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的秘密读后感(有没有人看过蒙台梭利的《童年的秘密》有什么感受
发布时间: 2023-07-17

本文目录

有没有人看过蒙台梭利的《童年的秘密》有什么感受

《童年的秘密》有哪些,蒙台梭利给出了出色的回答。

蒙台梭利是全世界公认的育儿大师,她早年建立的儿童之家,收养的都是些孤儿,虽然一般认为孤儿感受到的关爱更少,更不容易成功,然而蒙台梭利养育的这些孤儿,成人后都获得了巨大成功。为此,蒙台梭利被三次提名诺贝尔奖,今天我们就来通过蒙台梭利最经典的著作《童年的秘密》一起来学习她的育儿思想!

蒙台梭利的育儿观念中最核心的是,尊重孩子的本能。她认为所有新生命都有预定的心理机能。家长要做的就是尊重帮助孩子按照自己的心理本能成长。

比如孩子刚出生,特别容易被包成一个襁褓,但是孩子从子宫里是自由舒展的,出生后马上进入被包裹的僵硬状态,恰恰是阻挠了孩子的学习。

蒙台梭利认为孩子在六岁前要注意的几个关键点:

1、敏感期:不同年龄的孩子会对特定的东西格外敏感,感兴趣。比如口腔敏感期,敏感期是有时间限制的,过了时间,就错过了最佳学习期,所以要尊重孩子的敏感期。

2、孩子都是重视外部秩序,比如哪件玩具在哪个地方,在孩子心中都是固定的,这是她与外界建立关系的一种方式,家长不要认为孩子是矫情或者强迫症。同样孩子也讲究自己的内部秩序,孩子对自己的身体也有要求。

3、孩子的智力发展通过自己来完成的。所以家长千万不要越俎代庖,剥夺孩子的学习机会,或者揠苗助长,要给孩子自己学习的机会。

而现实生活中,很多家长恰恰没有做到这一点。比如家长们爱说不要动,不要跑。这其实也是剥夺孩子学习的机会。

而有的家长喜欢过度帮忙,她们觉得孩子做事慢,索性帮孩子穿衣服吃饭,这也是剥夺孩子学习的机会。试想一下如果你跟着保障人士一起走路,你会要求他和你一样快做到这一点吗?

最后,家长要让孩子快乐,不要给孩子过早施加学习压力,让孩子当好孩子就足够了!

蒙台梭利的主要育儿观是什么她的《童年的秘密》一书究竟说了什么

因为家属从事幼儿教育工作,所以笔者在机缘巧合之下对蒙台梭利教学法稍有了解。

首先回答第一部分问题,即蒙台梭利的主要育儿观是什么?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不得不先介绍蒙台梭利和她的教育理念,蒙台梭利是意大利教育家,全名玛莉亚·蒙特梭利,博士学位。她倾其毕生经历创造了大家熟知得蒙台梭利教学法,在世界范围内影响巨大,也因其教学法的科学性而广受推崇,其教学法的精髓在于培养幼儿自觉主动的学习和探索精神。以笔者个人粗浅理解来说,她的主要育儿观是让孩子自主学习。

让孩子自主学习是非常重要的,众所周知,在许多国家,包括我国,人们对幼儿的教育都是非常重视的,不管穷人还是富人,都觉得教育孩子应该从小抓起,谁也不愿意让自家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于是大家有钱的花费大笔金钱,让孩子学习各种绘画,书法,数学,音乐……等等技能,这种例子不胜枚举就不一一列举了。而没钱的人也是花费了大量的时间精力在督促孩子学习上,虽然没钱他们也都不惜代价的让孩子尽量学习更多的东西,以防被贫富差距把孩子水平拉开太大差距。这种普世的强制学习教育观被家长们普遍应用,以我自己对周边养育有孩子的家庭的观察,许多幼儿园的孩子都已经有了一些“作业”,而且是必须完成的那种,试想一下才几岁的孩子,本应该快快乐乐的玩耍,但却要被家长老师督促着报一些兴趣班,做一些可能自己并不愿意做的事情,玩一些自己并不喜欢玩的游戏,这对孩子的心理会造成多大的影响?到了小学以后,孩子们的心理雏形发育得已近完备,开始对事物有了一定的理解能力和自己的观感,面临来自学业和家长的压力也就更加巨大。

反观蒙台梭利教学法育儿法,内容非常精简,主要有五点:文化,语言,数学,感观,日常生活教育。在此就不一一细说。她的主要特点在于培养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而不是被迫学习和承受压力。不管是幼儿也好成人也罢,一旦自主的学习或做某件事情,那就不会产生太多的负面影响从而事半功倍。

回答完这个问题,我们再来说说蒙台梭利《童年的秘密》这本书究竟说了什么?

主要概括起来说,在《童年的秘密》之中,蒙台梭利通过详细而生动地描绘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特征,从而揭示儿童心理发展的秘密和成年人对儿童心理发育的影响,包括忽视和抑制,也具体说明了成人对儿童心理发育的阻碍和压抑是导致儿童出现心理偏差的根本原因。

本书之中有一个最重要的结论:童年时期是人生中的一个最重要的时期。 的确,我们甚至可以说“儿童是成人之父”,这个观点看起来似乎是有点矛盾的,但实际上是充满睿智的。 我曾在哲学家佛洛依德《梦的解析》一书中了解到,佛洛依德也认为童年时期的经历和感受会影响一个人的一生,我们哪怕到了七老八十的年纪,潜意识之中也还是会有童年的阴影。所以幼儿教育一定要得当,孩子的童年大部分时间都和父母生活在一起,每个父母都应该既做孩子家长也做孩子老师。

最后,如果我们忘记自己曾经是一个儿童,那么,自然也就不能给幼儿提供一个适宜发展的环境,就不会去克服自己与幼儿之间的冲突,幼儿的心理就会产生畸变,并将伴随其终生。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