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源文趣|葛洪为小夫妻化解“心头难
发布时间: 2023-07-11

葛洪生平:葛洪(公元284~364年)为东晋道教学者、著名炼丹家、医药学家。284年生于江苏省句容县,家中原为吴国世族。13岁时丧父,家境渐贫。他以砍柴所得,换回纸笔,在劳作之余抄书学习,常至深夜。乡人因而称其为抱朴之士,他遂以“抱朴子”为号。葛洪性格内向,不善交游,只闭门读书,涉猎甚广。

葛洪一生著述颇丰,《抱朴子》是其代表作。该书分内、外两篇。内篇20卷,论述神仙方药、养生延年、禳邪却祸之事,总结晋代前的神仙方术,包含守一、行气、导引等,为医药学积累了宝贵的资料;外篇50卷,论述人间得失、世事臧否,阐明其社会政治观点。《抱朴子》的问世,对道教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葛洪还在灵峰寺修行时,隔三差五就到附近的村里行医济世。一日,葛洪来到灵峰寺旁的渔村,在经过一个大院子时,看到院子门口站着一男子。男子上前与葛洪作揖,邀请葛洪入内。原来这户人家世代以捕鱼为生,家里有三座宅院,还有好几条渔船。本来衣食无忧,可愁就愁在他与妻子结婚三年,却一直没有子嗣。于是,男子不再出海捕鱼,而是一心扑到求子之路上。

男子向葛洪说明事由,便唤来在偏厅的妻子。当妻子一到正堂,霎时面红如朝霞。

葛洪为其妻子把脉后,微微一笑道:“挺好,挺好。”

男子问:“道长,挺好为什么却怀不上孩子,这是何解?”

葛洪摆一摆手:“你二人求子心切,三年却无果。这说正常也不正常,要是再不采取措施,那你二人可能这辈子都与子嗣无缘咯!”

葛洪话音刚落,夫妻二人便开始慌了,之间妻子绞着手帕,抢先问道:“葛道长,这该如何是好啊?”

葛洪捋了捋胡须,笑着说:“夫人别急,依贫道之间,你二人先分房半月余,且再做道理。”

夫妻二人一听,相互对视一番,妻子又是一阵脸红,葛洪掸平衣角,起身叮嘱二人:“切记,半个月内,万不可越雷池半步。”

说完,葛洪准备离开,夫妻二人送葛洪出了院门,葛洪便让他们留步。临别前,葛洪再次叮嘱:“半个月后,你俩各自备好新做内衣衬衫,另外准备好一桌酒席,届时贫道会再来拜访,自有一番安排。”

半个月后,葛洪于日落前准时登门,一同前来的还有一个吹笛高手。夫妻二人不解,葛洪向二人介绍:“这是贫道的好友,吹出的曲子美妙无比,我常与他结伴而行。”

其实,男子是想告诉葛洪,他曾见过吹笛人乞讨,见葛洪如是说,也不便再说什么。只见吹笛人吸了吸鼻子,那一桌海味似乎唤醒了他的味蕾。

男子见状,双手抱拳作揖,对葛洪二人说道:“道长,酒菜已备齐,都是东海不可多得的物产,还请二位快快入座。”

没曾想,葛洪竟让吹笛人入座主位,自己称是其陪客。落座后,葛洪叮嘱夫妻二人:“你俩不可沾半滴酒,我们二人随意。”

男子拿起酒壶为葛洪二人斟酒,而夫妻俩则以茶代酒,频频敬向二位宾客。只是男子心中很是疑惑:这葛洪医术高明,如何与一乞丐结交,不知道这葛道长葫芦里装了什么药?

席间,吹笛人一言不发,只顾吃菜喝酒,而葛洪只字未提夫妻二人所求之事,只是开怀畅饮。酒过三巡,吹笛人以呈现醉态。葛洪对吹笛人说:“这酒菜也差不多了,你是不是该说点什么了?”

男子听后,立即拿起茶杯敬向吹笛人,恳请其点拨一二。吹笛人一饮而尽后,掏出自备的笛子。葛洪说道:“我这朋友,有什么话都是通过笛子来表达的。”

吹笛人动了动嘴,一曲委婉悦耳的笛音如清风拂面,就像炎炎夏日海面上吹来的一阵凉风,充满着浓郁的大海气息。夫妻二人期待着从吹笛人口中听到什么酒后吐真言。一曲罢了,葛洪说道:“今日甚是难得,我与朋友还想再饮几杯,说说心里话,你二人且沐浴更衣,进屋同床,我二人各自随意了。”

男子听到葛洪这么说,有些失望,看向妻子,却发现妻子面色一红,好似喝酒一般。夫妻二人行至内堂,大厅只剩葛洪和吹笛人,吹笛饮酒,一曲又一曲,笛声响了一夜。翌日清晨,夫妻二人起床,还是期待葛洪能说些什么。谁知来到大厅,两位宾客不知何时已不辞而别。

第二年春天,葛洪与吹笛人在灵峰寺打坐,只见男子和妻子抱着一个白白胖胖的小男娃登门致谢。吹笛人见状,当即吹起了一曲歌谣,而男娃手舞足蹈,仰天躺着,似乎在应和着吹笛人。其实,吹笛人是天生的哑巴,但是葛洪没有告诉夫妻二人。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