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斯坎德尔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伊斯坎德尔—M导弹被称为王牌
发布时间: 2023-07-10

本文目录

为什么伊斯坎德尔—M导弹被称为王牌

俄罗斯和美国就《中导条约》忙着谈判,在这份协议中90%需要削减的都是杀伤力巨大的中程弹道导弹,和这些巨无霸比起来。伊斯坎德尔的入选非常让人疑惑。甚至美方明确表示,如果要达成协议,必须要把伊斯卡德尔加入进来。而且美方明确表示,俄方必须停止伊斯坎德尔导弹系统的制造。而俄方则是明确拒绝,双方在伊斯坎德尔导弹问题上僵持不下。

伊斯坎德尔导弹是苏俄飞毛腿弹道导弹的后继型号,也可以被看做是升级版。这款导弹属于战术导弹范畴,最大射程480公里,严格来说还够不上中程弹道导弹的射程要求。但美方对它可以说颇为忌惮。这是因为伊斯坎德尔导弹有三个独门绝招,也是它和其他战术弹道导弹不同的地方。

第一项独门绝招是反应快,伊斯坎德尔战术导弹继承了飞毛腿导弹的几大优点。其中之一就是发射准备时间短,从行动到发射切换时间也很短。伊斯坎德尔战术导弹采用单级固体燃料推进剂,战时节省了加注燃料的时间。

此外因为采用车载发射,所以伊斯坎德尔战术导弹从展开设备到准备发射只需4分钟。即使是刚进入新阵地,从行军状态到发射状态也只需要6分钟时间。更为关键的是,伊斯坎德尔战术导弹能连续发射,一发导弹升空后,1分钟后就可以发射另一发导弹。一个伊斯坎德尔导弹旅齐射,可以把导弹打出火箭弹的效果。

第二项独门绝技的是精度高,苏俄时期的飞毛腿战术导弹圆概率误差不过200米,而伊斯坎德尔战术导弹圆概率误差可以达到2米!这是因为,它采用惯性制导+卫星导航(GPS/GLONASS)+影像匹配制导等复合制导方式。

尤其是景象匹配制导最为先进,可以将目标从范围精确到某一栋建筑物,伊斯坎德尔战术导弹往往在飞行末端开启这种制导方式,方便精准定位目标,也可以随时修正轨迹。对一些点目标的杀伤极大。

第三项独门绝技是模块化战斗部,和前辈飞毛腿只有两种战斗部不同。伊斯坎德尔战术导弹的战斗部有多达6种,既有常规弹头、高爆弹头,也有集束弹头、钻地弹、电磁脉冲弹这种特殊弹头。

