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折不挠手抄报内容(以“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为主题的手抄报
发布时间: 2023-07-11

本文目录

以“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为主题的手抄报

1、兵民是胜利之本。

2、以史为鉴、面向未来。

3、中华民族大团结万岁。

4、世界人民大团结万岁。

5、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

6、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万岁。

7、转型升级、科学发展、绿色崛起。

8、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

9、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10、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

11、中国是世界和平的坚决倡导者和有力捍卫者。

12、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创新驱动、科学发展。

13、矢志不渝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奋勇前进。

14、深切怀念在抗日战争时期牺牲和殉难的同胞们。

15、弘扬伟大抗战精神不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

16、隆重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周年。

17、隆重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

18、努力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

19、各国人民携手努力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世界。

20、各国人民携手努力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21、努力建设全面小康的河北、富裕殷实的河北、山清水秀的河北。

弘扬长征精神手抄报内容

弘扬长征精神的手抄报内容670字:

长征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在二万五千里长征中创造的革命精神。1934年至1936年中国工农红军经历的二万五千里长征是人类战争史上的奇迹。红军指战员在长征途中表现出对革命理想和事业无比的忠诚、坚定的信念,表现出不怕牺牲、敢于胜利的无产阶级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表现出顾全大局、严守纪律、亲密团结的高尚品德,创造了伟大的长征精神。集中体现为:坚忍不拔,自强不息,勇往直前。最显著特点是“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最高表现,是保证我们革命和建设事业走向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

长征是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精神的典范。纵观整个长征的过程:四渡赤水河,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强渡大渡河,爬雪山,过草地……每一个战略方向的改变,每一项战略任务的确定,每一次战斗胜利的取得,都无不体现出中国红军将士“大无畏”,不怕艰难困苦,永久坚持的精神。红军的大无畏不怕牺牲的精神,永远激励着我们前进! 长征是人类历史上艰苦奋斗精神的楷模。长征途中,红军将士面对的是一条条波涛汹涌的大河,一座座巍然耸立的雪山,一片片茫无涯际的草地,前有敌军,后有追兵,可就是在这“敌军围困万千重”的逆境中,红军转战两万五千里,终于从100万的敌人中杀出了一条生路。谱写出一曲曲动人的“永久奋斗”的革命乐章。 长征是充满着无私奉献精神的史诗。无论是难以自拔的沼泽,还是茫茫无际的 草地;无论是皑皑白雪,还是飞机大炮;无论是酷暑严寒,还是饥饿干渴……红军将士都抱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以坚忍不拔的毅力,与穷凶极恶的敌人展开殊死搏斗,将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死的威胁留给自己。

重温红色经典传承革命精神手抄报内容 关于重温红色经典传承革命精神手抄报内容

1、“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毛主席为红军写的这首诗概括了长征的艰苦卓绝。

2、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徒步行走两万五千里,途中还要面对各种恶劣的环境和敌人的阻击,这是何等的不容易!但红军战士们战胜了一切挑战和困难,翻雪山的时候,无数的战士冻死在雪山上,过草地的时候,无数的战士被饿死。然而红军大部队依然坚定不移地向陕北进军,终于在两年后到达了陕北,红军的三大主力会师,用流血与牺牲取得了胜利。

3、如今,我们处在一个和平年代,幸福地生活在祖国的怀抱里,但过去的那段历史,仍需要我们去铭记,因为我们之所以有今天的幸福,是无数的红军战士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红军的四大主力出发时有二十多万人,到达陕北时只剩下五六万人。

4、长征的艰难困苦是世上所罕见的,靠着坚定的信念取得了最终的胜利,铸造了举世闻名的长征精神,成为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象征。在长征胜利八十周年之际,我们要铭记昨天的历史。我们要让长征的精神传承下去!我们要感谢那些长征中的先辈们,感谢他们为我们留下了一笔可贵的精神财富——坚持到底。要是你问我在长征精神中学到了什么?我会回答,学会了红军坚定的信念!我们不会忘记这段历史,只要心中依然永存信念,成功就在不远处。

5、长征的先烈们,你们为了祖国的未来和人民的幸福,冲锋陷阵、赴汤蹈火。在战场上,你们用汗水和鲜血灌溉着后人们的成长,没有你们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你是我们的榜样,我们以你为傲!我们要向你们学习,努力做一个好孩子、好学生,为伟大的中国梦添砖加瓦。

自强自立手抄报内容

 自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自强是支持着中国人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一种精神,一种信念,一种境界。是流淌在中华民族文明血管中的生生不息的血液,是中国人民代代相传的传世之宝。解放后,中国人民继承了自强不息的传统美德,在毛泽东“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号召的鼓励下,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胜利。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我们也必须发扬自强美德,去适应日趋激烈的竞争。  自强道德规范,也就是孔子反复强调的“求诸己”。所谓的“自强不息”,所谓的“求诸己”,主要强调以下内容:
第一,自强首先要求自主,确立靠自己不靠别人的观念,与一味依附别人的奴化心理彻底决裂,与依赖别人恩赐的侥幸心理划开界限,把争取个人利益和幸福,放在自己努力的基础上。自己的利益自己争取,不求别人代办,不求别人恩赐。这是因为,由别人争取来的利益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个人利益,由包打天下情结形成的依赖关系,最终将转化为依附关系,而形成新的奴役关系。所以,自强规范不但要求自己,也要求别人不越俎代庖。自强要求的自主,是自己对自己负责,自己承担对自己的责任,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当然,我们说的自主绝不是自我封闭,而是强调矛盾的主要方面在自身,主要责任在自身。在争取自身利益上,友谊和援助是次要的,是辅助性的。同时,也只有做到自立自强,才能赢得友谊和援助。
第二,自强的规范要求自信,自己对自己有信心,充分认识自己,相信自己的力量。自信的人才能自主,才不对别人抱有幻想。依附于别人的人,往往是缺乏自信的人。信心就是力量,力量来源于信心。人因为失去信心而自我萎缩,人也因怀有信心而自立自强。自信不是自高自大,孤芳自赏,自信是建立在对自己全面认识的基础上的。自信不是认为自己无所不能,而是对自己克服困难的勇气、信心和毅力的信任,是对自己会做得尽可能好的信任。自信的本质是一种自我宣誓式的决心。自信不是对别人不信任。相反,充分信任同志,充分信任环境的人,才会有真正的自信。对周围条件和环境的充分认识和了解,对友谊和支援的尊重,是建立自信的条件。怀有自信心的人,才会坚持自主意识,坚持对自身潜力的开发。自强规范依赖自信心的支持,自信心是自强规范的必备要素。
第三,自强规范必然要求自勉,自己勉励自己,自己鼓舞自己,自己激励自己。也就是自己激发自己的积极性,自己作为自己的动力源,自己开动自己,自我发动。无论是自主还是自信,必然要落脚到行动上,落脚到积极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上,落脚到充满希望、精神激昂的人生开拓中。有为的人生哲学,乐观的人生态度,积极的开拓行动,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