浠水县政府网(湖北黄冈市下属各县人口各多少
发布时间: 2023-07-10

本文目录

湖北黄冈市下属各县人口各多少

截至2017年底,根据湖北省统计局黄冈2018年年鉴156页各县常住人口数,黄冈市常住人口634.10万,下辖黄州区、麻城市、武穴市、团风县、浠水县、罗田县、英山县、蕲春县、黄梅县、红安县。

1、英山县(36.34万)

位于大别山主峰天堂寨南麓。总人口36.34万人。英山县是中国茶叶之乡、丝绸之乡、药材之乡,是华中地区的旅游胜地。

英山先后被授予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县、全国绿化模范县、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等荣誉称号。 2016年11月,英山县被国家旅游局评为第二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

2、团风县(34.59万)

素有“鄂东门户”和“小汉口”之称,是鄂东连接武汉的“桥头堡”。林家大塆,位于团风县回龙山。回龙山钟灵毓秀,人杰地灵。

仅回龙山一地,就出了“地质之光”李四光、革命家林育南、林育英(张浩),军事家林彪,文坛宿将殷鉴、秦兆阳等著名人物,诞生了鄂东最早的共产主义团体“共存社”。

3、罗田县(55.27万)

罗田是一个“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山区、老区县和全国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总人口55.27万人。罗田县境内多山,地势自东北向西南倾斜,东北角的大别山主峰天堂寨海拔1729米,是境内最高点。

4、红安县(60.92万)

民国十五年(1927年)爆发了黄麻起义 红安英雄 红安英雄 ,民国十九年(1931年)12月23日。红四方面军在黄安军民配合下,攻克黄安县城。

鄂豫皖中央分局为了纪念黄安战役的伟大胜利,表彰黄安人民的革命斗争精神,宣布将黄安县改名为红安县。

5、武穴市(66万)

武穴位于湖北省东南,人口66万。武穴,历来是鄂、皖、赣毗连地段的“三省七县通衢”,长江十大深水良港之一,京九铁路、沪渝高速出入口,中国绿化模范县市,湖北省园林城市。

6、黄梅县(86.94万)

黄梅位于湖北省东南部,人口86.94万。黄梅,自古素有“七省通衢”、“鄂东门户”之美誉,是佛教禅宗发祥地,黄梅戏的发源地,闻名全国的“挑花之乡”、“楹联之乡”、“诗词之乡”、“武术之乡”。

7、浠水县(88.2万)

浠水位于湖北中东部,人口88.2万。浠水,是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全国双低油菜示范,湖北水产大县,湖北金融信用县。景点有三角山、斗方山寺、白莲河、闻一多纪念馆。

8、蕲春县(78.17万)

蕲春位于湖北省东南部,人口101.27万。蕲春,与武汉、南昌、合肥等大中城市同属“1小时城市圈”。景点有蕲州古城、云丹山、李时珍陵园、鄂人谷。

9、麻城市(88.04万)

麻城位于黄冈市北部,人口116.66万。麻城,因“献寿仙子”麻姑而得名,是著名的革命老根据地,素有“全国将军第一乡”的美誉。景点有龟峰山、杏花村、五脑山国家森林公园、柏子塔等。

10、黄州区(39.63万)

隶属于湖北省黄冈市,为武汉城市圈重要组成部分,位于湖北省东部,大别山南麓,长江中游北岸,是黄冈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与鄂州市隔江相望,2015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35.8亿元。

黄州区拥有蔡家潭、余家潭、白潭湖、遗爱湖、幸福水库等大小湖泊、水库20多个。黄州区先后被授予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民间艺术之乡 、全国双拥模范城、省级基础教育名城等称号。

湖北省黄冈市浠水县竹瓦高中学生学籍网管理网址是什么

如果你是浠水的,可以加友,相识是朋友,谢谢!

