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诗什么叫押韵.怎么才能做到押韵?七言律诗的压韵要求是什
发布时间: 2023-07-06

写诗什么叫押韵.怎么才能做到押韵

1、押韵是诗文创作的修饰技巧,即将韵母互相谐音的文字放在诗文固定的地方(一般在句尾),诗文读起来就十分顺口、悦耳,这种现象就叫做押韵。

2、押韵的方法:

(1)押韵的位置,律诗押韵的位置在每一个偶数句的最后一个字。句子的最后一个字称脚,故韵又可以称为韵脚。律诗的首句可押韵也可以不押韵,首句押韵与否一般与对仗有关,首联不对仗,首句常押韵:首联对仗,首句常不押韵。

(2)押平声韵。在律诗形成的过程中,不逐渐抛弃了仄声韵,只押平声韵,而且不分阴平阳平。

(3)一韵到底,律诗是不能中途换韵的,一首律诗只能押一个韵。

(4)不能使用同一个字押韵。

(5)不可大量连续使用同音的字做韵,少量使用,间隔使用是可以的。

(6)不可撞韵,律诗中第三句、第五句和第七句规定是不能押韵的(第一句可押可不押),如果这三句也押了韵,叫撞韵,这在律诗中是不允许的。



押韵注意事项:

1、忌重韵

即同一个韵字在一首诗的韵脚里重复出现,此乃大忌。

2、避免同义字相押

如一首诗中同时使用“花”、“葩”,“芳”、“香”等。

3、避免出韵

古人写诗多依官韵,而许多我们认为是同韵的字在官韵中被分别列入不同的韵部之中,如“冬”与“东”之类,如果在同一 首诗中相押,即为出韵。这主要是因为古今语音变化的原因,现在已没必要再强调这一点。

七言律诗的压韵要求是什么

押韵严格。全篇四韵或五韵,一般逢偶数句押韵,即第二、四、六、八句最后的一个字要同韵。首句可押可不押,通常押平声,一韵到底,中间不换韵。

还要求按韵书中的字押韵。原则上只能用本韵,不能用邻韵;即使稍微松一点,也只允许入韵的首句可以用邻韵,叫作“借韵”。七言律诗根据首句是否押韵,可分为首句入韵和首句不入韵两种格式,其中首句入韵为正格,与五言律诗不同。

扩展资料:

即要符合平仄律,就是在一般情况下,以两个音节(两个字)为一个音步,平仄交互安排。根据首句头两字的平仄,七言律诗分为平起和仄起两体。

根据平仄律,七言律诗有四个标准句型:

一、平平仄仄仄平平(平起平收,末两字是平平,称之为平平脚);

二、平平仄仄平平仄(平起仄收,末两字是平仄,称之为平仄脚);

三、仄仄平平仄仄平(仄起平收,末两字是仄平,称之为仄平脚);

四、仄仄平平平仄仄(仄起仄收,末两字是仄仄,称之为仄仄脚)。

这四种句型是律诗平仄格式变化的基础,由此构成七言律诗的四种基本格式。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七言律诗

格律诗押韵一般是押什么韵

格律诗押韵,一般是押平声韵。
所谓格律诗,又称为近体诗、今体诗,是一种讲究平仄、对仗和押韵的诗歌体裁。为有别于古体诗而有近体之名。指初唐之后,形成的又一诗歌体裁。
所谓押韵,又作压韵、谐韵,是一种诗文创作的修饰技巧,即将韵母互相谐音的文字放在诗文的句尾,使诗文读起来十分顺口、悦耳的做法。
所谓平声韵,是汉语中读音为平声的单字归类。古今韵书都对汉字读音作了分类,凡划入平声的,都称为平声韵。“平声”是汉字声调的一种,与“仄声”相对应。
古代音韵学将汉字分为平、上、去、入四个声调,平,就是平声,与上声、去声、入声相对应。
平声韵的主要特点是发声比较平和,同时又是古韵类中最大的一个组成部分。所以近体诗为了声韵和谐,一般押平声韵,大多数近体诗也遵守这个要求。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