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冠三军的意思(勇冠三军中的三军是指哪三军
发布时间: 2023-07-07

本文目录

勇冠三军中的三军是指哪三军

“勇冠三军”一词在史书和文学作品中常见到,《三国演义》第二十二回有这样的话:“颜良、文丑勇冠三军;其余高览、张郃、淳于琼等俱世之名将。——何谓绍为无用之人乎?”

说的是袁绍手下不乏可用之人,颜良、文丑英勇善战,都是勇冠三军的猛将。

可以看出,“勇冠三军”指的是勇敢或勇猛是全军第一。这里的“三军”,并不是指具体的军队,是军队的统称。

我们常引用的一句古话:“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说的是军队的首领可以改变,可以换人,但匹夫的志向是不能被改变的。

图:关羽剧照

比如,长平之战中,廉颇坚守不出,消耗敌军势力,秦王派人去施离间计,赵王上当中计,派只会纸上谈兵的赵括来代替廉颇,导致大败。廉颇被换掉,就是“三军可夺帅也”。

而“匹夫不可夺志”这句话,现实中不少人对此却没有深刻认识和理解。我们作为一个普通人,也要有坚定的志向的。

从小的方面来说,就是缺乏在某一方面决心有所作为的努力方向。

那些目标不坚定,方向常改变,见异思迁,见硬就回,遇到困难就垂头丧气,经不住任何失败和挫折的人,是做不了成功者的。

图:张飞剧照

与勇冠三军类似的成语还有犒赏三军、家半三军。“犒赏三军”是用财物或食物慰劳、鼓励军队将士。“家半三军”形容一家人的数量很多,抵得上半个军队的数目。

那么,“三军”除军队的通称外,还有具体所指,不同的历史时期或不同的书籍中,三军的含义也是不同的。

图:赵云剧照

周朝诸侯大国三军包括中军、上军、下军。一军12500人,三军共37500人。

春秋时期大国三军包括上、中、下三军或左、中、右三军,中军为统帅。

《商君书·兵守》中的三军:壮男、壮女、男女之老弱者各为一军。

《六韬·犬韬·战车》中的三军:车、步、骑三个兵种。

近现代的三军:陆、海、空三军的合称。

具体到我们每个普通人,虽不可能“勇冠三军”,但可以“匹夫不可夺志”。

颜良文丑杀了曹操哪些大将

平阳狐狸,回答问题

抱歉让题主失望了,答案是没有。但不管在历史上还是在小说中,这对活宝还是值得我们说道说道。

背景——这哥俩为啥跑到官渡去送死?

(曹操 剧照)

颜良文丑,袁绍手下的这两员大将均在官渡之战中丧生。那么问题来了,这哥俩无缘无故跑到官渡去干啥?

斩颜良诛文丑,温酒斩华雄,这是「三国演义」中关羽惊天动地的战绩。实际上,关羽只与「斩颜良」有关,文丑死于曹操的乱军之中,华雄被孙坚所杀。

回到正题,颜良文丑之所以来到官渡,这与黄河以北的形势发生变化有关。这得说到赵云的旧主公孙瓒与袁绍的恩怨情仇,相爱相杀。

公元 184 年,黄巾起义爆发。各路诸侯纷纷借平定黄巾起义来扩展自己的地盘,提升自己的实力。

当时公孙瓒正在青徐二州平定黄巾。时袁术派孙坚任豫州(河南)刺史,袁术的兄弟袁绍趁孙坚出兵攻击董卓之机,偷袭孙坚。袁术派公孙越前去协助孙坚,公孙越在战斗中丧生。

这一下袁绍捅了大篓子了,因为公孙越是公孙瓒的兄弟。公孙瓒听到这个消息火冒三丈,旋即回归河北与袁绍展开大战。先期公孙瓒势如破竹,冀州之地纷纷投降,公孙瓒成为北方的霸主。

公元 191 年,袁绍与公孙瓒为争夺冀州,发生界桥之战,公孙瓒战败。次年又发生了龙凑之战,公孙瓒再败。虽在巨马水之战中挽回一局,但在 199 年的易京之战中彻底被袁绍击破,公孙瓒自杀。

从此北方之地完全成为袁绍的势力范围,袁绍取代公孙瓒成为北方霸主,也是全国最有势力的地方割据势力,前途无量。

如同曹操在官渡之战战胜袁绍,又在历次战争中统一北方后挥师南下一样,于是公元 200 年,雄心勃勃的袁绍挥师南下,官渡之战爆发。文丑颜良,这哥俩作为袁绍手下的大将,自然无法缺席。

实力——这哥俩是水货,还是有真本事?

在小说「三国演义」中,颜良文丑的出场完全成为了关羽的背景板。关羽「斩颜良,诛文丑」,名震华夏,流传千古。那么这哥儿俩到底有没有真本事?

当时袁曹一触即发,在曹操手下做事儿的孔融劝曹操投降,理由是「颜良文丑,勇冠三军」。曹操手下大谋士荀攸却说「颜良文丑,一勇之夫耳,可一战而擒也」。不管是孔融的吹捧还是荀攸的贬损,颜良文丑的勇武是可以确认的,并非草包一对。

另外在官渡之战中,颜良文丑被作为先锋使用,攻击曹操,这也证明了二人的实力。毕竟,做先锋没有两把刷子是干不了这活的。如同曹操手下经常做先锋的「五子良将」张辽,乐进,于禁,徐晃,张郃都不是泛泛之辈一样。

(颜良)

最后颜良文丑的战死,袁军人心惶惶,袁绍也吓得不轻,也足见二人在袁绍心中和袁绍军中的地位,当然地位是需要实力背书的。

综上所述,颜良文丑二人的勇武和名气是毋庸置疑的,得到了对手和己方的一致认可。但打仗并不仅仅靠拳头,脑子也很重要,这也是二人的命门,特别是文丑。

颜良——关羽之勇,荀攸之谋

阎良文丑都战死在官渡之战这场大战役中,甚至二人也死在同一场战役的两个相邻阶段。颜良死于白马之围,文丑死于延津之战,可谓是前赴后继的难兄难弟。

颜良之死,我们只看到了关羽之勇,却忽略了荀攸之谋。正是这二人合力加上曹军的协助,才铸就了关羽的不世之功。

当时曹操部将刘延据守白马,颜良渡河攻击白马。曹操欲救白马,荀攸献「声东击西,轻骑急袭」之计,先向西至延津,做出要渡河攻击袁绍后方的态势,引诱袁绍分兵。待袁绍分兵之后,曹操率轻骑直奔白马攻击颜良。

曹军距白马二十里时,颜良才得知消息,大吃一惊,仓促应战。曹操派中郎将张辽和偏将军关羽做先锋,两军混战时,关羽见颜良的麾盖,纵马疾驰于万军之中斩杀颜良并割其首级而返。曹军顺势掩杀,颜良军大败。

文丑——治军无方,死于乱军

曹操击败颜良军后,曹操认为白马不可固守,于是放弃白马向西撤退,袁绍派文丑为先锋渡河再次攻击曹操。

两军接战时,曹操命令士兵将从白马运回的牛羊辎重等放弃,文丑军纷纷争抢。曹军趁文丑军混乱之机,派兵攻击,文丑军大败,文丑死于乱军之中。

值得一提的是,此战关羽协助曹操斩杀颜良,而跟随文丑渡河袭击曹操的,还有此时身在袁绍军中的刘备。

袁绍麾下的两员大将颜良文丑,在一场战役先后战死,而这仅仅是官渡之战的序幕,两军的大决战还未开始。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