽宗赞叹不己,米芾见皇上高兴,把皇上心爱的砚台装进怀中,溅了一身墨汁。他对宋徽宗说:“此砚臣己用过,皇上不能再用,请您就赐予我吧?″皇上将砚赐给他后。几天都抱着砚睡觉。

三,米芾洗笔洗砚的故事。

米芾曾出任江苏安东县知县。期满离职离开时,为了表示他的廉洁,乡绅百姓送行时赠的礼物一概不收。就连他常用的毛笔上沾有公家的墨汁,也让家人把毛笔和砚台都洗干净,不带去安东县的一点点墨汁。

米芾书法创作认真。

他说:“余写《海岱诗》,三四次写,间有一两字好,信书亦一难事。″他写一首诗,几十个字中自己满意的只有那么一两个,可见创作书法他对自己的高标准,严要求,可见书法创作也不是想象中的那么容易。

他对书法的要求是“稳不俗、险不怪、老不枯、润不肥。″

米芾纪念馆:米公祠原名米家庵,始建于元代,扩建于明代,后改名公祠,祠內有拜殿、宝晋斋、仰高堂等,2006年5月25曰,米公祠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上图书法作品为米芾所书)。

米芾写字为何歪歪扭扭的

这就是米芾的高明之处!

米芾的字变化万千,鬼神莫测!在一篇作品里,你很难找出两个平行的竖,每一个点与横他都会想着变化!

就像王羲之的《兰亭序》有几十个之字,可是你看不到有任何两个相同的之字,这就是书法的妙处,变化!

变化是书法永恒不变的追求,无论是笔划,还是结体,以至于章法,墨法都需要变化。

单一,简单就是不合书法之道!书法到了宋,这种意识越来越严重,以至于把书法的基本功都忽略了,可见,变化之于书法是何等的重要!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