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欧四大假球王?荷乙假球最
发布时间: 2023-07-18

本文目录

北欧四大假球王

卢森博格、哥本哈根、赫尔辛基和马尔默。
北欧的四大假球王,也被称为“北欧四狗”。北欧联赛一向都是假球的重灾区,北欧的四大假球王是这地区最突出的几支豪强球队。
北欧联赛中的内部竞争比较稳定,马尔默、哥德堡、罗森博格等队伍均是各个联赛中的传统霸主,近年来的联赛冠军也基本由这几支球队把持,而埃尔夫斯堡、布兰、北雪平和莫尔德等队伍属于中上游水准。

荷乙假球最多

是的。
。荷乙联赛完全继承了荷兰足球重攻轻守的特点,加上球队实力差距等因素,荷乙联赛的场均进球数非常高,所以在这里可以证明了荷已假球多。

中国足坛十大假球比赛是哪十场

  中国足坛十大假球:甲B五鼠成耻辱 国安罢赛先河
  一、“隋波事件“引爆假球第一人
  1998年8月22日,在当年联赛第16轮云南红塔和陕西国力的赛后新闻发布会上,国力主教练贾秀全公开指出本队个别球员表现不正常,“3号隋波“脱口而出。随后,俱乐部声称赛前有人曾企图收买本队球员,并有录音带为证。隋波开始被俱乐部“冷冻。“
  为了证明自己的清白,隋波选择转会并继续参加联赛,当时在摘牌大会上他被北京宽利俱乐部摘牌。但是在联赛中并没有什么突出表现,平庸了一阵后,隋波戴着中国足坛第一起问题球当事人的帽子黯然选择退役,离开中国足坛。他留下一封公开信,自称没什么天赋,也没什么雄心壮志,只是想踢球吃口饭,但最后还是被砸了饭碗。“隋波事件“对中国足球来说是一个标志性事件,而从那以后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中国足坛的黑幕。
  二、渝沈之战开启球队做假第一案
  1999年,中国联赛曾经出现一幕“假打“的经典之作。联赛最后一轮,沈阳海狮客场挑战重庆隆鑫,这是一场涉及到沈阳保级的比赛。隆鑫上半时先攻入一球,但中场休息时两队迟迟不肯出场比赛,足足推迟了10分钟这场比赛才结束。当其他比赛都结束的时候,这场比赛还有10分钟的时间,结果最后一分钟攻进制胜一球。
  1999年12月中旬,中国足协就这场比赛成立特别调查组,分别对双方俱乐部进行调查。2000年3月17日,中国足协才正式作出了处罚决定,但也只是将“渝沈之战“定性为“消极比赛“。正是中国足协在处理“渝沈之战“时的糊涂态度,才助长了联赛中假打的风气。2001年的甲B联赛,最后两轮先后出现了11:2、8:0这样的离奇比分,中国联赛彻底成为假球泛滥的天堂。
  三、2001年“甲B五鼠“事件
  2001年甲B联赛倒数两轮,事关冲A的几场关键比赛,爆出巨大冷门,先是成都五牛11:2狂胜四川绵阳,引起媒体球迷连声喊假。虽然上半场波澜不惊,但在下半场却风云突变,取得2:0领先的舜天被五牛迅速反超至2:4,而亚泰也在绿城身上开始了疯狂的进球表演,6:0狂胜,值得注意的是,绿城曾因不满裁判判罚导致比赛暂停,与其他场次打了时间差,晚些时间结束。最终虽然同积42分,但亚泰以净胜球优势力压五牛取得升级资格。
  事后中国足协调查后,对最后这两场以及前一轮四川德比“不正常“比赛做出处罚,剥夺了长春亚泰晋升甲A的资格,取消此长春亚泰、江苏舜天、成都五牛、四川绵阳次年的转会资格,02、03引进国内球员资格,以及三场比赛上场国内球员02年的注册资格,四川绵阳被勒令降入乙级,之后中国足协赦免了部分绿城、舜天球员,而绿城也对4名“问题球员“做出开除处理。
  四、龚建平:第一起黑哨悬案
  2004年7月11日,中国前国际级足球裁判龚建平,带着“中国第一位受到法律制裁的黑哨“之名,死于最终未确诊病因的疾病。他没有走过他43岁的最后一个坎,生日的前一天在病中匆忙离世。众所周知,龚建平被捕并导致最后获罪10年的起因,是那封被公开的所谓“自白书“和同时退还俱乐部的4万元受贿款。
