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王公的信仰是如何形成的你怎么看?据说《九歌》里东皇太一可能是紫微大帝,或者太乙天尊,为何不是东王
发布时间: 2023-07-18

本文目录

东王公的信仰是如何形成的你怎么看

东王公又称木公、东皇公、东华帝君等,最迟在汉代已有记载,可见于墓室壁画、文字典籍等资料里。他作为西王母的对偶神出现,并无父母出身。在民间,他与西王母相配,被认为是代表阴阳中“阳”的神祇。同时受秦汉的登仙思想影响,东王公与西王母一起作为死后成仙世界的主神。汉末道教兴起,王公、王母同时作为配偶神被吸收入道教里。道教为诸神创作出身,葛洪认为东王公是盘古、太元圣母所生,其他道经却认为他是先天东华之气化生。

他的来历与信仰形成,学术界的考证主要有两种说法。

东皇说。屈原作品《九歌》里有“东皇太一”。有人认为“东皇”原来是楚国的祖先神,和“太一”不是同一个神,但在文学中被屈原结合,创造出了一个新的至高神。“东皇”这个概念,有些考证认为,它本身就和楚国的太阳有关。东王公的别称,就有“东皇”、“东皇公”等(例如 《吴越春秋》)。东皇这个先秦时的概念,早在汉代就被作为东王公的别称,所以东王公可能就是由楚国祖神东皇演变而来的。

东君说。东君,是先秦晋地所祭祀的神,同时也是屈原《九歌》里记载的神祇,学术界基本认定东君是太阳神。而东王公的别称,也有“东君”。两汉时期,将东王公作为代表“阳”的男神。而后期道教,则直接认为东王公有太阳的性质。曹操的《陌上桑》说:“济天汉,至昆仑,见西王母谒东君 。”汉末的曹操,似乎直接认为东王公等于《九歌》中的东君。

汉代的《神异经》记载:“东荒山中有大石室,东王公居焉。长一丈,头发皓白,人形鸟面而虎尾,载一黑熊,左右顾望。恒与一玉女投壶,每投千二百矫,设有入不出者,天为之嘘;矫出而脱悟(误)不接者,天为之笑。”“昆仑之山,有铜柱焉,其高入天,所谓天柱也。围三千里,周围如削。下有石室,方百丈,仙人九府治之。上有大鸟,名曰希有,南向,张左翼覆东王公,右翼覆西王母。背上小处无羽,一万九千里。西王母岁登翼,上之东王公也。”

宋元时期的《三教搜神大全》说:“东皇公号日元阳父,考之仙经或号东王公,或号青童君,或号方诸君,或号青提君,名号虽殊,即一东华也。”

东王公在汉代被吸收入道教后。道教继承了汉代民间的观念,认为东王公主管一切登仙得道的男子,掌管仙籍。同时为他添加“扶桑大帝”的道号,认为他有太阳神的属性。他被认为常常在丁卯日登台四处观察天下修道学仙之人的情况。所以凡是得道入仙之人,都得先拜东王公.然后再拜见西王母,然后才能飞升进入九天,再入三清境谒拜元始天尊、灵宝天尊和道德天尊。因为王公、王母有接引成仙者的神性,东晋上清派又将东王公与西王母奉为传经的大神。

在道教里,东王公与王母共理二气,是育养天地陶钧万物的创世神。东王公在碧海之上化生,有海神的属性。道教中的三官大帝,有的版本认为水官就是扶桑大帝东王公,主管一切水中诸大神。在宋代,全真教逐渐形成,又将东王公奉为全真教的祖师。

据说《九歌》里东皇太一可能是紫微大帝,或者太乙天尊,为何不是东王公

您问题里所提的几个角色,其实都不是同一个神。

我这里简单用文化和历史的时间线说一下这里面的脉络。

最早出现的角色是东皇太一,如你所说,他在战国时期的楚辞《九歌》里面就已经出现了。虽然对于他的神格位阶不同的专家有不同的解读,但是基本上如果从字面上看,“太”是代表崇高,“一”是代表元始的,可以说都有最高神的涵义在里面。另外值得注意的是“东”和“皇”这两个字,都是和楚文化有关的。

