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诗人虞世南的诗有哪些诗?虞世南的 蝉 的
发布时间: 2023-07-17

唐代诗人虞世南的诗有哪些诗

蝉虞世南〔唐代〕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春夜虞世南〔唐代〕春苑月裴回,竹堂侵夜开。惊鸟排林度,风花隔水来。咏风虞世南〔唐代〕逐舞飘轻袖,传歌共绕梁。动枝生乱影,吹花送远香。咏萤虞世南〔唐代〕的历流光小,飘飖弱翅轻。恐畏无人识,独自暗中明。结客少年场行虞世南〔唐代〕韩魏多奇节,倜傥遗声利。共矜然诺心,各负纵横志。结交一言重,相期千里至。绿沉明月弦,金络浮云辔。吹箫入吴市,击筑游燕肆。寻源博望侯,结客远相求。少年怀一顾,长驱背陇头。焰焰戈霜动,耿耿剑虹浮。天山冬夏雪,交河南北流。云起龙沙暗,木落雁门秋。轻生殉知己,非是为身谋。完善咏舞虞世南〔唐代〕繁弦奏渌水,长袖转回鸾。一双俱应节,还似镜中看。应诏嘲司花女虞世南〔唐代〕学画鸦黄半未成,垂肩亸袖太憨生。缘憨却得君王惜,长把花枝傍辇行。出塞虞世南〔唐代〕上将三略远,元戎九命尊。缅怀古人节,思酬明主恩。山西多勇气,塞北有游魂。扬桴上陇坂,勒骑下平原。誓将绝沙漠,悠然去玉门。轻赍不遑舍,惊策骛戎轩。凛凛边风急,萧萧征马烦。雪暗天山道,冰塞交河源。雾锋黯无色,霜旗冻不翻。耿介倚长剑,日落风尘昏。相和歌辞。从军行二首虞世南〔唐代〕涂山烽候惊,弭节度龙城。冀马楼兰将,燕犀上谷兵。剑寒花不落,弓晓月逾明。凛凛严霜节,冰壮黄河绝。蔽日卷征蓬,浮天散飞雪。全兵值月满,精骑乘胶折。结发早驱驰,辛苦事旌麾。马冻重关冷,轮摧九折危。独有西山将,年年属数奇。爟火发金微,连营出武威。孤城寒云起,绝阵虏尘飞。侠客吸龙剑,恶少缦胡衣。朝摩骨都垒,夜解谷蠡围。萧关远无极,蒲海广难依。沙磴离旌断,晴川候马归。交河梁已毕,燕山旆欲飞。方知万里相,侯服有光辉。相和歌辞。怨歌行虞世南〔唐代〕紫殿秋风冷,雕甍白日沉。裁纨凄断曲,织素别离心。掖庭羞改画,长门不惜金。宠移恩稍薄,情疏恨转深。香销翠羽帐,弦断凤凰琴。镜前红粉歇,阶上绿苔侵。谁言掩歌扇,翻作白头吟。相和歌辞。饮马长城窟行虞世南〔唐代〕驰马渡河干,流深马渡难。前逢锦车使,都护在楼兰。轻骑犹衔勒,疑兵尚解鞍。温池下绝涧,栈道接危峦。拓地勋未赏,亡城律讵宽。有月关犹暗,经春陇尚寒。云昏无复影,冰合不闻湍。怀君不可遇,聊持报一餐。凌晨早朝虞世南〔唐代〕万瓦宵光曙,重檐夕雾收。玉花停夜烛,金壶送晓筹。日晖青琐殿,霞生结绮楼。重门应启路,通籍引王侯。侍宴应诏赋韵得前字虞世南〔唐代〕芬芳禁林晚,容与桂舟前。横空一鸟度,照水百花然。绿野明斜日,青山澹晚烟。滥陪终宴赏,握管类窥天。赋得临池竹应制虞世南〔唐代〕葱翠梢云质,垂彩映清池。波泛含风影,流摇防露枝。龙鳞漾嶰谷,凤翅拂涟漪。欲识凌冬性,唯有岁寒知。相和歌辞。中妇织流黄虞世南〔唐代〕寒闺织素锦,含怨敛双蛾。综新交缕涩,经脆断丝多。衣香逐举袖,钏动应鸣梭。还恐裁缝罢,无信达交河。初晴应教虞世南〔唐代〕初日明燕馆,新溜满梁池。归云半入岭,残滴尚悬枝。奉和月夜观星应令虞世南〔唐代〕早秋炎景暮,初弦月彩新。清风涤暑气,零露净嚣尘。薄雾销轻縠,鲜云卷夕鳞。休光灼前曜,瑞彩接重轮。缘情摛圣藻,并作命徐陈。宿草诚渝滥,吹嘘偶搢绅。天文岂易述,徒知仰北辰。奉和献岁宴宫臣虞世南〔唐代〕履端初起节,长苑命高筵。肆夏喧金奏,重润响朱弦。春光催柳色,日彩泛槐烟。微臣同滥吹,谬得仰钧天。奉和幽山雨后应令虞世南〔唐代〕肃城邻上苑,黄山迩桂宫。雨歇连峰翠,烟开竟野通。排虚翔戏鸟,跨水落长虹。日下林全暗,云收岭半空。山泉鸣石涧,地籁响岩风。赋得吴都虞世南〔唐代〕画野通淮泗,星躔应斗牛。玉牒宏图表,黄旗美气浮。三分开霸业,万里宅神州。高台临茂苑,飞阁跨澄流。江涛如素盖,海气似朱楼。吴趋自有乐,还似镜中游。

虞世南的 蝉 的诗



【唐】虞世南

垂緌饮清露,

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

非是藉秋风。

“流响出疏桐”这句诗特别精妙。“桐”前著一“疏”字,桐叶硕大稀疏的特点就如在眼前了;“响”前著一“流”字,蝉鸣持续不断的特点就如在耳旁了。从“疏”与“流”这两个字,就可以看出古人在遣词造句方面的独具匠心。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表面写蝉声辽远,是因为蝉自身所处的位置高,而不是凭借了秋风的力量。实际则是说诗人声名远播,不是靠身居高位,而是因为自己有像蝉一样高洁的品行。

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一书中讲到纪晓岚的《阅微草堂笔记》时说:“惟纪昀本长文笔,多见秘书,又襟怀夷旷,故凡/测鬼神之情状,发人间之幽微,托狐鬼以抒己见者,隽思妙语,时足解颐;间杂考辨,亦有灼见。叙述复雍容淡雅,天趣盎然,故后来无人能夺其席,固非仅借位高望重以传者矣。”这段话的意思是说,《阅微草堂笔记》之所以流传那么广,靠得不是纪晓岚身居高位,而是这本书本身的魅力。这恰与诗中“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的意思相同。

虞世南《蝉》这首古诗是什么意思

虞世南《蝉》这首古诗的意思是:萧疏梧桐之上,蝉儿低饮清露,蝉声清脆响亮,回荡树林之间。身居高枝之上,可以傲视群虫,不用借助秋风,传声依然遥远。

《蝉》原文:

作者:唐代 虞世南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扩展资料

《蝉》赏析:

《蝉》这首诗句句写的是蝉的形体、习性和声音,而句句又暗示着诗人高洁清远的品行志趣,物我互释,咏物的深层意义是咏人。

首句表面上是写蝉的形状与食性,实际上处处含比兴象征。次句描写蝉声之传播。三、四两句是全诗比兴寄托的“点睛”之笔。它是在一、二两句基础上引发出来的议论。蝉声远播,一般人往往认为是借助于秋风的传送,作者却别有慧心,强调这是出于“居高”而自能致远。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