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不过项,力不过霸,将不过李,拳不过金”这句话中“项霸李金”分别指的是谁?天津历史中非常有名的李金鳌,是个怎样的
发布时间: 2023-07-18

本文目录

“王不过项,力不过霸,将不过李,拳不过金”这句话中“项霸李金”分别指的是谁

“王不过项,力不过霸,将不过李,拳不过金”这四句话,最早流传于演义传奇小说当中。

“王不过项”,指的是一代霸王项羽;“力不过霸”,指的是唐太宗那个力大无穷的弟弟李元霸;“将不过李”,指的是唐末五代第一猛将李存孝;“拳不过金”,则说的是中国武学第一人金台。

因为四人都在武学上有独到的造诣,且都是武学奇才,才被放在了一起。

不过,演义传奇小说里夸张成分较多,真实的人并没有小说里描写得那么厉害。

下面,有书君就一一来介绍下这四位鼎鼎大名的奇人。

王不过项——项羽

关于项羽,我们最熟悉的应该莫过于那句“力拔山兮气盖世”。这是项羽本人在临死之前给自己做的评价,倒也不算夸大。

因为,太史公司马迁在编撰《史记》时,对项羽的评语也是“力能扛鼎,才气过人”。

据记载,项羽身高八尺,也就是现在所说的一米八到一米九之间。身材高大,使得他气势逼人,自小就有与其他小伙伴不同的眼界。

一次,秦始皇坐船渡江,项羽的叔父项梁带着他在一旁观看。

项羽看着华丽的仪仗自眼前飘过,突然就开口对叔父说了一句,“秦始皇也是可以取代的”。

项梁闻言吓个半死,谁曾想,倒真的让项羽一语成谶。

几年后,陈胜、吴广揭竿而起,项羽也和项梁一起顺势而为,起了兵。

起事过程中,项羽也曾遇到障碍,但他单枪匹马杀了近一百人,直杀得整个会稽郡府人人俯首,甘愿陪他们叔侄一起起兵。

也是在那个时候,项羽的名声开始越传越胜。可惜的是,著名的鸿门宴不但没有警告到刘邦,反倒逼出了刘邦的称王野心,纵使他可以以一敌三,用十万人将韩信的三十万前军打得落花流水,但仍没有躲过失败的命运。

然而,项羽生是人杰,死是鬼雄,王不过项,名副其实。

力不过霸——李元霸

相信看过《隋唐英雄传》的人,都对李元霸印象深刻。他性格痴憨,但却力大无穷,和宇文成都比力气,一言不合就举起了一旁的金狮子。隋炀帝杨广见状大喜,遂封他做了西府赵王。