俄罗斯伊斯坎德尔导弹旅的导弹发展历史

从“奥卡河”到“伊斯坎德尔”
1980年,苏联军队装备了9K714“奥卡河”(SS-23“蜘蛛”)机动式短程弹道导弹,它是一种单级固体推进剂导弹,可携带核弹头或常规弹头,射程可达450公里,打击精度为30米(圆误差概率)。该导弹系统由科洛姆纳机器制造设计局研发,用于取代射程可达300公里的9K72“厄尔布鲁士山”(SS-3B“飞毛腿”)短程战区弹道导弹,后者装备了苏联和华沙条约组织的军队。美国从一开始就对“奥卡河”导弹的较高的打击精度十分担忧。1987年,美苏签定了《中导条约》,尽管该条约只适用于射程超过500公里的弹道导弹,但美国利用戈尔巴乔夫的妥协倾向,仍得以将“奥卡河”导弹列入销毁清单。根据该条约,苏联在1991年以前必须销毁该系统的106辆运输发射车和339枚导弹。后来,美国坚持要求苏联以前的盟国也销毁他们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无偿接收的“奥卡河”导弹系统,包括保加利亚的8辆运输发射车和25枚导弹,捷克共和国的2辆运输发射车和12枚导弹,斯洛伐克的2辆运输发射车和24枚导弹。
按照《中导条约》的规定销毁“奥卡河”导弹在前苏联政界和军界引起了激烈的争论,社会舆论认为这是戈尔巴乔夫对国家公然的“背叛”。苏联和俄罗斯就这样丧失了其最有效的短程战区弹道导弹。另外,以德国V-2液体燃料导弹为原型设计的R-17“厄尔布鲁士山”(SS-3B“飞毛腿”)短程战区弹道导弹(俄罗斯称其为战役-战术导弹)由于精度不高和技术过时而停止作战使用。因此,科洛姆纳机械制造设计局着手研发一种射程小于500公里、精度更高、更先进的机动式单级固体燃料短程战区弹道导弹,以满足《中导条约》的要求,并填补“奥卡河” 和“厄尔布鲁士山”导弹系统被销毁后留下的空白。新的导弹系统被命名为“伊斯坎德尔”,这是古波斯的亚历山大大帝的波斯语名字。后来,决定用“伊斯坎德尔”取代2000年以后使用寿命到期、最大射程为别为70和130公里的“圆点”和“圆点-U”(SS-21“甲虫”)机动式短程弹道导弹系统射程。
“伊斯坎德尔”导弹长7.3米,弹体直径0.92米,发射重量3800-4020公斤(取决于有效载荷)。动力装置为“联盟”科学生产联合体生产的单级固体推进剂发动机。导弹飞行速度快,因而能够突破反导防御系统。“伊斯坎德尔” 飞行时弹道高度可以降至50公里以下,在末段可以进行过载高达30g的规避机动,以防止地空导弹的拦截。导弹可以携带重480-700公斤的不同类型的常规弹头,包括:杀伤/反器材/爆破集束弹头,区域封锁集束弹头,高爆弹头,燃料空气炸药,高爆钻地弹头,反雷达/杀伤弹头。也可以携带核弹头(非官方说法)。有效载荷也可以包括战术诱饵。
导弹的制导系统由俄罗斯中央自动化与液力学研究所(TsNIIAG)设计,采用惯性制导和末段光电自导(有目标区域数据)。根据公开的说法,该导弹的打击精度是10-30米(圆概率误差),甚至更高。某些型号采用了“格洛纳斯”全球定位制导系统,能在中段更新数据并利用数据链在飞行中重新定位。其他末制导类型可能还包括主动雷达末制导和热成像末制导。
“伊斯坎德尔”弹道导弹系统有两个基本型别:9K723“伊斯坎德尔”导弹系统(有时被称为“伊斯坎德尔-M”或“煤水车”)供俄罗斯军队使用,它使用的9M723导弹最大射程可达450甚至500公里;9K720“伊斯坎德尔-E”出口型,它使用的9M720-E导弹有效载荷略小(最大480公斤),最大射程减至280公里,这是为了适应国际导弹技术控制制度(MTCR)的要求。
“伊斯坎德尔”9P7运输发射车可装载2枚导弹。9P78四轴运输发射车是由伏尔加格勒“泰坦”中央设计局在明斯克汽车制造厂的MZKT-7930底盘的基础上研发的。它长13.1米,宽2.6米,高3.55米,装载2枚处于行军状态的导弹。满载重量42.85吨。运输发射车动力装置为1台650HP柴油发动机,最大公路行驶速度70公里/小时,在不加油的情况下最大行程为1100公里。每辆车配备由一个3人组成的战勤组,具有完备的核、生、化防能力和两栖行动能力。该运输发射车包括一个配备自动化火控系统的指挥所,因此必要时每辆车可以独立行动。指挥所内装备包括目标数据与指示、导航、气象控制部位和内置系统测试设备。该车在坡地上停放时,用四个千斤顶在30-80秒内就可使其进入水平状态。导弹发射前被起竖至85度角需时约20秒。反应时间为5-16分钟。两枚导弹发射时间间隔为60秒。“伊斯坎德尔”导弹系统还包括1辆以MZKT-7930底盘为基础研制的运输装卸车,它装载2枚待装填导弹和1台起重机。该车配备一个双人战勤组,满载重量40吨。还有4辆以卡马斯-43101卡车底盘为基础研制的六轴车辆:1辆9S552指挥与控制车,它有4个操作台和1个通信室;1辆9S920任务计划车,它有2个操作台;1辆维护车;1辆战勤人员居住车)。
1个典型的“伊斯坎德尔”导弹连有2辆运输发射车,2辆装弹车,2辆指挥与控制车,2辆任务计划车,1辆维护车,1辆战勤人员居住车。1个“伊斯坎德尔”导弹营下辖2个连,1个导弹旅下辖3个导弹营,共12辆运输发射车、12辆运输-装卸车和48枚弹道导弹。
“伊斯坎德尔”导弹系统从1995年开始在阿斯特拉罕州的卡普斯京亚尔靶场持续进行测试,2004年8月完成了国家试验,2007年俄罗斯国防部正式决定列装。2005年开始小批量生产。“伊斯坎德尔”导弹系统由位于乌德穆尔齐亚的沃特金斯克机器制造厂生产,其固体燃料发动机由“联盟”科学生产联合体(现为战术导弹公司分部)。运输发射车和运输装卸车则由伏尔加格勒“街垒”工厂制造。
伊斯坎德尔导弹系统作战能力的未来发展包括与高精确度的R-500(3M14)亚音速巡航导弹实现一体化,后者由叶卡捷琳堡“革新者”设计局研制。R-500导弹实际上是苏联3M10(的RK-55)远程巡航导弹的常规型,后者模仿了美国“战斧”巡航导弹。3M10导弹即俄罗斯海军攻击型核潜艇所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