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基层工作感
发布时间: 2023-07-11

和许多从事基层工作的干部一样,面对纷繁复杂的基层工作,最是劳心,通常是“两眼一睁,忙到熄灯”。上面千条线、底下一线穿,职务不高、担子不轻,党建部门更是承担着贯彻上级党组织的的各项决策部署和基层党组组、干部队伍建设等重要工作,对上要讲政治、对下要服务群众,基层工作远比想象中的复杂,想要干好不容易,但干好了能出彩。

位置特别,发展要稳。乡镇是落实政策的“最后一公里”,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肌体的“神经末梢”,基层干部是党和国家工作的“基石”,上连政策,下接群众,权力不大,责任不小。始终是具有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在坚守,具有强烈民生情怀的干部推发展,具有“七十二变”的干部保稳定,乡镇工作的成效,基本条件是基础,干部队伍是关键。

事情繁杂,心态要好。基层工作复杂多样,没有单一的业务工作,都是在统筹和协调中推动工作。面对群众上访,态度不能差、声音不能大,面对督促检查,生怕出问题受处分,面对这些问题,没有很好的平常心来对待,很难坚持下来。一是在“静”中学,强心力。乡镇工作包罗万象,如果没有十项全能的高超技能,在面对从未经历的急难险重领域考验时,往往会手足无措,这就要求我们要学在平常、用在经常。二是在“动”中悟,强能力。多看、多听、多思应该成为每一个本领恐慌的干部快速成长的必备技能。在推进本职工作上,要立足自身谋划工作。三是学思践悟促提高。“善于学习,就是善于进步”。总结得名失、得经验、长智慧,在面对复杂的工作难题时,要不断总结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才能不断进步成长。

路在脚下,大有可为。“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乡镇是个人成长的重要舞台。初到乡镇参加工作,从最初“两眼一抹黑”到各项工作熟门熟路,离不开的是组织的培养和领导同事的精心帮助。对于如何践行“路在脚下,大有可为”,我有如下体会。一是要有敢为人先的勇气,做敢于担当、善作善成的新时代好干部。干事担事,是干部的职责所在,也是价值所在,对于基层来说,要把这种精神培养为一种导向作用,“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难者进”。在业务能力的不足和工作的不断推进带来的各种压力,也想过更换职业,但最终能够痛定思痛,迎难而上,激励我的是最初的初衷和家人的肯定。二是要有“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奉献。每个乡镇的区位优势有一定差距,如何将上级的精神和本地实际相结合,除了要因地制宜、顺势而为、灵活应变外,最紧要的是干部要有奉献精神,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三是要有“劲松立险处,正气显人格”的正气。习近平总书记历来重视对年轻干部的培养,强调要扣好廉洁从政的“第一粒扣子”。年轻干部的党的国家事业发展的后备军,要始终坚持不为名、不为利,只为实的工作导向,发扬苦干实干的干事精神,让青春的热血在基层这片热土上熊熊燃烧,人生不止有城市的霓虹闪烁,也应该有乡村的白月光。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