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得古原草送别古诗配图(思维导图读诗词《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
发布时间: 2023-07-11

本文目录

思维导图读诗词《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

【写在前面的话】
做为一名妈妈,希望能够以更直观、好玩的方式,带孩子走进诗词的世界。导图大体原则上是自己根据理解后搜罗背景资料、图片等信息做为参考,偶有参考临摹,绘制而成。

诗词原文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导图思路】

中心图
分支(一级,二级)

按顺时针解读,以四句诗词顺序一一展开

诗句前两个字作为一级分支,后面两个字/三个字拆解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小图标】
小草、星星、火苗、吹风的云:与诗句对应。

【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846),唐代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其先太原(今属山西)人,后迁下邽(今映西渭南东北)。贞元进士,授秘书省校书郎。元和年间任左袷遗及左赞善大夫。后因上表请求严缉刺死宰相武元衡的凶手,得罪权贵,贬为江州司马。

【诗词大意】

原野上长满茂盛的青草,年年岁岁枯了又苍翠。原野上的大火无法烧尽,春风一吹它又生机勃发。

【详细注释】

赋得:借古人诗句或成语命题作诗。诗题前一般都冠以“赋得”二字。这是古代人学习作诗或文人聚会分题作诗或科举考试时命题作诗的一种方式,称为"赋得体"。

离离:青草茂盛的样子。

一岁一枯荣:枯,枯萎。荣,茂盛。野草

每年都会茂盛一次,枯菱一次

TF讨又入戦云ガTF讨
命题作诗的一种方式,称为"赋得体"。

离离:青草茂盛的样子。

岁一枯荣:枯,枯萎。荣,茂盛。野草

每年都会茂盛一次,枯萎一次。

【作诗背景】

《斌得古原草送别》作于公元78年(唐德宗贞元三年),作者当时实龄十六岁。此诗是应考习作,按科考规矩,凡限定的诗题,题目前必须加“嘘得”二字,作法与咏物相似。

赋得过草原送别古诗

《赋得古草原送别》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诗作,这首诗是作者少年时代的作品,也是当时传诵的名篇。全诗结构严紧,格调清新,通过对荒原野草的赞颂,反映了作者积极进取的精神。
赋得古草原送别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③。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折叠本段注释译文
折叠词句注释
①赋得:凡是限定的诗题,前面按例加上“赋得“二字。
②离离:草长得繁茂的样子。原:原野,广阔、平坦的地方。
③一岁:每一年。枯荣:指草的枯萎和繁荣。
④野火:荒山野地燃烧的火。尽:完。
⑤远芳:远处的芳草。侵:蔓延,进入。古道:很少有人走的小路。
⑥晴翠:阳光下翠绿的草色。
⑦王孙:本来指贵族的后代,又泛指远行者。这里指诗人的朋友。
⑧别情:分别时的伤感情怀。这最后两行借用了《楚辞》中的句子“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
折叠白话译文
原野上青草的样子多么茂盛,一年一度枯萎后再生繁荣。野火也不能把它烧光,春风吹来时它又遍地滋生。伸向远方的芳草蔓延着爬上了古道。晴空下翠草青青与荒城融为一体。又要送游子去远行了,就连茂密的芳草也满载着依依惜别的深情。
折叠本段创作背景
《赋得古草原送别》作于唐贞元三年(787),当时白居易十六岁。这是一首应考的习作,作者借此表达了对友人的送别之情。按照考场考试的规矩,凡制定限定的试题,题目应加上“赋得“二字。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