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谦死后,瓦剌为什么不卷土重来?古代官场称谓中,为何会出现“过称”和“僭称
发布时间: 2023-07-18

本文目录

于谦死后,瓦剌为什么不卷土重来

我估计当时的瓦剌人看到这个问题一定会表示我们确实想卷土重来去明朝抢劫,奈何有饿虎拦路,实在过不去啊!另外你还当我们是当年统一诸部的“天圣大可汗(也先)”时代呢?现在跑慢点脑袋都难保了!

瓦剌其实没有很多人想的强大

首先咱们得弄明白一个事儿,土木堡之变中明朝的局域对手确实是瓦剌,但是整体对手其实应该叫蒙古诸部联军。也先是兵分四路进攻明朝,但东路进攻辽东的是名义上的草原共主、黄金家族后裔脱脱不花(鞑靼)和兀良哈部。而西路进攻甘州的是鞑靼部的阿噶多尔济。

中路那两支军队倒都是瓦剌人,但是进攻宣府的阿剌知院也不是也先的嫡系,他相当于是瓦剌部里的独立军阀。也先真正能掌控的军队就是跟他进攻大同一线的那些,说起来数量并不多。

其实这是草原上的惯性,多数有名的什么什么汗其实就是个盟主,不一定哪天就得被人挂掉。只是土木堡那阵子正好也先是盟主,但他的实力其实并不完全来自本身努力,是爷爷马哈木,老爹脱欢两代人跪舔明朝换来的。

明朝草原部族的实力消长规律

在明朝的中前期其实有个挺好玩的规律,大抵以朱棣晚年做个基准线,往前推的话蒙古诸部谁在东边和南边铁定倒霉。那阵子明朝正好处于上升期,军事力量强大,骄兵悍将见树都想踹三脚,挨着这帮大爷基本就是挨虐。

但是朱棣开始对草原玩平衡战术之后这个局面就有了改变,在永乐年间东南方向的部族属于拼点子时期,可能明朝会跟你做生意扶植你,也可能看你不爽暴打一顿。也先的爷爷马哈木就吃足了苦头,打一巴掌给个甜枣的事儿没少摊上。

朱棣死后明朝开始失去扩张的欲望,草原的局势就又开始发生变化,因为明朝不再频繁出塞作战,这时候在东南边的部族就开始有便宜可占。没重大军事威胁的情况下,离明朝越近做生意就越方便,越境抢劫更方便。到了后来草原诸部彼此厮杀,争的就是谁能占住东南方,想来这也挺黑色幽默的。

作死的也先

明白了草原部族实力消长的问题,咱们也就知道瓦剌为什么能够崛起,归根结底他们的实力是来自明朝,明朝大量的物资输出成就了他们。然而土木堡之后也先同学干了一件很败人品的事儿,把所有人都给惹毛了。

首先他把名义上的老大脱脱不花给收拾了,可又没杀死人家,于是黄金家族的老大跑进了兀良哈的地盘,这两家暂时合流了。然后他在景泰四年告诉明朝找到了元朝的传国玉玺,老子要自己当大汗,你们把衣服器具给我准备好。

这下他算彻底捅了马蜂窝,他不明白汉人对于正统的重视程度,以及对于祖先遗志的尊重程度。那个传国玉玺正是朱元璋拼了老命都没拿到手的东西,引为平生三大恨事之一。你过来抢劫明朝可以叫入贡,你杀了官员明朝可以装不知道,甚至你俘虏了皇帝明朝也可以叫北狩,唯独你拿了那玩意儿不行!

崩裂的瓦剌

面子问题大过天的明朝君臣终于被也先气疯了,回书拒不承认也先的地位,把跟他的一切生意全给停掉。还顺手和也先的副手阿剌知院眉来眼去,准备给瓦剌来一次战略再平衡。

于是也先同学就开始悲剧了,他当上大汗以后突然发现四面皆敌,外面鞑靼、兀良哈和明朝都关系险恶,内部大儿子和副手又虎视眈眈。没等一年过去阿剌知院就开始造反,1455年(也有资料显示是1454年)还派人暗杀也先。

失去了共主的瓦剌瞬间就分崩离析,也先的长子、次子和阿剌知院三方争斗不休,还没等分出胜负的时候那边鞑靼又出兵了。孛来带着新立的黄金家族大汗杀了阿剌知院,又一步步把瓦剌诸部打出了蒙古东部,赶去西北边喝风,曾经强大的瓦剌帝国就这么完茄子了。


总结起来吧,1457年于谦被害时也先最起码都挺尸两年了,瓦剌也被打的接近不了明朝边关。别说他们没实力再卷土重来,就算有实力也得先过鞑靼那关。事实上之后多年袭扰明朝边关的都是鞑靼部,明朝也习惯性的把鞑靼的可汗称为小王子。扯淡完毕。

