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家华罗庚妻子?聪明在于勤奋下句是什
发布时间: 2023-07-19

本文目录

数学家华罗庚妻子

数学家华罗庚妻子是:吴筱之,江苏金坛人,出生于1910年,逝世于2003年。
吴筱之18岁那年,也就是1927年,经人说合,嫁给了同乡的同龄人华罗庚。
婚后共育有6个孩子,3男3女。三个儿子分别是华俊东、华陵、华光,三 个女儿分别是华顺、华苏与华蜜。

聪明在于勤奋下句是什么

“聪明在于勤奋”的下一句是“天才在于积累”。

“聪明在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这句话是由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所说。意思是一个人只有经过勤奋学习,刻苦努力,有了知识、经验等各方面的丰富积累,才能使自己变得更聪明更有才智,才能获得成功。

华罗庚是中国解析数论、矩阵几何学、典型群、自守函数论与多元复变函数论等多方面研究的创始人和开拓者,并被列为芝加哥科学技术博物馆中当今世界88位数学伟人之一。国际上以华氏命名的数学科研成果有“华氏定理”、“华氏不等式”、“华—王方法”等。

华罗庚名字的由来

华罗庚从小体弱多病,他的父亲听说把孩子放进箩筐可以“生根”易养活,所以起名叫箩根。后来将“箩”字上的竹字头去掉取了“罗”字,而“根”与庚谐音,改用了“庚”字,这就是华罗庚名字的由来。
华罗庚出生于江苏常州金坛区,祖籍江苏丹阳,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联邦德国巴伐利亚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研究员、原所长。
家世背景
华罗庚的父亲华瑞栋,开小杂货铺,母亲是一位贤惠的家庭妇女。华老祥40岁得子,给孩儿起名华罗庚。这“罗”者,即“箩”也,象征“家有余粮”,又合金坛俗话“箩里坐笆斗——笃定”的意思;“庚”与“根”音相谐,有“同庚百岁”的意味,也同时表示着“华家从此有根”的意思。
婚姻家庭
华罗庚的夫人吴筱元18岁嫁给华罗庚,婚后不到几个月,华罗庚染上了瘟疫,经悉心照料得以挽回性命,却落下左腿终身残疾。华罗庚在清华执教期间,为了照顾年迈多病的公公,吴筱元留在家乡,挑起家务担子。在以后的日子里,她不仅操持家务,还帮他抄写论文和书信,接待客人。几十年来,吴筱元在华罗庚的生活和事业上,起着重要的作用。
华罗庚和吴筱元有三个儿子:华俊东、华陵、华光;三个女儿:华顺、华苏与华蜜。
妙联趣事
1953年,中国科学院组织出国考察团,由科学家钱三强任团长,团员有华罗庚、张钰哲、赵九章、朱冼等许多人。途中闲暇无事,华罗庚题出上联一则:”三强韩、赵、魏,”求对下联。这里的“三强”说明是战国时期韩、赵、魏三个战国,却又隐语着代表团团长钱三强同志的名字,这就不仅要解决数字联的传统困难,而且要求在下联中嵌入另一位科学家的名字。隔了一会儿,华罗庚见大家还无下联,便将自己的下联揭出:“九章勾、股、弦。“《九章》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数学著作。可是,这里的“九章”又恰好是代表团另一位成员、大气物理学家赵九章的名字。华罗庚的妙对使满座为之倾倒。
1980年,华罗庚在苏州指导统筹法和优选法时写过以下对联:观棋不语非君子,互相帮助;落子有悔大丈夫,纠正错误。

相濡以沫的意思(华罗庚与妻子相濡以沫58年)

《庄子》上书:“ 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 以湿,相濡以沫。 ”意思是泉水干涸后,两条鱼儿被困在了这里,为了活下去,它们互相以口沫滋润对方,让对方活下去。如此感情,令人动容,时至今日,我们仍然用“相濡以沫”来形容无比恩爱的夫妻。

然而很多人却选择忽视了下一句,那便是“ 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其实有时候放弃执着,忘掉对方,也许会迎来更广阔的未来,华罗庚与妻子,便是最真实的写照。

华罗庚,1910年出生于江苏常州金坛区一普通人家,由于他出生时,父亲已经过了而立之年,故而对这个儿子无比看重,但“可惜”的是,华罗庚并不聪明,甚至有些“笨”,因为自打上学以来,他门门课都不咋地, 数学甚至多次挂科, 着实让老父亲失望。

那么问题来了,众所周知,华罗庚是我国伟大的数学家,小时候数学成绩咋会那么差呢?那他又是如何“逆袭”的呢?这还要从一位叫王维克的老师说起,他发现华罗庚虽然每次考试成绩很差,但解题的思路却是非常好的,他坚信,华罗庚是一块璞玉。

于是乎经常给华罗庚“开小灶”,有了老师的指点,华罗庚瞬间开了窍,成绩是一路突飞猛进,最后甚至以全班第2名的好成绩,从金坛中学毕业,可以说 没有王维克老师,就没有华罗庚的未来。

但可惜,好不容易开了窍的华罗庚,却没机会继续读书了——因为他家实在太穷了,15岁的华罗庚从此辍学,回家帮父亲打理杂货铺,但在杂货铺的几年里,他一直没有放弃学习数学, 他一边帮父亲算账,一边自学高中到大学所有数学课程 ,华罗庚在数学的天空中,自由翱翔。

5年后,他再次迎来了人生的春天——王维克老师当上了校长,他立马将爱徒华罗庚聘请为学校的会计兼数学教员,华罗庚兴奋极了,立马上任,和大家分享数学上的见识,并在《科学》杂志上发表了论文,一切都越来越好。

然而命运再次戏弄了他——不久之后, 华罗庚染上了伤寒病, 在床上躺了整整1年,最后还落下左腿终身残疾,走路都要靠拐杖,但所幸大家没有忘记他,清华大学数学系主任熊庆来看了他的论文后,惊为天人,待他痊愈,便将其聘请为清华大学数学系助理,来到这里,华罗庚再次扩展了自己的视野,并自学英语、德语、法语和日文, 在外国杂志上发表了3篇全英文论文。

1947年,华罗庚的《堆垒素数论》在全球各国出版,震撼世界,于是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向其发出邀请,再三思考后,华罗庚接受邀请,因为他想去国外进一步开拓视野,将来为国做贡献。

等到新中国成立,华罗庚便毅然放弃在美国的优厚待遇,返回中国,面对他人的不解,他是这样说的:“ 梁园虽好,非久居之乡,归去来兮。科学虽然没有国界,科学家却是有的。 ”返回中国后,他担任清华大学数学系主任,从此在中国发光发热,奉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而华罗庚之所以能走过那么多艰辛路,绝对离不开一个人的陪伴和支持,妻子吴筱元。

1927年,17岁的华罗庚娶了吴筱元,对方是一个温柔贤惠的女子,婚后为华罗庚生下了6个孩子,并把全家人照顾得非常好。当年华罗庚患病,几度面临死亡的危险,全靠妻子吴筱元的照顾和鼓励,他才挺了过来。

据悉,当年华罗庚因病,导致 生了褥疮,身上局部组织溃烂坏死 ,在当时落后的医疗条件下,这种情况足以夺走一个人的生命,当时的华罗庚也是危在旦夕,但吴筱元却不断为他擦身,为他熬药,为他找遍医生,并在他身旁鼓励他,有一次华罗庚昏迷,她甚至自己把他背到了医院,大家都不敢相信,眼前这个瘦弱的女人,有如此大的力量。

终于,在妻子的悉心照料下,华罗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