  浙江绿城俱乐部董事长宋卫平2002年掀起了最大风暴,透露了一份“黑哨“名单,并称写“忏悔书“、退“黑钱“的就是龚建平。司法终于介入足球,龚建平被依法批捕。2003年1月29日,北京市宣武区人民法院一审判决龚建平因企业人员受贿罪判有期徒刑十年。同年3月28日北京市第一中级法院作出终审裁定,驳回龚建平的上诉,维持原判。盘绕在此事件上的疑问无法解释,而一场轰轰烈烈的足坛“反黑运动“就这样划上了句号。
  五、国安开创中国足球罢赛先河
  2004年10月2日,中超元年第14轮,北京国安北上辽宁,客场挑战沈阳金德队。比赛进行到第79分钟,北京国安队员张帅禁区内绊倒张扬,主裁判判罚点球,这引起了北京队将士的极度不满,集体退场表示抗议。在等待5分钟之后,北京国安队员仍然没有回到场内,主裁判根据中国足协规定,宣布比赛结束,沈阳金德队取得比赛胜利。这就是当年震惊中超的国安罢赛事件,也是中国职业联赛第一起罢赛事件。
  10月14日,在经过了12天周折,中国足协终于对国安罢赛一事做出了处罚决定:北京国安被罚款30万元;同沈阳金德的比赛被判负;并被扣除3分;球队总经理杨祖武被判停止带队比赛半年。另外,当值主裁判周伟新被判罚停止执法当年余下中超场次。
  六、大连实德和国安遥相呼应
  2004年10月24日下午,全国足球超级联第十七轮的比赛在经过短暂的休整后再燃战火,结果原本已经非常混乱的中国足坛,再次上演闹剧,主场作战的大连实德在被对手将比分扳平后,拒绝继续比赛,结束主裁判杨志强在全场比赛进行到第120分钟后终止了比赛,判罚大连实德罢赛,金德3:0取得最后的胜利!国安和大连队两支中超球队的相继罢赛最终导致了当年中超“G7“革命,这也是中国足球职业联赛闹的最激烈一次事件。
  针对于2004年这两起罢赛事件,中国足协加强了对于这类事件的处罚力度,2005年《中国足协纪律处罚办法》明确规定,对球队罢赛、弃权的处理将比以往更加严厉,情节严重的,将直接给予降级乃至取消注册资格的处罚。
  七、力帆清除三名大连籍球员
  2005年9月5日,重庆力帆俱乐部作出决定:勒令三名大连籍球员李国旭、孙治和张宇离队反省。在力帆俱乐部此次处理3名球员之前,关于力帆“问题球“的传言已经有很多。2004年,俱乐部总经理陈宏就向媒体解释过关于某球员“隐身“的原因,力帆俱乐部曾经举行过在中国足坛不可思议的“家长会“与“指证会“。
  尹明善在接受采访时明确表示:”我手上没有任何证据,但是我完全相信经理和教练的职业道德和良知,因此我支持他们。“在尹明善看来,力帆俱乐部的实力与青岛、中邦等球队相当,但是,就是在与这些球队的比赛中,力帆队表现出来的情况令人颇感意外。这三名球员湮灭在“假球“传闻中,但并没有与俱乐部闹得不可开交,据说是因为俱乐部没有对该三名球员停薪,而且也答应赛季结束后能够让他们顺利转会。
  八、2006年中超保级假球案
  2006年中超保级的球队集中在重庆力帆和青岛中能两支球队身上,青岛中能队已经3连败,而且仅比重庆力帆多3分,保级形势异常严峻。而在本轮比赛前,早就有传言称,已经提前上岸的深圳金威队将在客场放青岛一马。不过这样的预言还是像一场闹剧被验证了。如果仅仅从结果上看,青岛队2∶1战胜深圳队是靠进球,但是比赛的场面却异常滑稽。
  比赛中,先是深圳队后卫一记莫名其妙的精彩乌龙球帮助青岛队首开记录,但不久后,“不懂行规“的深圳外援迅速把比分扳平。可这名功臣马上就被深圳主帅换下,接着深圳队后卫又送上点球大礼,可惜点球被扑出,青岛队依然无法自己破门。最后时刻,青岛队只能依靠一个疑似越位球勉强破门。在青岛将比分反超后,两支球队就开始了在球场上的消极表演,大家都在漫无目的的倒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