勃列日涅夫改革的主要内容有哪些有何影响?为何说勃列日涅夫用18年毁了苏
发布时间: 2023-07-11

本文目录

勃列日涅夫改革的主要内容有哪些有何影响

勃列日涅夫改革的主要内容:恢复部门管理体制,加强对经济的集中领导。在坚持集中计划管理的前提下,扩大国营企业自主权。运用经济手段,刺激企业改进经营管理,提出扩大党内外民主。 

勃列日涅夫改革当时取得了显着成果,促进了苏联经济的发展,并使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的国力和国际影响力达到顶峰。

1964年10月,勃列日涅夫担任苏共中央委员会第一书记。柯西金担任苏联部长会议主席,并开始了18年的勃列日涅夫时期。在勃列日涅夫执政期间,当时对苏联进行了一系列改革,重点是重工业,特别是军工业的发展。勃列日涅夫改革的历史是“三丈改革”之一。

扩展资料:


列昂尼德·伊里奇·勃列日涅夫(1906年12月19日—1982年11月10日),乌克兰人,1906年12月19日出生于第聂伯罗捷尔任斯克,苏联政治家。曾任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苏联国防委员会主席,被授予元帅军衔。

1964年10月,当赫鲁晓夫在黑海之滨渡假时,勃列日涅夫在莫斯科发动了十月政变,赫鲁晓夫改革就此失败。在1964年10月14日的苏共中央全会上,赫鲁晓夫因“年迈和健康状况恶化”而被解除苏共中央第一书记、苏共中央主席团委员和苏联部长会议主席职务,同时,勃列日涅夫被选举为苏共中央第一书记。由此,勃列日涅夫的时代到来,改革开始。

1991年版的吉尼斯世界纪录中,勃列日涅夫是“世界上获奖最多的人”,有15枚来自苏联的奖牌,18枚奖牌,42枚外国奖章和29枚奖牌。但在戈尔巴乔夫改革时代,勃列日涅夫的苏联最高军事奖章“胜利勋章”和波兰“战士勋章”被剥夺了。


为何说勃列日涅夫用18年毁了苏联

俄国历史学家梅德韦杰夫曾评价勃列日涅夫,说其缺乏才气,各方面都很弱,但就因为勃列日涅夫这样的“弱”反而成为了他的优点,这样的评价其实是中肯的,也是准确的。

当赫鲁晓夫被逼下台之后,苏斯洛夫和谢列平为争夺苏联的最高领导人一度使得苏联的政治陷入僵局,苏联的国家领导层为避免这两方的两败俱伤,就推选为勃列日涅夫为苏联最高领导人。

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

此后,也正是因为勃列日涅夫的弱,他在苏联的地位直线上升,一步步被畸形的政治推上了党、政、军大权集一体的领导人。

如果我们打个比方的话,苏联经过勃列日涅夫统治18年后,政治上已经类似于曾经的沙皇俄国,唯一不同的是,苏联还披着“民主”的外衣,政治上还看似“健康”,但内在早已病入膏肓。

军事上的巨人,经济上的矮子。

苏联强大吗,当然强大,不过只是军事上的,那么苏联历史上7个最高领导人,谁统治时期苏联在军事上最强呢,并不是斯大林时期,而是勃列日涅夫执政时期。

勃列日涅夫执政时期苏联的军事力量大大增强,核武器的数量超过美国,使苏联历史性地成为军事上的超级强国,这在当时人看来,苏联是世界上当之无愧的“老大哥”,并且凭借着军备力量,足以翻手为云覆手为雨。

勃列日涅夫(左一)

但,这并不能说明苏联是真正的强大,更衬托出了苏联畸形的发展,它军事上的强大是以牺牲经济为代价的,正是这种盲目的发展军事,让苏联最终走向解体,因为经济才是一切活动的基础,而这个基础被勃列日涅夫忽视了。

资料显示,勃列日涅夫执政时期,苏联将85%以上的工业投资用于发展重工业和军事工业,并强调发展战略核武器和远洋海军是苏联军事工业发展的重点,如果说得更为直观些,那就是苏联可以很轻松地造出飞机大炮,却很难造出一根火柴。

