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非子的学说中最重要的是什么,对中国的法学起到什么样的影响?秦国自秦孝公到秦始皇的150多年,为什么没出过1个昏
发布时间: 2023-07-07

本文目录

韩非子的学说中最重要的是什么,对中国的法学起到什么样的影响

韩非子所著的《韩非子》是他的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著作。韩非子的学说主要宣扬的有法、术、势相结合的法治理念。提出了君权神授,君主专制主义的思想,正是在他的思想的影响下秦朝建立了中国君主专制的政治体制,韩非子的学说是中华法系的重要渊源之一。(中华法系自秦汉产生到明清时期消亡)

韩非的生平过往这里也就不说了,值得提一下的就是它的老师是荀子,他和李斯是同门。

荀子是战国时期儒家的代表人物,主张人性本恶,所以韩非子也继承了人性本恶的观点,但是他却否定了儒家的礼教说法。

他的思想主要集中在“法”、“术”、“势”。

法就是治理国家的法,韩非认为治理国家要通过法律制度来施行;

术就是帝王之术,帝王权术就是驾驭群臣,平衡国内各方的势力;

势就是权势,就是皇帝所掌控的权力,是皇帝与生俱来的君势。

韩非子认为国家以“法”规范国家体制,“法”由皇帝制定;“术”用以监察群臣,辨明奸邪;“势”是皇帝治理国家臣民的权力。因此韩非子的学说也就形成了“尊君、驭臣、治民”的治世理念。

在这样的治理理念下,以君权为中心,君权高高在上,自然也就形成了君主专制制度。

因此在他的学说中,君主通过对“法”、“术”、“势”的运用就是君主治理国家的手段,秦始皇就是在他的思想指导下统一了六国。

那么君主是怎样运用“法”、“术”、“势”的呢?

君主制定法,通过法律的赏罚来规范人们的行为,使得百姓专心于耕战,臣子专注于服务国家和君主,而君主就是专注于治理和发展国家,从上至下,社会阶级分工明确,各司其职,井然有序。秦朝就是秦始皇的指导下专心发展生产,积极备战扩张,最后一统六国。

法是规范百姓和臣下,对于君主又有另一套理论体系“术”。学习权术对臣下、百姓进行赏罚,从而牢牢地控制住“势”。

韩非子的提出这一套理论后认,认为只要是中人之资的君主,依靠这三者的理论就可以很好的治理号国家,也就有点是在提倡道家的无为而治的思想。

虽然后世主张以儒家礼教治国,但是历代中央集权的君主无不是以韩非子的“法”来控制百姓,以“术”和“势”来掌控群臣,也就是所谓的“外儒内法”的统治思想。

韩非子的思想是专门为君主专制服务的,通过君主专制的体制深深的影响了中国几千年来的法治思想。

秦国自秦孝公到秦始皇的150多年,为什么没出过1个昏君

从秦孝公开始至秦始皇,秦国共有六代七君,这七位国君中除了秦孝文王、秦庄襄王父子俩平庸外,其他秦国君主都算得上是雄主明君。笔者认为秦国150多年的时间里,没有出一个昏君,主要原因有四个:其一、秦国有完善的法制;其二、秦国有统一天下的重任;其三、秦国的传承原则是任贤而非用嫡;其四、秦国代有名相辅佐。

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商鞅变法给万民立法,给万世立制,秦国历代都坚守法制,因此平庸之君也无法变成昏君,毕竟有制度在那里约束国君。技艺熟练的工匠可以不用规画出一个真圆,不用矩画出一个长方形。普通人则可以用圆规画一个真圆,用矩画出一个长方形。有了规矩,普通人也不会犯什么大错;有了法律跟制度,平庸之主也不会亡国。商鞅曾说在坚持秦法的原则下,除非千古昏君跟万古奸臣齐聚,否则秦法不崩,秦法不崩则秦国不亡。

