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宗元的悲惨经历(为什么柳宗元的一生中感到悲伤
发布时间: 2023-07-11

本文目录

为什么柳宗元的一生中感到悲伤

柳宗元生活在中唐。中唐的永贞皇朝只有一年,就被太子政变了,所有的革新派全部遭贬。柳宗元与刘禹锡是同日遭贬,又同路赴任贬所。对于柳宗元来说,永州的十年至关重要,他的文学名篇基本上是在永州完成的。这时的他不仅怨愤满腔,并且命运也十分凄惨。老母去世,不得离开贬谪之所送终和守孝。昔在长安时,妻子死后,虽没再娶,但他与一名坊间女子有了私生女名叫和娘,不知为何五岁才相认,带到永州,十岁上却夭折了。这一连串的打击都降临到了38岁的永州司马柳宗元身上,他怎能不怨愤呢
永州十年之后,奉召回朝一个月左右,又再遭贬谪
政治上的不得意,他的怀才不遇,还有生活上的坎坷经历,让柳宗元郁郁寡欢,纵观柳宗元的一生,悲伤成了其中的主旋律。

政治家柳宗元,经历了怎样的磨难才成为了一代文豪

柳宗元,唐朝时期的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因此也被后世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在政治场上,他或许并没有留下浓墨重彩的一页。但是在中国古代的文学史上,他却留下了许多经典的著作。在世人眼中,将他与韩愈并称为韩柳,将刘禹锡与他并称为刘柳,还将王维、孟浩然、韦应物一起并称“王孟韦柳”,柳宗元能与他们比肩,足以看出他在文学方面的成就。

在他的一生中留下了数以上百的文章,而他的这些文章着重反映社会现实,文笔犀利,常带有讽刺意味。而他所写的关于景物的文章,常常都会把自己的寄托寓意其中。在文学上十分突出的柳宗元,在官场上却屡屡遭到挫折,在最开始跟随王叔文变法失败之后,就被贬到柳州,从而在官场上并没有多大的进展。但是不管怎样,他所留下的名著对中国古代文学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根据历史记载,柳宗元出生在一个官员世家,祖祖辈辈都出过许多官员。他的家族历史甚至可以追溯到北魏时期,甚至一位堂伯父还曾经担任过宰相,而他的父亲也曾经担任过御史,他的母亲也是出生在官员世家,这也为他的发展奠下了基础。

在柳宗元出生的时候,正好碰见了社会动荡时期,而他出生在京城长安,他的母亲十分重视对他的教育,在母亲的教导之下,他从小便对朝廷的腐败无能有了自己的认识。在他九岁的时候遇到了建中之乱,于是为了躲避战乱,柳宗元只好到了父亲任职的地方避乱。当时年幼的柳宗元也因此亲身经历了分裂割据产生的影响。

后来他的父亲被调职到江西一带做官,他便跟随在父亲的身边接纳到了更多以前所不曾看到的,增长了他的见识。在这期间他喜欢结交朋友,再加上他豁达大度,不拘小节的性格特点,也受到大家的欢迎。在父亲和朋友们的影响之下,他逐渐在乱世之中有了一番感悟,也有了自己的思想。

回到京城之后的柳宗元便开始了他的科举之路。他先是在乡试中取得了十分好的成绩,因此能够参加进士考试。后来他的努力终于没有白费,年仅二十一岁的柳宗元获得了进士及第的好成绩,也因此进入了大家的眼中,得到大家的尊重。

眼看着所有的一切都在朝着好的一面发展,柳宗元也即将进入朝堂做官,但是在这时他的父亲却不幸因病去世,于是柳宗元留在家中为父亲守孝三年。在他的丧期结束之后,他便重新被调回了长安,担任监察御史一职,从此开始与朝廷上的上层人物有了交流,也对皇帝的腐朽统治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作为一位有上进意识的大臣,他也想要通过改革来改变这种现象,于是他便向主张改革的王叔文一党靠近。由于与王叔文在改革上达成了一致,因此他也被提拔。在改革党掌握了朝政大权之后,他们便积极地推行变革,采取了一些改革措施,历史上把这次的改革称为永贞革新。但是这次改革却因为得罪了太多保守派的利益而受到了大家的反对,最后以失败结尾,柳宗元也因此被贬官。