权贵奢靡成风,政治极度腐败。

集苏联党、政、军大权为一身的勃列日涅夫,在自己的生活上面,是腐败和奢靡的,勃列日涅夫当政之后,把自己的妈妈接到了克里姆林宫,而他母亲看到的是精美的家具、地毯、名画、瓷器、银器、晶质玻璃制品,这些大部分都是以前沙皇的珍藏。

勃列日涅夫如此,下面的权贵更是如此,上行下效,久而久之,苏联的上层建筑,已经被贪污腐败所侵蚀,而这点勃列日涅夫是清楚,只不过他对这种政治现象有自己的看法。

备受“欢迎”的勃列日涅夫

勃列日涅夫对手下的官员说:你们不懂得生活,谁也不能只靠工资过日子,我记得年轻时在中等技术学校学习,我们给车皮卸货挣外快,我们当时从车皮上卸下的东西中,每搬运三个麻袋或箱子,就自己留一个,国内所有的人都是这么生活的。

这哪是一个最高领导人该说出的话,可偏偏勃列日涅夫说出来了,并且对这种现象给予了肯定,可想而知,他统治的18年里,高官权贵们中饱私囊,损公肥私早已成为了不成文的“规定”。

历史上勃列日涅夫为什么可以轻易地推翻赫鲁晓夫,成功上位呢

1964年10月14日,当赫鲁晓夫在黑海之滨度假时,勃列日涅夫等人在莫斯科发动了政变,赫鲁晓夫“被退休”,勃列日涅夫成为苏联的领导人。那么,这个勃列日涅夫为什么可以轻易地推翻赫鲁晓夫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穿越历史了解真相。

1953年3月1日,斯大林出现了严重的中风。3月5日,斯大林终于离开了人世。在斯大林去世后,由马林科夫担任新的部长会议主席,贝利亚则掌管秘密警察力量和国家核导弹计划,赫鲁晓夫为中央委员会第一书记,但此职务的权力仅集中宣传和意识形态上,政治和经济事务则落入马林科夫和贝利亚手中。起初,苏联的大权落在了贝利亚的手中,但不久之后,马林科夫就联合赫鲁晓夫将贝利亚以叛国罪处决。随后,老谋深算的赫鲁晓夫搞掉了昔日的盟友马林科夫,成为了苏联的老大。

随后,赫鲁晓夫在国内外尽情地开始了自己的表演,种玉米、皮鞋妙用,大闹联合国,玩得很嗨呦!但是他做梦也没有想到自己玩了一辈子鹰,最后被鹰啄瞎了眼。1964年10月12日,苏联的三名宇航员乘坐一艘宇宙飞船离开地球。当宇宙飞船完成各种调试后,赫鲁晓夫通过无线电话与宇航员通话,祝贺他们成功。此时的赫鲁晓夫并没有发现,其他电话已经打不通了,他已失去与外界的一切联系。

1964年10月14日,赫鲁晓夫的门生谢列平、苏斯洛夫、勃列日涅夫等人背着他召开的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上,解除他的一切职务,成为“特殊养老金领取者”。官方宣布他去职的原因是“年迈和健康状况恶化” ,自此从公众视野中消失。赫鲁晓夫万万没有想到会被自己一手提拔的门生给推翻了,这一次勃列日涅夫等人之所以能够轻易地推翻赫鲁晓夫,是因为赫鲁晓夫是被苏联的高官们集体”背叛“。那么,赫鲁晓夫到底做了什么,遭到了苏联高官们的集体”背叛“呢?

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一是赫鲁晓夫身边的人不赞成他采取自由主义行动,批判斯大林,庇护索尔仁尼琴和特瓦尔多夫斯基,尝试同西方寻找共同语言,裁减军队和压缩军工生产。二是赫鲁晓夫影响苏联大国形象。在古巴导弹危机中,赫鲁晓夫最后认怂了,严重地损害了苏联的影响力。除此之外,赫鲁晓夫又做了很多啼笑皆非的事情,严重地影响了苏联的国际形象,为苏联的高管们所不齿。三是赫鲁晓夫的干部政策不得人心,很多人都想安稳的生活,但赫鲁晓夫却造成人心惶惶,谢列平也被其他策划者说动,造成高官集体发动“政变”,赫鲁晓夫焉能不败呢?

在推翻赫鲁晓的“政变”中,谢列平和苏斯洛夫是主导者,而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