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新西兰政府用粤语向华人移民公开道歉
发布时间: 2023-07-11

昨晚,新西兰国会晚宴上,响起了用粤语发表的正式道歉。

这是为什么?

事情还要从19世纪讲起……

01

人头税:华人在新西兰的屈辱岁月

自1842年,一位名为黄鹤廷的广东船员乘船来到新西兰南岛的尼尔森起,华人的新西兰移民路正式开启。

(晚年的黄鹤廷和其后辈)

不过,和黄鹤廷最终成为富商、成功移民新西兰的经历不同,19世纪时,大多数中国人在新西兰的生活,只能用悲惨两字形容。

19世纪,新西兰的移民政策的目的,是为了创造一个“更加公平的南太平洋英国”, 因此,当华人被允许进入新西兰时,他们只能作为旅居者。如果华人劳动力不再被新西兰所需,又会被要求离开。

展开全文

第一批有组织的华人移民工人是在19世纪后期到达的,那时,数以千计的华人劳工从中国珠三角地区来到新西兰南岛奥塔哥的金矿中劳作。

在当时的雇主眼中,华人勤劳、无害,能吃苦,最重要的是,由于老婆孩子不在身边,他们不会在新西兰这片土地上有太多眷恋,最终愿意返回自己的家乡。

到19世纪70年代,奥塔哥金矿中已经有近3000名华人劳工,占总矿工数量的40%。得益于淘金热,奥塔哥成为当时新西兰最富裕的地区,首府但尼丁也得到极大发展。

(1870年的但尼丁)

那么,新西兰人又是怎么对待这些为新西兰建设做出巨大贡献的华人劳工呢?

抛开恶劣的生活环境不谈。

(相信很多去过箭镇的朋友都参观过当时华人淘金工的居住旧址)

“黄祸论”更是随着中国移民的不断增加开始冒头。一些人认为:贪婪的华人来到这里,是觊觎新西兰的宝藏。

最严重的时候,有个名叫Lionel Terry的白人蓄意杀害了一位名叫周锦容的华人,只为了宣扬“白人可以随意杀中国人”。

在被拘捕后,他甚至还在媒体上发表了一篇“自我独白”,得到了大力支持。

02

这些反华言行,还不仅仅局限在民间…

1871年,新西兰民间已经出现了要求限制华人移民的呼声,为此,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的排华法案,其中最臭名昭著的,就是人头税。

1881年,时任新西兰总理John Hall制定了专门针对华人的“人头税”:每个进入新西兰的华人必须缴纳10英镑。1896年,Richard Seddoon把这个数字提高到了100英镑。

当时的100英镑是什么概念?

相当于现在的23000美元,更是一个中国人在新西兰辛苦劳作10年的薪资。

此外,新西兰还有专门针对华人的“货物人口入境比”:如果想带华人入境新西兰,必须要带一定吨数的货物。一开始这个比例是10:1,即每带10吨货物入境只可携带一个华人。后来,这个比例被提高为200:1。

其他的排华措施还包括:

1907年所有来新西兰的华人都必须参加英语阅读测试

1908年起,禁止华人加入新西兰国籍,该禁令直到1951年才取消

从1908年起,需要暂时离开新西兰的华人都必须获得重新入境许可,并且许可证上必须要按手印

1920年起,中国移民必须获得允许才能进入新西兰,这严重限制了中国移民的数量

1926年起,华人不能获得永居

1936年前,华人没有资格获得养老金

(即使不是来新西兰赚钱的,也需要缴纳人头税)

除了这些,华人还遭受着另一种形式的歧视:1901年到1947年,新西兰警察可以随意进入华人的住所搜查。这个规定,只适用于华人。

03

变化出现在1939年…

由于人头税的高昂,那时,新西兰大部分华人无力为自己的妻子和孩子支付100磅的人头税。再加上没有团聚移民,来新西兰务工的华人不得不独自一人在异国他乡辛勤劳作。他们想着赚钱回家盖楼,而不是在这里安居。