在他支持改革失败被贬官到柳州之后,他便开始认认真真的治理地方,在当时柳州实行一种非常残酷的制度:普通百姓如果欠别人的钱没有及时还款,就可以将欠钱的人的子女当作奴婢一次来抵消所欠的钱。

面对这种情况,柳宗元就制定了一套政策,使那些已经沦为了奴婢的人,可以按照劳动时间来获得工钱,在抵完债之后恢复人身自由,回到家中与亲人团聚。

就这样,柳宗元得到了老百姓们的支持,这个制度之后也被广为流传。而作为一个文人,柳宗元自然也十分重视教育的发展,在他上任之后,他一手创办了许多学堂,并且采取了许多的方法来鼓励普通百姓送小孩去学堂念书,在根本上提高了整个民族的素质,改变了社会风气。甚至他还在休息的时候接受当地读书人的拜访,并且还经常给他们讲述知识,从而刺激他们努力读书报效国家。

除了这些面对柳州百姓封建保守的思想,他还进行了一系列的举措进行改变。受社会背景的影响,柳州当地所有的百姓都是靠天吃饭,都是通过喝雨水和河水长大。在他们看来挖井只会得罪老天爷,从而降怒于他们,而在柳宗元上任之后,便改变了他们的这种思想,使不敢打井的柳州接连打了好几口井,柳州百姓从此喝上了干净的井水。

在所有的问题解决之后,他就开始号召百姓们开垦荒地,从而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在流动人员与百姓的共同努力之下,柳州新增加了许多可以耕种的土地面积,甚至他还十分重视植树造林,带领衙役们参加植树活动,在他的开发下,柳州发现了不少的自然景观。

在他改革失败之后,他便专心地治理地方,并且写出了许多含有深意的文章,也对后世产生了影响。或许作为一名政治家,他的政绩不够突出。但是作为一名文学家,他却着实能够担起大家的敬佩。而他所留下的许多文章确实对后续产生的影响,促进了中国古代文学史的发展。

柳宗元第二次为什么被贬了

1.是因为一首诗。刘禹锡在与朋友游玩了玄都观后,写下了一首带有讽刺意味的《游玄都观》,再次遭到了别人的打压,从而又是第二次被贬,并且是被贬到了更为偏远的地方,刘禹锡被贬岭南,柳宗元则是广西的柳州。

2.刘禹锡和柳宗元的友情,也是唐朝诗坛的一段佳话,两人在长安相识时,可谓是惺惺相惜,由于他们都极为有才华,为此经常是一起诗词唱和,正是这样的一种深厚的友谊,彼此都写过很多深情的诗赠送给对方,那柳宗元的这首《重别梦得》,正是把内心的那份依依不舍,以及对于刘禹锡的怀念之情,全部融入进了作品中,从而也令这首诗让人感动不已。

3.柳宗元,字子厚,汉族,河东(现山西运城永济一带)人,唐宋八大家之一,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世称“柳河东”、 “河东先生”,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柳宗元出身河东柳氏,与韩愈并称为“韩柳”,与刘禹锡并称“刘柳”,与王维、孟浩然、韦应物并称“王孟韦柳”。柳宗元一生留诗文作品达600余篇,其文的成就大于诗。骈文有近百篇,散文论说性强,笔锋犀利,讽刺辛辣。

4.柳宗元受父母的影响很大。柳宗元父亲柳镇一生多在军旅和府县做一些地位不高的小官,死前为侍御史。由于常年接触社会现实,他洞达世务,激进用世。与一般士人儒生不同,他为人刚正不阿,不畏权暴,加之能诗善文,在当时有很高的声望和影响。柳宗元曾在《先侍御史府君神道表》里记述了柳镇的事迹。

5.贬放十四年到死,这既是柳宗元人生中最痛苦难耐的经历,却也奇迹般地造就了柳宗元人生中最辉煌的篇章,使他成了那个时代以至以后的很长一个历史时期都没有人能望其项背的思想家和文学家。柳宗元是有唐以来的大儒,他的思想光耀千古,他的文章与屈原的《楚辞》和司马迁的《史记》一样永载史册。自古以来,为人灵活者往往受人喜欢,而严肃谨慎者则总是受人敬重,毫无疑问,柳宗元是后者。

柳宗元的悲惨经历

永贞革新失败后,805年9月,柳宗元被贬为邵州刺史,11月,在赴任途中,柳宗元被加贬为永州司马。 (王叔文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