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写的古诗是哪些?杜甫写的古
发布时间: 2023-07-11

本文目录

杜甫写的古诗是哪些

杜甫,字子美,汉族,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我整理的杜甫写的古诗,供参考!

《春宿左省》

花隐掖垣暮,啾啾栖鸟过。

星临万户动,月傍九霄多。

不寝听金钥,因风想玉珂。

明朝有封事,数问夜如何。

《无家别》

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

我里百馀家,世乱各东西。

存者无消息,死者为尘泥。

贱子因阵败,归来寻旧蹊。

人行见空巷,日瘦气惨凄。

但对狐与狸,竖毛怒我啼。

四邻何所有,一二老寡妻。

宿鸟恋本枝,安辞且穷栖。

方春独荷锄,日暮还灌畦。

县吏知我至,召令习鼓鞞。

虽从本州役,内顾无所携。

近行止一身,远去终转迷。

家乡既荡尽,远近理亦齐。

永痛长病母,五年委沟溪。

生我不得力,终身两酸嘶。

人生无家别,何以为烝黎。

《悲陈陶》

孟冬十郡良家子,血作陈陶泽中水。

野旷天清无战声,四万义军同日死。

群胡归来血洗箭,仍唱胡歌饮都市。

都人回面向北啼,日夜更望官军至。

《哀江头》

少陵野老吞声哭,春日潜行曲江曲。

江头宫殿锁千门,细柳新蒲为谁绿?

忆昔霓旌下南苑,苑中万物生颜色。

昭阳殿里第一人,同辇随君侍君侧。

辇前才人带弓箭,白马嚼啮黄金勒。

翻身向天仰射云,一笑正坠双飞翼。

明眸皓齿今何在?血污游魂归不得。

清渭东流剑阁深,去住彼此无消息!

人生有情泪沾臆,江水江花岂终极?

黄昏胡骑尘满城,欲往城南望城北。

《醉时歌》

诸公衮衮登台省,广文先生官独冷。

甲第纷纷厌粱肉,广文先生饭不足。

先生有道出羲皇,先生有才过屈宋。

德尊一代常坎轲,名垂万古知何用!

杜陵野客人更嗤,被褐短窄鬓如丝。

日籴太仓五升米,时赴郑老同襟期。

得钱即相觅,沽酒不复疑。

忘形到尔汝,痛饮真吾师。

清夜沉沉动春酌,灯前细雨檐花落。

但觉高歌有鬼神,焉知饿死填沟壑。

相如逸才亲涤器,子云识字终投阁。

先生早赋《归去来》,石田茅屋荒苍苔。

儒术于我何有哉?孔丘盗跖俱尘埃!

不须闻此意惨怆,生前相遇且衔杯。

《丽人行》

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

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

绣罗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银麒麟。

头上何所有?翠为匎叶垂鬓唇;

背后何所见?珠压腰衱稳称身。

就中云幕椒房亲,赐名大国虢与秦。

紫驼之峰出翠釜,水精之盘行素鳞。

犀箸厌饫久未下,鸾刀缕切空纷纶。

黄门飞鞚不动尘,御厨络绎送八珍。

箫鼓哀吟感鬼神,宾从杂还实要津。

后来鞍马何逡巡!当轩下马入锦茵。

杨花雪落覆白苹,青鸟飞去衔红巾。

炙手可热势绝伦,慎莫近前丞相嗔。

杜甫的诗到底好在哪里?

李白的诗好,人人都知道。不仅因为李白的诗那是真好,还因为贺知章捧他在前。贺老板都发话了:李太白你是人吗!你是天上的太白星精啊!

贺大佬站台在先,别人再捧李白,吹得天花乱坠,一点问题都没有。

白居易早年入京,能崭露头角,也因顾况一句话。顾况只看“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就说凭这样的诗,在长安你能横着走。

盛唐就是有这么个好处,只要你的诗好,你可以谁都不鸟。皇帝你都可以不鸟。

但很少有人为杜甫延誉。当时的人,真不知道杜甫诗好?