老子曾西过秦国,在函谷关写下了开塞大文章《道德经》,秦献公向老子请教秦国国运。老子说:秦之国运与周分合,周秦同源,合起西陲,秦救周,始为诸侯;秦周分离,离五百年,大合于秦,合十七年,霸王出!秦国有统一天下的重任,这份责任迫使历代国君砥砺前行,不敢贪图享乐。成大功者,必能忍常人之所不能忍,必能约束自己的一言一行。秦孝公死前大声疾呼:上天啊上天,设使你再给我二十年岁月,嬴渠梁当金戈铁马定中原,结束这兵连祸结的无边灾难,还天下苍生以安居乐业。何天不假年?竟使嬴渠梁并吞八荒囊括四海包举宇内席卷天下之雄心,竟化做了东流之水?上天啊上天,你何其不公也……

秦国是军争立国的一个国家,在国君继承人的选择上倾于立贤不立嫡。秦献公死前,传位给秦孝公,没有选择传位给长子嬴虔。秦武王死前传位给弟弟嬴稷,没有将王位传给嬴虔一脉的嬴壮。秦昭襄王将王位传给平庸的儿子秦孝文王,是考查了孙子嬴异人才干尚可,确立了嬴异人嫡孙身份后做的决定。嬴异人传位前,考校了所有王子,嬴政以文武皆优的成绩成为继承人。嬴政传位扶苏,是经过长时间的考查,甚至将扶苏派到九原前线接受军事训练。

秦国敬贤而用贤,这是确保秦国长盛不衰的根本原因,那怕秦孝文王、秦庄襄王父子俩平庸无比,在吕不韦的辅助下也保持了对六国的巨大优势。秦孝公有商鞅,秦惠文王有张仪,秦武王有甘茂,秦昭襄王有范雎,秦孝文王、秦庄襄王有吕不韦,秦始皇则有李斯。在坚持法治的前提下,又有良臣相佐,想出一个昏君确实困难。胡亥是千古昏君,赵高是万古奸臣,两人的组合将大秦推向了灭亡。

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说明了什么道理

国家不会永远富强,亦不会长久贫弱。执行法度的人坚决,国家就会富强;执行法度的人软弱,国家就会贫弱。说明了法律的实施关系到国家的强盛。

拓展

1、“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出自战国时期思想家、法家代表人物韩非子的著作《韩非子.有度》,原文是:“ 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

2、作为法家的代表人物,韩非子一直相信,法律是决定国家强盛与否的关键,而要保证法律的实施,则要依靠执行法律的人。只有执行法律的人公正执法,坚决执法,法律才会真正地落实到现实当中。

3、《韩非子》是法家学派的代表著作,共二十卷。韩非(约公元前280~233年),战国时期韩国人,为韩国公子,与李斯同学于荀子,喜好刑名法术之学,为法家学派代表人物。

4、《韩非子》全书由五十五篇独立的论文集辑而成,里面的典故大都出自韩非,除个别文章外,篇名均表示该文主旨。其学说的核心是以君主专制为基础的法、术、势结合思想,秉持进化论的历史观,主张极端的功利主义,认为人与人之间主要是利害关系而仁爱教化辅之,强调以法治国,以利用人,对秦汉以后中国封建社会制度的建立产生了重大影响。该书在先秦诸子中具有独特的风格,思想犀利,文字峭刻,逻辑严密,善用寓言,其寓言经整理之后又辑为各种寓言集,如《内外储说》、《说林》、《喻老》、《十过》等即是。

通过法考后好就业吗就业前景如何

通过了司法考试,取得了法律职业资格证,你是法律专业中的优胜者了。就业方向有如下几种,并且前景都不错。

第一、从事律师职业。通过司考,取得法律职业资格,距离从业律师还有一定的距离。你必须在律所实习一年以上才能申报职业资格,这个过程是非常辛苦的。如果遇到一个好的律师带你还好一些,遇到一个心胸不怎么宽广的律师,你的日子就不怎么好过,每天累死累活的给他干活,还要忍受这位所谓的老师的百般刁难和讽刺挖苦,就看你的运气了。等将近两年的时间你才能拿到律师执业资资格证,此时你以为终于可以扬眉吐气大干一场了,其实还要更严格的考验在等着你。没有案源,你还得做授薪律师,也就是说继续给带你的律师干活,他给你发工资。这样矜矜业业熬三四年时间,你的人脉逐渐有了,能力也提升了,案源就慢慢的有了,这时候你终于“翻身农奴把歌唱”了,逐渐是就可以走向精英律师的康庄大道了。

第二、从事公证员职业。2018年全国公证处改制之后,有些地区的公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