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诗词名句(你喜欢哪首与春有关的诗词
发布时间: 2023-07-07

本文目录

你喜欢哪首与春有关的诗词

谢谢邀请。春节诗词佳句多之又多,独爱袁凯的【客中除夕】,

今夕是何夕,他乡说故乡。

看人儿女大,为客年岁长。

戎马无休歇,关山正渺茫。

一杯柏叶酒,未敌泪千行。

袁凯,字景文,号海叟,明初诗人,以《白燕》一诗负盛名,人称袁白燕。松江华亭(今上海市松江县)人,洪武三年(1370)任监察御史,后因事为朱元璋所不满,伪装疯癫,以病免职回家,终“以寿终”。著有《海叟集》4卷。

这首诗写的是一个除夕夜,诗人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感情。而诗人却在除夕之夜不能与家人团聚,共享天伦之乐,表现出诗人思念家乡有感情。诗人首句以反问的方式,诉说除夕之夜,漂泊在外的异乡人说起了故乡,浓浓的思乡之情溢于纸上。过年本应家家户户合家团聚,而自己却有家不能回,只能眼巴巴地看着别人的儿女一天天长大,而自己有儿有女却不能尽到做父亲的责任。游子在外,竟连自己的儿女近况如何都不了解,不禁辛酸。造成游子除夕之夜有家不能归的根本原因,是因为元末时期的战争频繁,同时表达出诗人反对战争、渴望和平的愿望。

在战乱频繁的背景下,诗人只能无奈的独居异乡。

袁凯此诗,语言自然朴实,浅显易懂,音节响亮,有较强的吸引力和感染力,特别是对除夕之夜,因各种原因不能回家团聚的人们有着极大的共鸣,非常容易从本诗中找到这种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感受,可谓千古名句!






关于春联的诗词名句有哪些有关春节的谚语俗语又有哪些

有关春联的诗词名句实在太多,数不胜数,如特有名王安石的《元日》,就妇孺能诵: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孟畅的“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就老幼皆知,在这是,特列举一些有关春的谚语俗语:

一年四季春为首。

一年之计在春,一日之计在寅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

斗柄指东,天下皆春;斗柄指南,天下皆夏。

春来一日,水热三分。

春到三分暖,冬临七分寒。

人不知春草知春,春来花开蜂蝶勤。

春前有雨花开早,秋后无雨叶落迟。

新年天气好,谷米收得早。

春雨贵如油,下多却发愁。

从春不下雨,下雨就见春。

春无三日晴,夏无三日雨。

春天孩子面,一日三变脸。

春来不下种,一年把手拱。

立春逢初一,百年难遇五。

正月大,二月小;正月耕金,二月耕银。

春节日出红,丝贵有蝗虫。

春节日晴明,年丰人安宁。

元且日风雨,米贵蚕儿稀。

岁朝西北风,大雨定妨农。

岁朝东南风,民安五谷风。

正月有三白,田公笑哈哈。

正月初一打下霜,一担谷种一把秧。

春节除夕的诗词名句有哪些

关于过年的古诗有很多,在此前的文章中,六甲番人曾介绍两首祥和的过年古诗,分别是宋代王安石的《元日》和宋代叶顒的《己酉新正》,今日再介绍两首诗,虽然不如王叶二诗欢快,但却也不是愁苦之作,诗中尽是对人生的感悟,颇有可读之处,更巧的是两诗居然有一句诗完全相同。

一、唐代白居易《除夜》:

病眼少眠非守岁, 老心多感又临春。 火销灯尽天明后, 便是平头六十人。

这首诗写于大和四年除夕夜,当时白居易任河南尹。除夕夜历来有全家团聚守岁的习俗,但是诗人此夜少眠并不是守岁,而是因为“病眼”导致,而老年人夜不能寐,难免多思善感,眼看又是一春到来,不由感慨光阴易逝,生命实在短暂。

第三句与第二句之间留白,读者可自解诗人一夜所思所悟,待到守岁的灯烛燃尽,已是天明,此时诗人方才醒觉,自己都六十岁了,最后两句用语朴实浅白,如听老人家在感叹,却又意味深长,有人生阅历的读者自当明白。

二、宋代苏轼《除夜野宿常州城外二首》其一:

行歌野哭两堪悲,远火低星渐向微。 病眼不眠非守岁,乡音无伴苦思归。
重衾脚冷知霜重,新沐头轻感发稀。 多谢残灯不嫌客,孤舟一夜许相依。

这首诗也是除夕的诗,起句含悲,意象开阔而冷寂,让人仿佛看到东坡一人独处野外,放声悲歌,相伴者唯有远处的灯火与夜空的疏星。

第三句直接引用白居易《除夜》原诗,但毫无突兀之感,盖因意象相合而已,第四句进一步诉说诗人远离故土的羁旅之意,除夕夜独自在外,又如何能够不想念家人与故乡?

五六句回归自己本身的感受,冬夜霜重,盖多重被子依然脚冷,洗头之后觉得头轻,原来是因为头发稀少了,此处是人生易老之怆然。

而之所以说此诗并非愁苦之作,是因为最后两句有温暖之意,尽管诗人除夕夜里孤独惆怅,但他本是豁达之人,只要有残灯不嫌弃,只要有孤舟可相依,他内心就不会放下希望。

诗贵在有情,东坡此诗灯虽残,舟虽孤,却不嫌不弃,彻夜相依,便是有情。

我是六甲番人,致力于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播,更多精彩,敬请关注。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