但事情在1939年出现了变化。

那时,华人男子的妻子和孩子被允许以难民身份短期进入新西兰。

而有了老婆孩子在身旁,许多华人正式开始自己在新西兰的“安家立业”之路。

金矿枯竭后,许多华人转战零售业和种植业,经营良好,在二战期间甚至接收过新西兰政府的订单。 勤劳努力的华人靠着自己的双手,在新西兰低调地打拼出自己的生活。到了1960年代,新西兰人对华人的偏见渐渐地消退。

而1987年,新西兰时任工党政府推出了自由移民政策,更是推动了华人移民的急剧增。根据当时的移民政策,只要符合有关教育、职业、商业、年龄和财产资格的规定,任何人都可以获得居留签证。

自此,符合条件的华人大批进入新西兰,也带来了明显的人口改变。

04

2002年,时任新西兰总理用中文道歉

随着华人移民的不断增加,新西兰社会也开始越来越重视华人的地位。

在2002年2月13日,新西兰政府首次举行了华人春节庆祝招待会。在招待会上, 时任总理海伦克拉克 为新西兰政府曾经对华人推行的歧视性政策正式道歉。

这份正式道歉是用英语和普通话双语发表的。

海伦克拉克表示:“我想今天宣布,政府已经决定正式向被不公正法律要求支付人头税、和受到其它歧视的华人和他们的后代道歉。我们认识到人头税给华人带来的巨大困难和其它使华人家庭分裂的歧视性政策。”

她表示,当时新西兰政府的做法是不能接受的。华人为新西兰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所作出了巨大贡献。

当时,海伦克拉克还宣布:政府将拨款500万纽币,成立Chinese Poll Tax Heritage Trust(华人人头税遗产基金会),以资助对新西兰华人历史的研究、保护华人的文化和语言、提高民众对少数族裔多元化的认识等。

05

2023年:用普通话道歉还不够…

昨天,在新西兰国会大厦Beehive举行了中国新年的庆祝仪式,在该仪式上,新西兰政府对曾推行过的“人头税”政策,做出了进一步的道歉——重新用粤语宣读了2002年的道歉文。

之所以用粤语重新宣读,是因为2002年的道歉是用英语和普通话表达的——而对于早期华人移民来说,他们并不会讲普通话。

新西兰多元化、包容性和民族社区部长 Priyanca Radhakrishnan表示在仪式上表示:

“我知道,2002年时,我们以英语和普通话发表的正式道歉受到了新西兰华人社区的欢迎,但我们了解到,许多受人头税影响的华人移民及其后代的主要语言是粤语。”

许多来自新西兰粤语社区的人,也都主张新西兰用粤语进行道歉。

“今天,我们就要这样做,我们把2002年的道歉正式使用粤语发表,来表达对那些遭受人头税侮辱的人和他们的语言的珍视和纪念。”

华人社区长老Esther Fung代表新西兰华人协会表示,她对政府能够正式用粤语道歉感到宽慰。

“这是对那些支付人头税的人的正确认可。如果他们还活着,他们会明白这些话,从而能够接受道歉。值得注意的是,道歉的范围包括了这些人的后代和其他歧视性法规。这对我们今天和未来都意义重大。”

Fung表示说,2002 年时,许多支付人头税的华人后代无法理解道歉的普通话翻译,令人遗憾的是,其中许多人已经去世。

“今天听到粤语版本,真是一剂良药。”

从第一位华人移民登陆新西兰至今,距今已经有超过180年历史。在这180余年的发展中,华人已经成为新西兰社会越来越无法忽视的一部分。

根据新西兰最新人口普查的数据,截至2018年,新西兰华人数量已增长至近25万人,约占新西兰总人口的5%。

2023年对于新西兰或许是个“大年”,无论是3月7日的人口普查,还是10月的大选,相信华人依旧会在新西兰社会中扮演重要地位。

回头再看华人在新西兰的安家史,你会发现一切得来不易,也应倍感珍惜。

及时接收更多信息推送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