不同于周的华夏系文化崇尚“北”——比如君主都是坐北朝南的,楚文化是崇尚“东”的。其实这两者是和地域有关,也都和面向太阳为尊有关。对于北方人而言,太阳长期在南面的;而对于南方人而言,太阳的位置没那么南了,重要的是关注日出的方向。

另外,北方对于最高神或人是叫“帝”,而南方对于最高神则是叫“皇”,所以三皇五帝之说,五帝就是北方的黄帝一系后的几个帝王,而三皇的几种说法包括伏羲、女娲、太昊等都是比较东夷和南方系的帝王。这是他话,有兴趣的可以参读徐旭生、丁山等先生的著作。

而东皇太一在汉代曾拥有非常显赫的地位,汉代皇帝常常亲自到郊外去祭祀东皇太一,这个和楚文化与华夏文明的合流有关。汉代有很多文化是和楚文化有关的,如刘邦从出生地来说其实是楚人,又如汉赋喜欢用“兮”,而就是因为楚文化崇尚“东”,所以才有汉武帝的那个著名织锦“五星出东方,利中国”。

不过,后来随着道教和民间信仰体系合流后的对神谱系的再造,东皇太一也就在东汉时期就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了,但他所带有的一些神话-信仰体系的因素则或多或少地继续保留延续了下去。

而紫薇大帝和太乙天尊都是比较后面(可能晚至宋朝)的道教成体系后的神邸。顺便说一下,紫薇大帝在相当主流的道教典籍中被认为是最高天帝,其实就和我们文化中崇尚北方的因素有关,不信你看看紫薇大帝的全称:“中天紫微北极太皇大帝”,又是中天,又是北极,如果不了解中华文明中的“譬如北辰,众星拱之”等文化,估计会很困惑这位神邸究竟是住在什么方位的?

所以,从文化因素差别来看,东皇太一就算要转型,也不太可能转成紫薇大帝。

太乙天尊倒是有继承了这些因素,首先“太乙”和“太一”本就是同源同义词,其次太乙天尊又称东极青华大帝,和这种崇尚“东方”有关。如果用网络小说和游戏中的转生体系看,东皇太一转生为太乙天尊的可能性最大。

最后说说东王公,东王公的出现其实是很民间传说的过程。汉代随着周穆王故事和汉武帝求神仙等的影响,因为西王母是掌管不死药的神邸,她的名气也越来越大,其形象也由山海经那个虎齿豹尾形象渐渐变化为风姿可人的女神。,

而当时东皇太一信仰还比较显赫,但老百姓对东皇太一是什么的理解没那么深厚,就对照西王母,也想象创造了个东王公的形象,还把他们凑成了夫妻。东王公、西王母的形象出现在了后来挖掘出来的很多汉画像石、画像砖、墓葬壁画等艺术上面,可谓在民间大受欢迎,但其形象和涵义其实已经与其原型东皇太一有了很大的出入了。

后来,东王公经过道教对神谱系的再加工,又经历了很多变化,更与原先有了很大不同,这里就不再细说了。

所以,某种程度上可以说东皇太一信仰虽然在东汉式微了,但转生成东王公形象又继续存在了很长一段时间,其实后来东王公这个壳又被改换了很多内涵,所以后期的太乙天尊倒更像是继承了东皇太一的这些元素的神邸。

当然,最后还是希望强调,中华文化是经过很多不同的文化汇流而成的,而且又经历了数千年的翻滚浪淘,很多时候是不能简单地去问什么是什么的,关键是我们努力把我们的文化本源多弄清楚一点。

一己愚见,抛砖引玉!

手打完毕,走过路过戳个赞点个关注呗~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