痴迷的唐太宗,书法水平到底怎样?怎么理解古人的书法评论“羲之如龙北海如象”这句
发布时间: 2023-07-18

本文目录

痴迷的唐太宗,书法水平到底怎样

应该说,没有唐太宗李世民,就没有王羲之书圣的历史地位。王羲之的字的确很好,但唐代以前不知有多少无名的书家书法水平也非常高,王羲之的书法,在李世民倡导以前已经颇负盛名,但由于唐太宗的酷爱,见了兰亭序特别喜欢,让在朝的擅长书法的大臣临摹,如今我们见到的神龙本兰亭序就是冯承素的摹本。应该说,是最忠实于原作的。李世民生前把兰亭序爱不释手,死后随葬。自此至今,无人见过兰亭序真迹。李世民不仅将兰亭序做为至宝收藏把玩,对王羲之的字坚持临摹,精心研究。他的书法,深受王羲之的影响,代表作《温泉铭》,《晋祠铭》继承了王羲之有晋一朝的尚韵书风,又明显带有盛唐气象,在二王书风之外,增加了一些丰腴。在唐朝,虽然不能与欧虞褚薛,旭素颜柳比肩,但依然是占有他的一席之地,是否可以与徐浩等并提,我觉着相差无远。

怎么理解古人的书法评论“羲之如龙北海如象”这句话

王羲之的字直中带曲,刚中带柔,既有力感又生动活泼,相比之下,李北海刚性的东西多,力大但不够生动。

中国古代历史上,有哪些帝王的书法造诣最深

我国历史上大部分开国帝王都不是寻常之辈,如刘邦是亭长起身,自然有一定文化水平,隋文帝杨坚、唐高祖李渊等都是前朝大臣必然有较高的学问,明太祖朱元璋出身低微然勤奋好学,这些人有本事有学问,写的字自然不错!至于各代帝王后人,因自幼受到选拔良好的老师教育,他们的学问与书法功底大都也是超过常人!

各代帝王中,书法史有所载的如曹操、李世民、李治、李隆基、赵佶、康熙、雍正、乾隆等帝王都有很好的书法造诣,其中能达到著名书法家水平的有李世民、赵佶、康熙、雍正等人!

(1)李世民,雄才大略,文治武功在历史上都属于顶级的存在,李世民身体力行倡导书法,促使唐代书法成为我国书法史上最辉煌的时的,名家辈出,他特别钟爱王羲之的书法,搜尽购尽天下王羲之书法入内廷,经常研习到深耕半夜,他向虞世南等唐初书法大家学习,开创了以行书刻碑的先河。李世民书法造诣很深,强调书的筋骨,他主张: “今吾临古人之书, 殊不学其形势, 惟在求其骨力, 而形势自生耳。”代表作有《温泉铭》,字体优美奔放,水平可列入著名书法家行列!

(2)宋徽宗赵佶不是个好皇帝,但艺术修养上确很高,他以皇权在全国推行绘画艺术,设立了宣和画院,培养了张择端、李唐等优秀画家,为后世留下了许多精彩的艺术品。宋徽宗赵佶不仅擅长绘画在书法上也成就很高,在学习前人古迹的同时,创造出了别具一格的“瘦金体”。这种字瘦挺利索,侧锋像兰草,是一种非常特别的书法,运笔灵动快捷,笔势瘦劲,“瘦金”的意思是说书法为金,是富贵的意思,这种字体笔法犀利,铁钩银画,其中《千字文》、《秾芳依翠萼诗帖》是他的杰出作品。按书法家的品评标准,自创一体可列为大书法家行列!

(3)清康熙皇帝,康熙帝也是雄才大略,有文治武功,清朝皇帝虽然是满族但酷爱汉文化,尤其喜爱书法,几乎所有清朝皇帝写的字都不错,康熙则说自己“无一日不写字,无一日不读书”,可见其勤奋,康熙的书法主要是学习董其昌,他书写的《柳条边望月诗轴》,笔画圆劲秀逸,平淡雍容,字间与行间疏朗匀称,典雅静穆之气充盈纸上,他曾说自己“政事稍暇,颇好书射”,所谓字里有乾坤,字如其人,康熙的书法明显与众不同,字间与行间疏朗匀称,典雅静穆之气充盈幅上,代表作有行草《岳阳楼记》,康熙最有名的书法作品是创作了天下第一“福”字,在写法上暗含“子、田、才、寿、福” 五种字形,寓意“多子、多田、多才、多寿、多福”,从书法角度看,将数个字合为一体却流畅自然,已属罕见,更为珍稀的是,这也是世上惟一的“五福合一”、“福寿合一”之“福”,所以被称为“长寿福”和“天下第一福”!康熙的书法成就足可达到著名书法家行列!