古代官场称谓中,为何会出现“过称”和“僭称”

在古装剧中,经常出现什么张大人、李大人的一通乱叫。在真实的古代官场中,哪怕是初出茅庐的进士也不会犯这样的错误。这不仅仅是错误,而且会得罪一大群人。古代官场的称呼非常有讲究,是不是自己阵营、关系是否亲近,从称呼里就能听出来。那么,在真实的官场中,应该怎么称呼呢?这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

中国自古有个传统,官场上称谓往往喜欢往大里叫,拿现在来说比如对于“副职”,下属们在称呼上往往都不会刻意的加上一个“副”字,像副局长一般场合下也叫局长。如此叫法理论上也不错,一来表示下属对上级的尊敬,二来也是封建时代的文化遗留。

官场称谓“泡沫”现象主要形成于唐代,只要虚衔高于实职或荣于实职,就以衔称代替职称,再加上那个时期虚衔泛滥,结果便导致了称谓“泡沫”的不断增长。

唐肃宗时,张巡在雍丘抗击叛军令狐潮。占地一县,兵员不过千人,其原职也仅是个县令,却因屡屡以少胜多,不断加授虚衔,部下也水涨船高,称大将的就有六人,“官皆开封特进”。对朝廷来讲,成本不过就是多发几纸告身而已。

晚唐五代,王纲败坏,九羊十牧,官场称谓虚涨,至有“捉船郭使君,看马李仆射”的民谣传说,是说连艄公、马夫都有了使君、仆射的荣衔。可以印证的事例很多:如李茂贞领凤翔节度使时,滥授官爵,军乐队演奏员也称为司空、太保。

虚衔毕竟也是朝廷授予的,虽然没有实权,但这样称呼也没多大毛病。比这更离谱的就是“过称”,俗话讲就是往大里叫。副职称正职,次官称长官,低品称高品,小吏互称押司,军将互称太尉。宋真宗时,为了杜绝这种现象,还特地发了一个《重定内外官称呼》的文件,由御史台等部门向各级衙署严行告谕,违者治罪。

官场上“过称”泛滥,社会上还有“僭称”,就是许多官称被广泛用到了民间,如医生叫大夫、郎中,剃头修脚叫待诏,茶馆跑堂叫博士,卜卦看相叫衙推,各行工匠叫司务,等等。据

汴京和汴梁有什么区别

最近很多人都在问这个汴京和汴梁有什么区别,其实区别还是比较简单的,如果对这个问题感兴趣的可以跟随小编的脚步,一起来简单的分析揭秘看看,话说答案估计你会意想不到哦,真的是非常的有意思的。

汴京和汴梁的区别在于他们的叫法不一样,大家看到名字没?名字都是不一样的。但是这两个地方倒是一个地方。

汴京就是今天的开封,宋代时期,开封称为东京,因为有汴水流经,所以又叫汴京。汴梁也是今天的开封,汴梁,是元朝至明朝初期对于开封的称呼。 元朝初,沿袭金朝,仍称为南京路,1288年,改南京路为汴梁路, “汴梁”始而得名。

开封的历史沿革:

开封的先民活动最早可追溯至新石器时代。开封市祥符区万隆岗遗址和尉氏县洧川镇断头岗遗址,发现了数处新石器早期裴李岗文化遗址,其发掘证明,早在五、六千年前,开封市域内就已经有人类活动。

五帝之一的颛顼早年因辅佐少昊有功,被封于高阳(今河南省开封市杞县高阳镇),故又号称“高阳氏”。

夏朝,自帝杼至帝廑在开封一带建都217年,史称老丘(今河南省开封市东北国都里村),这是开封有明确历史记载的第一次建都。

大禹为避商均而居阳城(今河南省郑州市登封市)之东。

商朝,在开封一带建都27年,史称嚣张。

春秋早期(公元前8世纪),郑庄公在今开封城南朱仙镇附近修筑储粮仓城,取“启拓封疆”之意,定名启封。

战国魏惠王六年,魏国君主魏惠王(公元前369年即位,公元前334年称王)迁都于大梁(今开封市鼓楼区)。魏国迁都大梁之后,引黄河水入圃田泽(今郑州管城区)开凿鸿沟、引圃田水入淮河。水利既兴,农业、商业得到极大发展,日趋繁荣。他还修魏长城、联诸侯,国力日盛,乃得称霸于诸国,使大梁成为当时繁华的名都大邑之一。公元前225年,秦国战将王贲堵截黄河大堤,引黄河水入鸿沟,淹没大梁城,致城毁人亡,成为一片泽国。

秦,设大梁县,属砀郡,郡治睢阳县(今商丘市睢阳区)。

西汉,境内设浚仪县,浚仪作为开封的名称,一直沿用了八百年左右。西汉初,因避汉景帝刘启之名讳,将启封县改名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