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火山性魔鬼到黄色小工具,游戏王简中让人绷不住了
发布时间: 2023-07-11

从火山性魔鬼到黄色小工具,游戏王简中让人绷不住了?

翻译组的大哥们都是人才。

翻译组的大哥们都是人才。

一年前,《游戏王:大师决斗》上线,风靡全球。当时的3DM原创编辑部,不少人都在几位铁血“牌佬”的引领下,踏入了这个大坑,在排位里玩着“哪里亮了点哪里”的黄金国卡组,在“超量杯”里纷纷上演以“自杀”为目标的“黑暗决斗”,整个办公室里好几天都充斥着奇特的欢乐情绪。

为了“自杀”成功,当时着实有不少“邪门”的卡组

只不过,《游戏王:大师对决》好玩归好玩,但过于玄学的网络质量,以及没有“官中”导致大家都怀疑自己成了文盲的庞大文本量,让除了对游戏王卡牌如数家珍的几位老师外的人,都纷纷在汉化补丁更新延迟后宣布落败。

前两天,《游戏王:大师对决》正式更新了“官方简体中文”。这本当是各位老师再次踏上“决斗之路”的新起点,“用决斗为大家带来笑容”的明天也即将到来,但大家都没有想到的是,“为大家带来笑容”的不是有了“官中”后顺畅的打牌过程,而是“官中”本身。

在浏览那些“官中”更新后的卡名与卡牌效果,你能感受到一种纯天然的、不带任何人工痕迹的幽默感。初看到时,你甚至很难去对其评判什么,只能保持着“地铁老人手机”的浏览姿势,仔细品读“幻变骚灵·键盘侧录难近母”这种,在中文语境下有着复杂、深远、浑厚意味的卡名。

展开全文

而如果这一长串中文对你的震撼不够简单直接,那么来自“码语者”系列的几位帮手,比如“码生成者”与“码输出者”,大概要更为符合不少人的日常用语习惯。

这些卡名究竟是蕴含了翻译人员对网络社会的控诉,抑或者只是他单纯地对某个人群的情绪宣泄,还是说有着一股不可操控的力量,指挥着他在键盘上敲下这串极具视觉冲击力与混沌互联网魅力的字符,我们不得而知。

但我们能从其他卡名中看出一点,那就是“自由”——这次《游戏王:大师决斗》的翻译工作人员,一定有着我们难以想象的“自由”气质。

从“随风飘飘游”这一系列卡名中,我们能够领略到这种“自由”

这种“自由”体现在他们勇于打破互联网的语言禁忌,勇于揪出我们平时畅聊“LSP”相关话题时藏在房间里的大象,将“黄色”这个词汇朴实无华地表达出来。

黄色小工具,可玩性一定非常高

我们“谈性色变”的态度,在他们看来是极为可耻的,正如苏东坡与佛印那个家喻户晓的故事——心中有佛,看什么都是佛,心中有屎,看什么都是屎。所以,他们毫不顾忌地将“火山性魔鬼”这种卡名翻译,大大方方地放进了“官方简中”之内。

不仅如此,除了“火山性魔鬼”之外,这个家族还有着“火山性皇后”这位更具分量与号召力的领军人物。

这种无惧无畏的“自由”态度,实乃我辈文字工作者的楷模。

他们对文字表述能够传达的力量,全都有着自身独特的理解,像“魔界世行死亡向导”这种“不明觉厉”的中文卡名,虽然乍一看让人极为难以理解,但仔细品读,你会发现“字字珠玑”,充满了让中文使用者深深叹服的异世界神秘魅力。

作为驰名卡组“闪刀姬”中的一员,“艾尔伦”这张平平无奇的“妹卡”在全新的中文翻译中,也拥有了全新的名称——“飞机副翼”,不知你是否能从中领略到一些来自“军事暴力”的美学。

她的名字在飞机相关术语中的确是“飞机副翼”的意思

正所谓,强不强是一个版本的事,帅不帅是一辈子的事,为了帅,很多细枝末节的事情都可以忽略不计。像“阿斯特拉姆”和“吉尔苏”这些名字,相比较“圣骑联盟”“机界骑士”“自鸣天琴”这种时髦值极高的称号,就显得无关紧要了。于是,这两位仁兄在新版本翻译中,便成功失去了自己的名字。

这种“帅就是好”的通则,只在“十二兽”这个系列中彻底失效。果然,顶级食材都只需要最简单的烹饪方式,“十二兽”系列相关怪兽的那些直白的卡牌名称,在最“质朴”的翻译方式下,也有了让人为之捧腹的出色效果,像“马宝剑”“鸡拳头”以及“狗环”这样的名称,可谓“大俗即大雅”,很有境界。

而作为有着自身想法的翻译工作人员,自然不会只对卡名下手,“让《游戏王》成为更好的《游戏王》”显然也是他们愿意为之奉献的终极目标。

于是,我们看到了几位“海造贼”家族中的成员,对本家的卡组产生了新的想法。比如这位金发的新人,他认为“本回合自己只能特殊召唤‘海造贼’怪兽”是个不够“Cool”的效果,决定为“海造贼”卡组增加一点小小的麻烦,把这个效果改成“本回合无法特招‘海造贼’怪兽”。

这种自家的卡给自家找麻烦的出色设计,以我浅薄的打牌经验来说实属生平仅见。

更为离奇的是,“海造贼”家族里的“内鬼”还不只有这张,连船上的重要干部“白胡子”也是“内鬼”之一,以这种程度的组织水平,“海造贼”到今天都没有被海军剿灭实属奇迹。

而像“海造贼”一样对本家卡组有意见的牌,还不止这一例。

“霸王龙祖克”与“霸王龙之魂”这两位难舍难分的好兄弟,显然也对彼此有了一定的意见。“霸王龙之魂”所检索的目标已经变成了“霸王龙扎克”,与“霸王龙祖克”毫无关系,连名字都叫不对,你怎么能把我从卡组里拉出来呢?

