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陶瓷的原料(陶瓷三大原料及其在陶瓷生产中的作用
发布时间: 2023-07-18

本文目录

陶瓷三大原料及其在陶瓷生产中的作用

主要原料分成可塑性原料、非可塑性原料及溶剂原料三大类。

作为可塑性陶瓷原料的粘土,可用于陶瓷坯体、釉色、色料等配方。如我国许多瓷区采用工艺性能良好的高岭土生产的细瓷产品,成为国际市场的畅销产品。

石英在地球上储量多,在陶瓷工业中属于非可塑性陶瓷原料,可用于陶瓷产品的坯体、釉料等配方。石英的化学成分主要是二氧化硅。石英是陶瓷坯体中的主要原料,它可以降低陶瓷泥料的可塑性,减小坯体的干燥收缩,缩短干燥时间,防止坯体变形。在烧成中,石英的加热膨胀可以部分抵消坯体的收缩;高温时石英成为坯体的骨架,与氧化铝共同生成莫来石,能够防止坯体发生软化变形;石英还能提高瓷器的白度与半透明度。高石英瓷即是近年来出现的高档瓷器产品。石英在釉料中能够提高釉的熔融温度与粘度,减少釉的膨胀系数,也能够提高釉的机械强度、硬度、耐磨性与耐化学腐蚀性。此外石英在建筑卫生陶瓷与各类耐火材料中也有很大的使用。

熔剂原料:通常指能够降低陶瓷坯釉烧成温度,促进产品烧结的原料。陶瓷工业常用的熔剂原料有长石(钾长石、钠长石)、方解石、白云石、滑石、萤石、含锂矿物等。烧成前长石属于非可塑性原料,可以减少坯体收缩与变形,提高干坯强度。长石是坯釉的熔剂原料,在坯体中占有25%含量;在釉料中占50%的含量。长石的主要作用是降低烧成温度;在烧成中长石熔融玻璃可以充填坯体颗粒间空隙,并能促进熔融其他矿物原料;长石原料还可以使坯体质地致密,提高了陶瓷制品的机械强度、电气性能与半透明度。在各种陶瓷产品中,长石是一种不可缺少的常用的陶瓷原料。

碳酸盐类熔剂原料:作为主要的陶瓷熔剂原料,碳酸盐类熔剂原料品种非常多。它们有碳酸钙、方解石、大理石、白云石、菱镁矿(碳酸镁)、石灰岩等。碳酸盐类熔剂原料的主要成分碳酸钙在陶瓷坯釉料中主要是发挥熔剂作用。尤其在陶瓷面砖中,使用石灰石、方解石、大理石,其用量在5-15%之间。用于釉料中可以增加釉的硬度与耐磨度;增加釉的抗腐蚀性;降低釉的高温粘度与增加釉的光泽度等优点。碳酸盐类熔剂原料在建筑卫生陶瓷产品中使用很多。

镁硅酸盐类原料:该类原料主要有滑石、蛇纹石及镁橄榄石。滑石在陶瓷工业中用途范围很广,可以生产白度高、透明度好的高档日用陶瓷产品,电瓷及特种陶瓷制品。建筑卫生陶瓷坯料中加入滑石后,可以降低烧成温度,扩大烧成范围,提高产品的半透明与热稳定性。滑石加入到釉料中时,能够防止釉面的开裂,增加釉料的乳浊性。并能扩大釉料的烧成范围,提高成品率。近年来,我国建筑卫生陶瓷行业还采用部分动物骨灰,用于生产新型乳烛釉料,取得成功,实际上动物骨灰也属于磷硅酸盐种类。

此外还有广东的萤石、霞石、锆石英,新疆的含锂矿物,东北地区的透辉石,遍布全国许多地区的硅灰石及磷酸盐类原料等,在我国的储量均非常丰富,许多原料可供使用上千年或上万年。

众所周知,原料是发展陶瓷工业最基础的物质条件。在我国陶瓷行业大江南北各地陶瓷厂都有“原料是基础,烧成是关键”的名谚。因此充分了解各种陶瓷原料的工艺性能,并且使陶瓷原料在加工利用过程中的各项工作来满足这些工艺性能要求是非常重要的。

陶瓷是用什么制作的

陶瓷的主要原料:

高岭土,因最早在江西浮梁东乡高岭村发现,故名。

麻仓土,是产于景德镇附近麻仓山上的一种高岭土,故名。

瓷石,是合石英、绢云母为主体的岩状矿物。

不(音敦)子,制瓷原料经过加工,制成砖泥状块,称“不子”或“白不”。

釉浆,即釉料,施于器表面。主要由氧化铝,氧化硅,氧化钙,氧化钾,氧化钠等组成。

钴土矿,青花瓷的呈色原料。

苏泥麻青,又称苏麻离青或苏泥勃青,是从波斯进口的青花色料。

平等青,又称陂塘青,明成化到嘉靖年间景德镇青花瓷器使用的主要陶瓷色料。

回青,一种进口的青花色料,明正德,嘉靖,隆庆,万历时景德镇青花瓷使用的色料。

石子青,又称石青,明中期景德镇民窑青花瓷器上使用的一种陶瓷原料。

珠明料,由钴土矿锻烧而成的青花色料,是清代景德镇青花瓷器所用的主要青料,发色鲜明青翠。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