(4)雍正皇帝是我国历史上非常勤奋的一位皇帝,是康乾盛世的关键帝王,很有作为,书法也不错,雍正皇帝施政时间虽然只有短暂的13年,因此即位前的书法作品以及书法评论流传下来很少,雍正的书法文雅遒劲,追随其父,走董其昌流畅和美路子。纵观雍正的存世墨迹,其书取法赵孟頫和董其昌,畅朗娴熟、文雅遒劲,行笔疾迟有序,气脉贯通,是历代皇帝御笔书法中不可多得的。雍正是位奇特的帝王,出色之才华、刚强之性格、传奇般的政治生涯,皆令人感叹。雍正行书书法用笔跌宕,用墨酣畅,气脉一贯,将二王的灵秀,晋唐的古朴及董其昌的逸气熔为一炉,颇具大家风范。田忠彦在《浅说清代盛世帝王书法》写道:“雍正书法与康熙、乾隆相比,康熙的字逸美,雍正的字放达,乾隆的字甜丽。相比之下,雍正的字个性更为舒展,意趣表达更为自然。”雍正的书法总体表现畅朗娴熟、宽辍自然、文雅遒劲,谋略深邃、格调非凡、气势宏伟,有皇帝欲凌驾雄强的气派。雍正擅长楷书、行书、草书、榜书,其中行草书成就最高。雍正晚年行书作品,中锋运笔,行笔稳健流畅,结体整肃,骨骼清秀,书法娟秀遒美,给人一种节奏感和韵律美。雍正的书法成就足可列入大书法家行列!

附李世民《温泉铭》

附赵佶《千字文》

附康熙《天下第一福》

附雍正书法对联

唐太宗为什么如此偏爱王羲之的书法

唐太宗李世民一生有两大嗜好,文则书法,武则骑射。作为政治家,太宗不仅酷爱书法,而且还对书法艺术和书法理论有着较高的造诣,同时,他对整理书法遗产和提高书法艺术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唐太宗对书法艺术的喜爱程度超乎想象,相传唐初有一位名叫辫师的和尚,收藏有王羲之的《兰亭序帖》真迹,但他从不示人,更不愿出让。于是秦王李世民指示部下肖翊用假《兰亭序》设计骗取了辫师和尚的《兰亭序帖》真迹。在李世民即位后,既令群臣,不惜人力、物力四处搜集求购历代书家墨迹以及天下名书,尤其是对王羲之、王献之父子的墨迹,更加注意搜求。

对于搜集到的书法墨迹,唐太宗还令魏征、虞世南、褚遂良等人进行墨迹真伪的鉴定,并分门别类进行装订。据唐代张彦远编撰的《书法要录》记载,在唐太宗宫中所收藏的书法作品中,仅王羲之的真迹就有2600余纸。另据《太平广记》记载,太宗还搜集到张芝、张旭等名家墨迹进行整理装订后总计有一百六十卷,将 “二王” 墨迹真书装订为七十卷,草书装订为八十卷,都以 “贞观” 二字为印加以记之。可见,唐太宗在搜集、整理书法遗产时,无论是对书法作品真伪的鉴定,还是编排、装帧,都是非常认真细致的。太宗的这一做法,使得唐以前的名家墨迹得以保存与流传,对此,唐太宗功不可没。

书圣王羲之,是唐太宗在书坛树立起的一面大旗。在唐以前,中国的书法艺术有过很大发展,篆、隶、真、草、行各体都有较高的成就,涌现出了李斯、蔡邕、钟繇、张芝、王羲之、王献之等许多著名的书法家。但是,从晋末到唐初的二百多年时间里,由于国家长期分裂割据、社会动荡、经济衰败,书法艺术没有太大的发展。正因如此,唐太宗为了开创书法艺术新局面,对王羲之的书法推崇备至,并且有过很高的评价,他说:“祥察古今,研精篆素,尽善尽美,其惟王逸少乎!观其点曳之工,裁成之妙,烟霏露结,状若断而还连;凤翥龙蟠,势如斜而反直。玩之不觉为倦,揽之莫识其端,心慕乎追,此人而已。其余区区之类,何足论哉!”。

在唐太宗 “崇王之风” 的影响下,唐代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