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王阳明的格物致知和知行合一?明德尚能,知行合一,是什么意
发布时间: 2023-07-06

如何理解王阳明的格物致知和知行合一

“格物致知”是一个认识论范畴。一个是“认识论”,一个是“认知论”,其基本点都是对事物的认、识、知

“格物致知”是成语。是后人从西汉·戴圣《礼记·大学》著作中,引申出来的。

“格物致知”中“格物”与“致知”,是两个概念。也就是说,“格物”与“致知”是紧密相连的两个不同的概念。

笔者认为:“格”是推究之义,“物”指事物,“格物”就是穷究事物的原理;“致”是求得之义,“知”是指获知、获得,“致知”就是求得真知。“格物致知”就是穷究事物的原理,求得、获得真正的知识。

“格物致知”实际上是讲了一个认识世界的方法、方式的理论。只有这样把“格物”与“致知”紧密地联结在一起,才能达到人们的期望值。

“格物致知”与当代认识论、认知论、知识论哲学有相似之处。它是一个十分典型的中国的传统概念,它把真、善、美紧密地融合为一体了。

人要做到“格物致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事物的原理是要经过知识的积累,自己对事物的细心观察与思考,从实践中求知,而获得真知,并不是那么简单、一蹴而就的事情。

明代,有一个“守仁格竹”的成语故事。说的是明代思想家、心学集大成者王守仁“格竹”的故事。

王守仁在家守丧。他看到南宋理学家朱熹一句话:“众物必有表里精粗,一草一木,皆涵至理。”王守仁心中一亮,心想“圣人可学而至”,方法是“格物”,原来这个理是“格”(穷追研究)出来的。

正巧,王守仁的后院有一片竹子。王守仁对“格物”这事很感兴趣,他邀请了一位姓钱的同学,到后院观察、研究竹子。

两人紧紧盯着竹子,目不转睛地“格竹”。两人在“格竹”“格”了三天,钱同学实在支撑不下去了,主动地退出。

王守仁仍然坚持,独自“格竹”。结果七天后,他大病一场。为此,王守仁感叹道:“圣贤是做不得的,无他大力量去格物了。”这说明一个什么问题呢?

格物,是一种穷究事物获得知识的方法。王守仁“格竹”,需要了解竹子是哪类植物?其生长环境、规律等本身的属性知识。在这个基础之上,才能再去穷究其哲学层面上的“理”,比如,竹子在人们的思想里是怎么想的?在心中处于什么位置?它所表现的又是一种什么样的文化特征?围绕竹子特性与人对竹子看法好的认识,按照这种逻辑思维去“格竹”,肯定会成为学者,甚至有可能成为大师级,王守仁“守仁格竹”的故事,就是最好一个的例证。后来,王守仁成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和心学集大成者,后人所崇拜、仰慕的心学大师。

综上所述,使读者更加认识到“格物致知”哲理性。它包含着认识论与知识论的哲学道理。也就是说,“格物致知”是探求真理的路径,需要事物的基础知识,需要人们结合这些基础知识去观察、思考、认识其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性,从中求得真知,获得真理

明德尚能,知行合一,是什么意思

‘明德尚能,知行合一’,按现代理解就是作为一个优秀的人,首先既要明白理解并具备高尙的品德,即仁善正义光明磊落的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还要具备和崇尚为人民服务的知识技能,并要知行合一的去实踐执行;而在选择或作为一个干部时既要尊重知识、科技、尊重人才、自已也同样具有良好的并能创新的工作能力,更要有全心全意用于实踐为人民服务的好思想,即德智体并重,以德为先;既反对选用白卷英雄、光有好思想没有实际工作能力者,也反对有理论有工作能力知行不合一、不认真工作的懒汉,还必须清除只图个人私利为害人民的败类!

这就是我们当今要求的‘明德尚能,知行合一’的重要意义。

知行合一,说和做的差距是什么

谢邀!

楼主想要问什么?

是想问“知行”为什么不能合一呢?还是想问“言行”为什么会不合一?

如果问知行不合一,是问道德的知行不合一,还是问知识的知行不合一?

如果问言行不合一,是道德的言行不合一,还是知识的言行不合一?

也就是说,楼主的问题,其实是四个问题:

1,为什么道德的知行不合一?

2,为什么知识的知行不合一?

3,为什么道德的言行不合一?

4,为什么知识的言行不合一?

那我就来一一解答。

1,阳明的知行合一,是道德上的知行合一,就是说我的良知(或说道德感)知道要利他、爱人、正直等,由此我就按良知的指引做利他等行为。比如,我看到有人掉进水中,我恻隐之心发动,于是我就去救了。

这个当然是理想的状态,因为在实际情况下,我经常有了恻隐之心,但是并没有相应的恻隐的行为。比如我看到乞丐,感到他很可怜,但是依旧漠然走过去,不想扔几个钱给他。

为什么?因为我的行为不仅由道德之心决定,由其他的认知和欲求心共同决定。比如当时,我急着上班,这个心是我行为的主导力量,道德心可能就被压制在只在念头层面了。

除非你道德心非常纯熟,当下显现,当下占主导地位,当下决定你的行为,不然你的行为不一定由道德心主宰。所以,你要合一,就要不断练习。

2,知识和道德是不一样的。知识是客观的,道德是主观的,知识可以不依赖于人的行为,不依赖于人的主观需求,客观地存在着,而道德就不行,道德一定要依赖于人,而存在着。所以道德的知行合一,其实就是内心的道德感,道德意志,向外扩充地一个过程。

知识的知行合一,其实是说,我对某个知识能灵活地应用,使自己达到某一个目标,或解决某一个问题。甚至我能使这个知识内化到我的行为和思想中。这个就是知识的沉淀积累的过程。比如我知道,记忆理论,记忆半小时后是复习最好时机,但是我就没有按照这个理论和规律去行为,我可能记忆之后不复习,或我五六个小时才复习一次,或几天之后再复习一次,这样我就知行不一了。问题问题在于,我没有严格的执行我学到的知识,即自律不够。

3,言行和知行是不一样的,言行其实都属于行为,只不过言是口说这个行为,行一般是指手脚等行为。言行区别在哪里呢?区别在于言说可以不受控制,可以夸大,可以无度,行是关于生存的,关于技巧的,必须要遵循合理的度。比方说举个杯子,力气太大不行,力太小可能滑,力道恰恰好,你才能拿起来。言行不一致在于言可以无度,行必须有度。比如,我会开车,但是当我在说我会开车这个事实的时候,我可以夸大自己开车的能力,说我会漂移。

所以道德的言行不一致,就是说我标榜自己道德行为,那实际上,并没有那么好。比如某人教育别人要有责任心有担当,结果遇到事情,他先跑路,一种言语上的夸大其辞。

4,知识有真与假,如果符合事实,这个知识就是真的,不符合,则是假的,当我说一个真的知识的时候,我就是言行一致的,当我说个假知识的时候,就是不一致的。

所以知识的言行不一致,来自于知识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以上。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