至于以后“牌佬”们付出一半生命值发动“霸王龙之魂”后,会不会跟“放屁”一样什么用都没有,那就要看这两兄弟具体的感情如何了。

如果说这种小失误只是数据库同步过程中出现的一点点纰漏,那么“袭击者骑士”正式背叛“幻影骑士团”,舍弃“骑士”精神,转而投入“夜”之怀抱,可能就真的让人难以触碰翻译人员们的“真意”了。

难道说,他们真的将“Knight”(骑士),看成了“Night”(夜晚)?不会吧?

在“官方简中”出现后的这两天里,无数为玩家们津津乐道的翻译中,若数人气最高,最让人难以理解的,可能是“惨绝戏子·汝寻何人”这张卡。平时,大家已经习惯了称其为“死狱乡演员·圣墓访问者”,简称“死狱乡”。突然之间,不但“死狱乡”这个字段不见了,连后缀也变成了“汝寻何人”,对中文玩家们来说平添了一种直白的“你丫找谁”的美感。

而对这个“你丫找谁”的问题,这次的翻译人员们似乎给出了另外一个很出色的答案——找的是“娱乐伙伴搞笑人”。

毕竟,整了那么多效果出来,不就是为了“玩”嘛?

在很多玩家看来,这些个堪比《上古卷轴OL》中“动感婆婆”,以及《异度之刃3》中“绷不住了”的奇葩中文翻译,都是足以被钉上“中文翻译历史耻辱柱”的经典操作。

不过,大家可以不必那么急着“Fxxk Konami”,因为这些在我们看来是离谱的,甚至连机翻都不如的翻译,除了部分效果的错翻之外,其实绝大多数是准确的,乃至精彩的。甚至,有相当一部分卡名之所以看起来如此“傻逼”,也是因为他们过分追求“准确”所导致的——Konami再一次向我们证明了“K语言”究竟有多么神秘莫测。

像“幻变骚灵·键盘侧录难近母”这张名字极为生草的卡,之所以会如此翻译,是因为“幻变骚灵”这个系列,全都是以“网络技术术语”加上“神明的名称”来命名的,“键盘侧录”是一种记录他人键盘敲击记录的黑客技术,而“难近母”则是印度神明“杜尔加”名字的意译。这个命名逻辑,与此前大家习惯的“击键录杜尔迦”是共通的——只是在中文语境下,它的语义过于让人难以接受罢了。

而大家争论颇多的“惨绝戏子·汝寻何人”,其实是这次“简中”最为精妙的一个翻译,因为这张卡原名的第一个字段“デスピアン”是片假名的“despian”,这是个把“despair”(绝望)、“death”(死亡)和“thespian”(喜剧)三个词揉在一起的生造词,故而中文翻译也用了一个生造词“惨绝戏”来对应原意,是个在深入了解原文后做出来的相当精彩的翻译,反而大家所惯用的“死狱乡”,其实是个加入了过多“私货”的错翻。

而原文的第二个字段“クエリティス ”,则是neta了一部教仪戏剧“Quem Quaeritis”,中文翻译为“汝等所寻之人为谁”,翻译成“汝寻何人”也是相当准确的。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这部剧的内容是三维玛利亚访问耶稣墓地时与天使的对话,所以另一版翻译中的“圣墓访问者”,其实也是准确的。

绝大多数的中文用户,在看中文翻译时,都遵循着一个已经颇为古老的原则——“信达雅”,这次《游戏王:大师决斗》带来的中文翻译,之所以让大家觉得如此离谱,就是因为这些翻译中有不少背弃了这个原则——尤其是在“雅”和“达”方面,像“魔界世行死亡向导”这样的卡名,完全是不符合中文的表述习惯的。

但事实上,大家所追求的“信达雅”,对《游戏王》来说可能是个根本无法达成的任务。《游戏王》诞生至今25年,有着数千张卡牌的卡牌库,这些牌库中的卡牌在命名时,为了创作的方便,以及规避一些已有的名称,使用了大量融合了来自全世界各地不同文化、不同历史时期的生造词、Neta梗和双关语,这对“雅”和“达”的翻译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障碍。

除了上文阐述的“惨绝戏子·汝寻何人”外,在这方面还有个更直观的例子——最近刚刚进《游戏王:大师决斗》禁卡表的“年糕蛙”。

这张卡的日语原名是“餅カエル”,此前的民间翻译将其直白地翻译成“饼蛙”,很长一段时间内,国内的玩家也是以这个名称来称呼它。但这个翻译是有问题的,日语中汉字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