为什么说火烧十年旺黄冈浠水县城旁边有什么好玩的

浠水必须的旅游景点推荐:
三角山国家森林公园,浠水县三角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著名的大别山脉南麓,北宋名医宠安时、清代状元陈沆、现代著名诗人、学者、民主战士闻一多故乡——湖北省浠水县东部,是国家AAA级旅游区和黄冈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三角山是鄂东名山之一,素有黄州府“笔架山”之称,以雄、奇、秀著称,方圆60平方公里,有小大山峰28座,主峰海拔1055米,是浠水的最高山峰。境内山恋起伏,高峻险要,峰奇洞异、怪古嶙峋,风景秀丽,林木葱茏,气候宜人,有名胜古迹、革命纪念遗址等旅游景观景点156处,是理想的旅游避暑胜地、休闲疗养之所。
玉湖,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玉湖承受着上游590平方公里的渍水,每到雨季,这里便是一片泽国,为湖北省五大易受灾湖泊之一。经过几十年的整治,水患隐忧逐渐改善。上世纪七十年代,在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公安人民打响了彻底治理玉湖的系列战役,筑堤、开渠,建立电排站,湖区人民从此完全摆脱了水灾之苦。特别是后期围绕治理延伸的水利工程和水产养殖的深度开发,为玉湖开创了一个崭新的未来。

浠水出的将军

浠水将军有:
1、李石樵(1891--1952)中将。名高培,湖北浠水人。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6期步科毕业。1926年任国民革命军第7军第2路指挥部参谋,参加北伐,后任第7军第2路指挥部参谋长,1927年任第19军参谋长,同年12月任第8军3师师长,1928年10月任第4集团军第17师51旅旅长,12月改任第17师49旅旅长,1929年4月任第16师师长,1937年任湖北省干部训练所少将总队长,后任湖北省第6区行政督察专员兼保安司令,1940年6月任湖北省第5区行政督察专员兼保安司令,1942年任鄂东行署主任,抗战胜利后任湖北省政府委员,1946年辞职,1948年7月加入民革,1949年在湖北迎接解放。
汪以南少将。字伯雅,湖北蕲水人。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3期步科毕业。1938年任湖北省军管区少将参谋长,1941年任江汉师管区司令,1946年8月退役,1948年加入民革,在武汉从事策反等项工作,1949年5月在武汉迎接解放。
2、周金喜,1937年出生于浠水县竹瓦镇。1951年考入县一中,1954年临近毕业时,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械技术学校到一中招收学员,他被录取,从此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56年7月在军校加入中国共产党,9月毕业,并被评为优秀学员,之后,任广州军区55军215师军械仓库见习弹药技师、团军械助理员。1962年调广州军区后勤部103兵站第21分部。工作中注重以所学的理论指导实践,积极探索南方弹药保管的有效方法,并用于指导连队武器弹药的保客,取得明显成绩,多次受到上级的嘉奖,先后三次荣立三等功。1965年1月任广州军区后勤部第21分部军械处助理员。1967年10月带领军械修理分队参加援助越南反对美帝国主义的侵略战争,冒着敌机的轰炸、扫射,到各阵地上抢修火炮,出色地完成了技术保障任务,为配合高炮部队作战做出了积极贡献。1969年9月任后勤部第21分部直属军械仓库主任。仓库的各项建设、南方弹药仓库的隔热防潮工作均取得较好成绩,军区后勤部,21分部均在他所领导的仓库召开现场会,并被评为分部的先进单位。1972年4月任分部军械处副处长。1973年9月任后勤第21分部副部长。1976年2月入军政大学学习。1979年参与了对越自卫反击作战中的后勤保障工作的支援与组织,圆满完成了任务。1983年5月任后勤第21分部部长,从分部实际出发,团结一班人,运用统筹论、系统论等现代管理方法指导部队建设,使部队的战备训练、行政管理、业务建设、生产经营、安全保障等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绩,成为广州军区后勤先进单位,1986年被评为全军财务管理先进单位,1987年被评为全军贯彻条令条例的先进单位,个人受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