可是,这个赵王生平只听一个人的话,那就是他的亲哥哥唐太宗李世民。他手拿两柄铁锤,李世民让他杀谁他就杀谁,死在他锤下的人大都死相极惨。

据说,李元霸是打遍天下无敌手的奇才,当时几乎没有人可以在他跟前走过两招。

哪怕是秦琼、罗成合力,都半点也奈何不了他。唯一硬抗过他三招的裴元庆,也是差一点就命丧黄泉。

李元霸在所有的传奇小说里,都不像是肉体凡胎,反而像个永远感觉不到累的“永动机”。在李世民带兵平反途中,他单人独马就将十八路反王打得俯首称臣,再无异心。

事实真的如此吗,不尽然。历史上关于李元霸的史料,存下来的极少。

唯一可以确定一二的,不过是他是李渊的第三个儿子,从小就很聪敏,还对辩论十分擅长。

但是,天妒英才,年仅16岁就去世了。

此外,关于他是否力大无穷,史料并没有确切的记载。

不过,对于李元霸年轻早夭这一点,各类传奇小说倒也尊重了史实,只不过死因各有说法。

有的说他是被雷劈死的,有的说他命丧于宇文成都的老师鱼俱罗的刀下。

总而言之,在传奇里生性暴虐,视人命为草芥的李元霸,最终都死于了因果命运,也是颇富传奇色彩。

可是,史实也好,传奇也好,李元霸力大无穷的形象还是留在了人们的心中,倒也无愧“力不过霸”。

将不过李——李存孝

“将不过李”的李存孝,是十三太保里最有名的。据记载,他的勇猛过人,堪比李元霸,英勇善战,可与项羽齐名。

甚至有人开玩笑说,他们仨要同时出现,指不定能把天拉下来,地提起来。

这个玩笑当然是夸张过度了,可在如今陕西境内流传的关于李存孝小时候为救父亲打死恶虎的传说,倒是有几分可信度。

因为,李存孝其人确实是个奇才。被李克用收为义子后,他几乎终身伴随李克用身边,南征北战,立下了不少汗马功劳。

李存孝是史上难得一见的将才,他武技非凡,又天生神力,每次充当先锋杀敌,敌人都是闻风丧胆,不战而逃。

甚至还有猛将一看对方是李存孝带兵,就死守城中,不愿迎战的。李存孝攻城,很多时候都不用浪费一兵一卒,其勇猛程度可见一斑。

然而,明枪易躲,暗箭难防,李存孝的身体再刚硬,仍是躲不过小人的中伤。后来,李存孝被义兄李存信挑唆,起了反叛之心,失败后被判了五马分尸之刑。

奇怪的是,五匹马不但没办法将李存孝撕成肉块,反倒被他拉得紧紧靠在了一起。

监斩官大惊,但却无可奈何,事情陷入僵局。李存孝风云一生,深知这次无论如何自己都是免不了一死了,便主动提议让人挑断了他的手筋脚筋,然后才顺利行刑。至此,一代猛将含恨而亡。

好在,历史终究还是留下了李存孝最风光最辉煌的痕迹,一句“将不过李”,足以安慰亡魂。

拳不过金——金台

金台在传奇小说里被描述得栩栩如生,但是具体这个人到底存不存在,史学界到现在也没有确切的定论。

可是,在传奇小说的世界里,金台是不可多得的武学大家。据说,他曾连续赢过72场擂台,一场拳赛就赢走了官府10万两白银。

这样一位活在小说世界里的奇人,身世也颇有传奇色彩。他早年便失去了双亲,孤苦伶仃游荡于世间。但是,但凡奇人,必有奇遇。

所以,不久金台就遇到了成就他一生传奇的师父——莲花洞活佛蛋子僧。

在师父的悉心教导之下,金台的进步堪称飞速。

到了他老年时,恰好遇到了已经趋近于半仙的杨五郎,他一出拳,杨五郎便大声呼奇,一场比试打得是酣畅淋漓,金台的武技可想而知到了什么境地。

甚至,传说,北宋末年的武学大师周侗的功夫也全部传承自金台。后来,周侗又教出了卢俊义、林冲、武松等梁山好汉,最后还收了岳飞做关门弟子。

金台的名声,虽然没有一众徒子徒孙的大,但光看他这些徒弟、徒孙们的作为,金台也已然不负“拳不过金”的名声。

更何况,连有人怀疑他是《天龙八部》里的扫地僧,都被人说是低估,“拳不过金”武功古今天下第一人的美称,想来也不是徒有虚名。

四位不同时代的英雄人物,武学绝技别无二致,人生际遇却是大有不同,也是遗憾。

好在,历史的车轮滚滚而过,谱写出的画卷上总也少不了他们的身影,也算没有白精彩一场。

有书君语 :有书送书季开始啦~每周会免费赠送1000本实体书给大家作为福利,本次送出的是年度必读之书《无声告白》。私信回复:福利,即可免费包邮领取书藉,本次仅剩200本,先到先得哦~

天津历史中非常有名的李金鳌,是个怎样的人

关于这个问题,大狮我曾经回答过一次,但是因为时间缘故,我没有答全,只是大致说了个一二。今日腾出时间,大狮我给大伙好好说一说这天津卫的“大耍巴人”李金鳌。

您到了天津卫,一定会听到“混混儿”这个词汇,还有比“混混儿”高一级别的词汇,叫“大耍”(全称:大耍巴人)。提起“大耍”,有三位就不得不提,一位就是这位李金鳌李二爷,另一位是李金鳌的好朋友王金波王二爷,还有一位就是袁文会袁三爷。这三位好比是上海滩青帮三大老黄金荣、张啸林跟杜月笙。三位之中除了袁文会不是个东西,曾经给日本人卖过命,其余两位,虽然也是江湖人物,但是却仗义的多。资历也比袁文会老,等他们隐退之后,才有了袁文会兴风作雨。

这李金鳌在清末民初的时候成了天津卫有名的“大耍”,当然任何“大耍”都必须要从“混混儿”过渡过来,咱就说说李金鳌当混混儿那会的事儿。

这李金鳌起初吃的是码头饭,当时天津卫的天津大码头、大光明码头和老龙头火车站鱼龙混杂,是个风水宝地,也是混混儿聚集之所,李金鳌、王金波、霍元甲、袁文会、东霸天、刘四歪脖子等有名的人物都吃过这码头饭。

天津有套传统书,叫做《沽上英雄谱》也叫《混混儿论》。这套书有意思,把旧社会混混儿的故事详详细细说了个遍,其中主要人物就是这李金鳌。李金鳌出名是因为“二次断腿”事件。当时有两派为争码头而打群架,还未成名的李金鳌首当其冲,但是被人打了“闷棍”,把腿打断了,李金鳌拖着断腿手拿铁钩子跟人玩命,最终双方打平。

李金鳌找到三不管附近的一个正骨先生,让这位先生把腿接好,但是这位先生收了李金鳌对手的钱,人家逼着这位先生必须给李金鳌留点残疾。这位先生两边都不敢得罪,于是第一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