那就等于骂盛唐诗人全瞎眼了。那么多人靠诗吃饭,谁诗好,谁诗差,不说人人都明镜儿似的。但至少有人不糊涂。绝对有人洞若观火,在杜甫生前就知道他必将伟大,必将超越同时代所有人,和李太白平起平坐。

只是,没人说出来。有两个原因。这篇只说第一个:杜甫的诗好在哪儿?

好在它不是唐诗。好在它和那个时代脱轨。

很多人知道杜甫诗好,但好到何种地步,难以判断。为什么?因为凡是一流的东西,又作为时代的异类存在,就都是这样。

——杜甫的风格和盛唐流行的诗风不同,时人很难在盛唐的坐标系下给他打分。

假如没有贺知章为李白延誉,李白的诗好到何种地步,大家也能判断个差不离。因为李白不是异类,只是天才。而杜甫是天才异类兼而有之。李白的诗,不过是屈原、宋玉、曹植、谢灵运等人的夺胎,甚至驾曹谢而上之。所以,人们能把到李白的脉。但杜甫,不容易。

杜甫的诗,它不是盛唐的气息,更不是开元天宝的气息。

在《唐诗六百首》里,大唐的气息体现得淋漓尽致。你没看错,不是三百首,是六百首。这是金圣叹的选评,选的全是七言律,在同样的尺度下,度量唐朝的诗风。这本书里,没有选老杜。

两个原因。第一,老杜太高,不宜跟其余诗人并列。第二,老杜的诗,不能简单当成唐诗看。

跟杜甫同时代的诗人,你可以称他们写的诗是开元天宝年间的诗。但杜甫的诗,只能说是唐朝的诗,不宜说成唐诗。因为他是唐诗中的异类。同在唐朝,他的气味和别人迥然不同。

唐朝以来,国诗有三个高度:唐诗、宋诗、清诗。

这么说吧,在唐诗阵营里,只有一个是杜甫的人,就是杜甫自己。在宋诗阵营里,有将近半壁江山是杜甫的人,另外半壁受到杜甫的影响也超过开元天宝年间所有别的诗人包括李白在内的总和。在清诗阵营里,十之七八是杜甫的人。

谈到唐以降的诗,简直可以简单粗暴地划分:杜诗、非杜诗。

从来都把杜甫的诗叫做杜诗,却没有把李白的诗叫做李诗,也没有王诗、孟诗。就是这个道理。在这个意义上,整个中国史上,能与杜甫比肩的诗人只有屈原、陶渊明,盛唐以下绝无再有。这就是杜甫的意义。

诗分唐宋。唐诗和宋诗,风格截然不同。北宋南宋又稍稍有别。简单说,它们有不同的渊源。北宋诗风,主要受晚唐五代的影响,李商隐、温庭筠、罗隐,这帮九世纪的风格直接影响了北宋初年的诗坛。而南宋简直是杜甫的天下,整个诗坛,都是杜甫的风格,像王维、孟浩然、高适、岑参、白居易那些唐人风致,在南宋诗坛简直连影子毛都看不到。

其实,他们写得也很好。随便举,岑参,“……突兀压神州,峥嵘如鬼工。四角碍白日,七层摩苍穹。下窥指高鸟,俯听闻惊风。连山若波涛,奔凑似朝东。……”这诗多气派!

韦应物,“欲持一瓢酒,远慰风雨夕。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这句子,放在李白杜甫的集子里,也绝对是第一流。

张九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也是千古绝唱。

像这些人,虽然他们的`诗不是篇篇一流,但高处不减李杜。但是,他们的诗,包括李白在内,都没有做到一点:把情绪百分之百注入诗里。

他们注入了百分之二三十,就差不多达到极限了。为什么?这和选题有关。你看李白、王昌龄、韦应物、张九龄,他们都是有了诗兴、有了诗意才写,像“海上生明月”,“危楼高百尺”,本身这个诗意就够了。只需把它的六七成描摹到纸上,足矣。

就好比你拍大漠、拍落日、拍极光,哪怕设备没有那么好,光景象就够你拍出好作品,打动人。但杜甫不一样,杜甫啥都拍。别人拔剑,须得是把好剑,至少是把剑,最好是玄铁重剑,杜甫则草木竹石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