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和亲公主算不算假公主?没有一位是皇帝亲生
发布时间: 2023-07-17

唐朝据统计有二十位左右皇室女子以“和亲公主”身份与吐谷浑、吐蕃、奚、契丹以及回纥、南诏等少数民族政权进行和亲。

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这些:

弘化公主(唐太宗侄女、淮阳王李道明女儿)嫁吐谷浑诺曷钵、文成公主(唐太宗宗女、江夏郡王李道宗女儿)嫁吐蕃松赞干布;

金城公主(唐中宗宗女、邠王李守礼女儿)嫁吐蕃赞普尺带珠丹、永乐公主,(唐玄宗宗女、唐太宗后人)嫁契丹首领;

固安公主(唐玄宗外甥女)嫁奚首领、燕郡公主(唐玄宗外甥女)嫁契丹首领、东华公主(唐玄宗外甥女)嫁松漠郡王;

东光公主(唐玄宗外甥女)嫁奚首领、和义公主(唐玄宗宗女、告城县令李参之女)嫁宁远国王、静乐公主(唐玄宗外孙女)嫁契丹王;

宜芳公主(唐玄宗外孙女)嫁奚王、宁国公主(唐肃宗女儿)嫁回纥可汗、小宁国公主(唐肃宗侄女、荣王李琬之女)嫁回纥可汗;

崇徽公主(仆固怀恩之女)嫁回纥可汗、咸安公主(唐德宗女儿)嫁回纥可汗、太和公主(唐穆宗妹妹)嫁回纥可汗、安化公主(唐懿宗女儿)嫁南诏王等等。

由此可见,所谓的“和亲公主”并非都是皇帝亲生女儿,如果分个类的话,主要有以下几种:

第一类是货真价实的皇帝亲生女儿公主。身份最为尊贵,当然也是数量最少的,也只有宁国公主(唐肃宗女儿)、咸安公主(唐德宗女儿)及安化公主(唐懿宗女儿)等寥寥数人。

第二类是皇室贵族子女,与皇帝有血缘关系。这一类最多,最著名的就数文成公主了,她是唐太宗宗女、江夏郡王李道宗的女儿。

第三类是大臣的女儿。如崇徽公主,就是大臣仆固怀恩的女儿,这一类也较少。

以这样的分类来看,“和亲公主”绝大部分都不是真正的皇帝亲生女儿,从这个层面来说,那些少数民族确实有被忽悠的成分。

但是,如果非要说“和亲公主”是假的,也说不过去,毕竟这在唐朝礼制中也是承认她们的公主身份的。

一般的说,公主封号极其尊贵,只能封给皇帝的女儿或者皇帝的姑姑及姐姐。比如在唐朝,皇帝的姑姑被封为大长公主、姐姐就被封为长公主,女儿就被封为公主。

但凡事都有例外,“和亲公主”就是其中的特例,但即使是这样,“和亲公主”称号也不是随便就可以给人的,有资格被破例封为“和亲公主”的只有宗室之女、公主之女或重要大臣之女等有限的圈子范围内的女子。

至于和亲对象的少数民族政权,一般也不会太在乎嫁过来的“和亲公主”到底是不是大唐皇帝的亲生女儿。

一来唐朝的和亲与西汉时期不同,基本上是唐朝处于优势地位,“和亲公主”属于“下嫁”,带有“安抚”、“扶贫”的意思在里面,那些少数民族头头脑脑们能抱上大唐这个大腿,高兴还来不及,哪有心思管“和亲公主”是不是皇帝亲生的,你说是公主那就是公主了。

二来就算在乎又怎么样,少数民族首领一看不是皇帝亲生的,能说一句“退货、我不要”吗?那不是找死是什么?“和亲公主”能来已经是对你们天大的恩赐了,关键是你打不过大唐啊,只能捏着鼻子承认了。

三来就是少数民族与大唐和亲要的是实打实的利益,“和亲”只是政治联姻,双方都心知肚明,程序走到位,少数民族要的钱财、粮食、技术都指望着“和亲公主”带来呢,一旦撕破脸,“和亲”的意义就不存在了。

四是“和亲公主”不管是不是皇帝亲生女儿,来之前都被册封了“公主”封号,从礼制上来说,那就是公主了,谁都得承认。

作为政治交易,最悲惨的就数那些“和亲公主”们了,完全沦为了政治棋子,远离家乡、亲人不说,来到完全陌生的环境,与嫁的人完全没有感情基础,甚至还有被改嫁的、被叛军所杀、被迫出家、被抢劫的,十分凄惨。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