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瞻前顾后的意思?瞻前顾后的意
发布时间: 2023-07-11

本文目录

成语瞻前顾后的意思

  • 瞻前顾后_成语解释

  • 【拼音】:zhān qián gù hòu

  • 【释义】:瞻:向前看;顾:回头看。看看前面,又看看后面。形容做事之前考虑周密慎重。也形容顾虑太多,犹豫不决。

  • 【出处】:战国楚·屈原《离骚》:“瞻前而顾后兮,相观民之计极。”

  • 【例句】:有些事情看准了就马上去做,不要总是~,畏首畏尾。

瞻前顾后的意思

  瞻前顾后的意思:原形容做事谨慎,考虑周密。现也形容顾虑太多,犹豫不决。瞻前顾后近义词:左顾右盼、畏首畏尾、首鼠两端。瞻前顾后反义词:排除万难、破釜沉舟、顶天立地。

  瞻前顾后造句

  1、有些事情看准了就马上去做,不要总是瞻前顾后,畏首畏尾。

  2、为自我提升,故要“眼光要远,脚步要近”;为顾全大局,故要“求精求全,瞻前顾后”。

  3、诚然,谨慎的确重要。但如果在采取行动之前我们总是瞻前顾后,那么什么事情也做不成。

  4、心理成熟是随年龄的增长一个人阅历增加,对事物的看法有了更为全面的熟悉,做事也更“瞻前顾后”。

  5、哪怕是一件小事,王明都瞻前顾后。

  6、诸葛亮筹谋的每个战略,都是瞻前顾后,十分周密,甚至连退路都设想好了,真不愧为一代军师。

  7、他办事总是瞻前顾后,为此错过了许多良机。

  8、做事要瞻前顾后,不要这样毛手毛脚。

  9、就在今天,不再察言观色,不再瞻前顾后,给快乐放纵的空间。

  10、国际民航日,我们不再匍匐前进,不再瞻前顾后,我们要展翅高飞。

  瞻前顾后近义词

  左顾右盼、畏首畏尾、首鼠两端、当断不断、犹豫不决、投鼠忌器、顾后瞻前、优柔寡断。

  瞻前顾后反义词

  排除万难、破釜沉舟、顶天立地、一往无前、无所畏惮、无所畏忌、孤注一掷、斩荆披棘、义无反顾、一往直前、当机立断、披荆斩棘、无所顾惮、前赴后继、勇往直前、有恃毋恐、雷厉风行。

  瞻前顾后成语故事

  战国时期,楚国诗人屈原怀才不遇,在官场上屡遭排斥,楚怀王对他的提议置之不理,他内心十分痛苦,他只有通过诗歌来宣泄自己,在《离骚》中他写道:“夫惟圣哲以茂行兮,苟得用此下土。瞻前而顾后兮,相观民之计极。”意思是:只有古代圣王德行高尚,才能够享有天下的土地。回顾过去啊把将来瞻望,看到了做人的根本道理。

成语瞻前顾后的解析及造句

瞻前顾后,汉语 成语 ,拼音是zhān qián gù hòu,原形容做事谨慎,考虑周密。现也形容顾虑太多,犹豫不决。出自战国楚·屈原《离骚》。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成语瞻前顾后的相关内容,供大家参考。

一、成语瞻前顾后的解释

看看前面再看看后面。形容做事谨慎,考虑周密。战国楚·屈原《离骚》:“瞻前而顾后兮,相观民之计极。”

二、成语瞻前顾后的 近义词

左顾右盼、畏首畏尾、犹豫不决。

三、成语瞻前顾后的 造句

1、这个问题牵涉很广,务必瞻前顾后,考虑周详,不可轻率!

2、疑事无功,你总是瞻前顾后,举棋不定,那就什么事也办不好!

3、做事要瞻前顾后,不要这样毛手毛脚。

4、对同志,有什么意见尽管坦率地提出来,不要瞻前顾后,闪烁其辞。

5、他一向要求完美,做起事来总是瞻前顾后,顾虑较多,让人觉得有些畏首畏尾。

6、如果什么事都像他这样瞻前顾后、优柔寡断的话,我看到头来终将一事无成。

7、在需要及时而明确地作出重要决定的时候,却瞻前顾后,当断不断,后果不堪设想。

8、这件事看似无关紧要,其实涉及多方利益,必须瞻前顾后地审慎处理。

9、你老是这样瞻前顾后,是没办法成大事的!

10、他处理问题瞻前顾后,非常谨慎。

11、我们的日子过好了,仍须瞻前顾后,不要把余钱一下子全部用光。

12、不要瞻前顾后,畏首畏尾,甩开膀子干吧!

13、凡事在进行前都应有周密的计画,最好能瞻前顾后,设有备案,以免一有意外就无法补救。

14、这个男青年左顾右盼、瞻前顾后的可疑举动引起了乘警的注意。

15、要使活动圆满结束,事前就必须瞻前顾后,对各种状况进行沙盘推演,才不致无法应付突发事件。

16、世事本就难料,与其瞻前顾后地在原地踏步,不如大胆地去尝试看看。

17、在这种竞争激烈的社会里,做事患得患失、瞻前顾后的人很难出人头地。

18、他在重要时刻,总是瞻前顾后拿不定主意,让公司白白损失了许多生意。

19、哪怕是一件小事,王明都瞻前顾后。

20、他办事总是瞻前顾后,为此错过了许多良机。

21、有什么意见尽管提,不要瞻前顾后,闪烁其辞。

22、诸葛亮筹谋的每个战略,都是瞻前顾后,十分周密,甚至连退路都设想好了,真不愧为一代军师。

23、大胆果断的人往往能抢得先机,瞻前顾后、犹豫不决的人则容易被社会淘汰。

24、做事情如果一味瞻前顾后,犹豫不决,那一定不会成功。

25、遇事瞻前顾后,犹豫不决的人,怎能做出惊天动地的事来。


成语瞻前顾后的解析及造句相关 文章 :

★ 瞻前顾后的造句及意思

★ 瞻前顾后的意思及造句

★ 成语瞻前顾后

★ 成语瞻前顾后的词义

★ 有关瞻前顾后的成语解释

★ 成语高瞻远瞩的解析及造句

★ 顾全大局成语解析及造句

★ 带顾字的成语造句|成语解析

★ 成语重整旗鼓解析及造句

★ 当断不断成语解析及造句

瞻前顾后的意思是什么 瞻前顾后的解释

1、瞻前顾后,汉语成语,拼音是zhān qián gù hòu,原形容做事谨慎,考虑周密。现也形容顾虑太多,犹豫不决。

2、成语出处

战国·楚·屈原《离骚》:“瞻前而顾后兮,相观民之计极。”

3、成语故事

战国时期,楚国诗人屈原怀才不遇,在官场上屡遭排斥,楚怀王对他的提议置之不理,他内心十分痛苦,他只有通过诗歌来宣泄自己,在《离骚》中他写道:“夫惟圣哲以茂行兮,苟得用此下土。瞻前而顾后兮,相观民之计极。”

瞻前顾后是什么意思

瞻前顾后原形容做事谨慎,考虑周密,现也形容顾虑太多,犹豫不决,出自战国·楚·屈原《离骚》:“瞻前而顾后兮,相观民之计极。”拼音是zhānqiángùhòu。
例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