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望赏析选择题(春望阅读答案
发布时间: 2023-07-11

本文目录

春望阅读答案

春望阅读答案

春望阅读答案1

  《春望》

  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sāo)更短,浑欲不胜簪(zān)。

  1.《春望》首联写作者春望所见,这些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答:这些景物描写的作用:融情于景,奠定全诗的感情基调。国家山河依旧,可沦陷后的国都残破不堪、乱草丛生,这与昔日繁华形成巨大反差,痛彻地表达出诗人忧国伤时的强烈感情。

  2.《春望》“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一联中,诗人用“抵万金“来形容什么?

  答:诗人用“抵万金“来形容家书的珍贵,表达对妻子儿女强烈的思念之情。

  3.请展开想象,描述“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所展现的画面,并揭示诗句的含义。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面对沦陷的山河,一位满头白发的老人因焦虑忧愁不停地挠头叹息。老人昔日那长长的头发如今纷纷断落,已经短得无法梳髻插簪。诗句所描写的这一细节,含蓄而深刻地表现了诗人忧国思家的情怀。

  4.古代大诗人作诗十分讲究炼字。《春望》尾联中的“搔”字锤炼得好,好在哪里?

  答:本诗中的“搔”字是对诗人想解愁而不得的细节描写,传神地表达了诗人内心难以排遣的忧国思家之情。

春望阅读答案2

  (20xx荆州)

  古诗文阅读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8.(2分)诗歌表达了诗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感情。

  9.(2分)请赏析“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这一名句的妙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古诗词鉴赏:杜甫《春望》阅读答案

  8.忧国伤时、念家悲己。(答对一半得1分)

  9.在战火连绵不断的日子里,消息隔绝。作者用“抵万金”来形容家书的珍贵,表达了对妻子儿女的强烈思念,能激起人强烈的共鸣。(意近即可)

春望阅读答案3

  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解释下列词语。

  烽火:这里指战争。

  家书:家信。

  连三月:连续多个月。

  抵万金:家书可值几万两黄金,极言家信之难得。

  搔:抓,挠。

  短:少。

  2.对该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这是一首五言律诗,含蓄蕴藉,耐人寻味。

  B.这首诗的首联表面描写都城破败、人烟稀少、草木茂密幽深的荒凉景象,实际深藏诗人的无限感慨。

  C.这首诗的颔联借对花鸟的感觉,将诗人抑制不住的感伤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D.这首诗的颈联、尾联极力渲染诗人在战火连绵时期收到家书时的无比喜悦之情。

  3.本诗的前四句都统领在一个“ ___望___”字中,诗人的视野由远及近,由大到小,由___山河___到___草木花鸟___。

  4.本首诗抒发了诗人_______忧中思家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

  5.“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一联中,诗人用“抵万金”来形容什么?

  答:诗人用“抵万金”来形容家书的珍贵,表达了对妻子儿女强烈的思念之情。

春望阅读答案4

  天津桥春望

  雍陶①

  津桥春水浸红霞,烟柳风丝拂岸斜。

  翠辇不来金殿闭,宫莺衔出上阳②花。

  注:①雍陶,晚唐诗人。此时,唐王朝国势衰败,社会危机日益严重。②上阳:上阳宫,武

  则天曾将其修葺得豪华富丽,作为寝宫。

  (1)诗的前两句描绘了怎样的景象?请作简要分析。(4分)

  (2)这首怀古诗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结合诗句进行分析。(3分)

  参考答案:

  10.本题考查赏析作品思想内容、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能力层级D.

  (1)天津桥下,春水溶溶,绚烂的云霞倒映在水中(1分);天津桥畔,翠柳如烟,缕缕柳丝随风飘荡,斜拂岸边(1分)。描绘了一幅明媚绮丽(1分)的津桥春日图(1分)。

  (2)运用了对比的手法(1分)。先描绘天津桥边明媚、绮丽的春光,后转写金殿闭锁,宫苑寂寥之景(1分)。人们从这种强烈的对比中,很自然的感受到自然界的春天岁岁重来,而大唐盛世却一去不复返了(1分)。

  或:运用了以乐景衬衷情的手法(1分)。诗的一、二两句,绘出一幅津桥春日图,明媚绮丽,引人人胜;三、四句写金殿闭锁、宫苑寂寥。前后映衬,对照鲜明(1分),烘托出上阳宫凄凉泠落的景象,从而表达了诗人对唐王朝国运衰微、今非昔比的伤感和哀叹(1分)。

春望阅读答案5

   长安春望

  卢纶

  东风吹雨过青山,却望千门草色闲。

  家在梦中何日到,春来江上几人还?

  川原缭绕浮云外,宫阙参差落照间。

  谁念为儒逢世难,独将衰鬓客秦关。

  【注】卢纶(739年-799年),字允言,大历十才子之一。曾于唐玄宗天宝末年中进士,旋即安史之乱爆发,未能为官,后重新应试,但屡试不第。受举荐为官,但因政治斗争受到牵连,终身不得重用。

  (1)“却望千门草色闲” 一句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2分)

  (2)颈联刻画了一位什么样的主人公形象?请简要分析。(4分)

  (3)请概括尾联诗人抒发的丰富情感。(4分)

  

  (1)(2分) 借代,“千门” 代指京城长安;拟人,以“草色闲” 衬托诗人内心之愁。

  (2)(4分)主人公远望家乡,浮云缭绕,遥不可及(1分);近看宫阙,错落有致,落日笼罩(1分)。刻画了一位内心孤寂愁苦的思乡游子的形象(2分)。

  (3)(4分) ①“逢世难” 表达了对遭逢世难的伤感;②“独将” 表达了孤独寂寞的愁苦;③“衰鬓” 表达了对人生已老及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忧愤;④“客秦关” 表达客居他乡的羁旅的惆怅。

  

  (1)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的能力。只要能指认出两种修辞手法即给2分。

  (2)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的能力。分析2分,涉及对颈联的出句(川原缭绕浮云外)、对句(宫阙参差落照间)的分析;形象概括内容2分,含情感(如思乡)、身份(如游子、仕途失意者)此中每一个点1分。

  (3)本题考查分析概括诗歌思想情感的能力。情感揭示不必拘泥于“独将” 表达了……” 、“衰鬓表达了……”、“客秦关表达了……” 这一形式,但必须结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