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明灯为什么会飞?你真的知道吗?教你自己制作一个孔明灯
发布时间: 2023-07-06

本文为作者原创,未经许可,不得转载。作者:清雨说科技

大家好,今天要给大家介绍一个科技发明及其制作,这个科技发明就是孔明灯,为什么叫它孔明灯呢?想必大家都知道,我就不解说了,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孔明灯吧!

孔明灯又叫天灯,俗称许愿灯,又称祈天灯。是一种古老的中国手工艺品,在古代多做军事用途。现代人放孔明灯多作为祈福 之用。男女老少亲手写下祝福的心愿,象征丰收成功,幸福年年。一般在元宵节,中秋节等重大节日施放。

关于孔明灯的来源有两种:1相传五代时,有一名叫莘七娘的女子,随丈夫在福建打仗时,她曾用竹篾扎成方架,糊上纸,做成大灯,底盘上放置燃烧着的松脂,灯就靠热空气飞上天空,用作军事联络信号。这种松脂灯,在四川称孔明灯。这种灯笼的外形像诸葛亮 戴的帽子,因而得名。2、另一种说法是相传是由三国时的诸葛亮所发明。当年,诸葛亮被围困于平阳,无法派兵出城求救。孔明算准风向,制成会飘浮的纸灯笼,系上求救的讯息,其后果然脱险,于是后世就称这种灯笼为孔明灯。

话不多说我们来看看孔明灯的运行原理吧!

原理:1、放手后的孔明灯在竖直方向受到重力G与浮力F浮两个力的作用。

假设G孔明灯可以无限小。

在没有点燃孔明灯时,  孔明灯内气体=  空气,F浮=G排=m排g=  空气V排g=  空气gV孔明灯,

G总=G孔明灯+G孔明灯内气体=G孔明灯+m孔明灯内气体g=G孔明灯+  孔明灯内气体V孔明灯g

=G孔明灯+  空气Vg孔明灯   空气gV孔明灯=F浮(忽略孔明灯壁厚度),即G总  F浮,

 2、孔明灯下沉,不上浮。

在点燃孔明灯后,t孔明灯内气体  t外部空气,根据热胀冷缩原理,孔明灯内气体膨胀,V孔明灯一定,孔明灯内气体一部分流出孔明灯,导致m孔明灯内气体减少,导致  孔明灯内气体=   下降,

使  孔明灯内气体   空气,F浮=G排=m排g=  空气V排g=  空气gV孔明灯,

G总=G孔明灯+G孔明灯内气体=G孔明灯+m孔明灯内气体g=G孔明灯+  孔明灯内气体V孔明灯g

  空气V孔明灯g=F浮(忽略孔明灯壁厚度),即G总  F浮,

3、 孔明灯上浮。

综上,只要孔明灯所受重力足够小(即孔明灯所包含物质足够少),在点燃孔明灯的燃料后,孔明灯可以利用浮力与重力的差升空。

简单的说,在忽略孔明灯体积变化的情况下,孔明灯受到的浮力大小并不变化,加热灯内空气,使灯内空气密度减小,从而使灯内气体重力减小,使得灯的总重力小于所受的浮力,于是孔明灯就会上升。

制作:

一、首先准备好材料

做孔明灯的材料包括:拷贝纸、裁纸刀、剪刀、尖嘴钳、棉线、工业酒精、胶、电线、棉花、竹条。

二、做孔明灯的步骤

1、裁竹子:利用小刀把竹条削成小于三毫米厚薄,然后,把竹条弯成一个圈,用棉线或502胶固定。竹子有弹性,竹圈可能会不圆,可以用小火烤一烤,使竹圈固定成圆形。

2、扭铜丝:用尖嘴钳把废电线外面的绝缘层去掉就可以得到细铜丝。不过,铜丝不能太细,否则容易烧断,可以用3根铜丝拧在一起避免这个问题。

3、粘纸片:用薄纸剪成如图所示规格的纸片,将第一张纸片的一边与第二张的一边粘在一起,再将第三张,第四张,知道粘完。

4、固定外形:把上面圆空口糊住,待干后,把气球吹胀,找一条薄而窄的竹条,弯成与下面洞口一样大小的竹圈,在竹圈内交叉两根互相垂直的细铁丝,并系牢在在竹圈上,再把竹圈粘牢在下面洞的纸边上,糊成的气球不能漏气

5、尝试放飞:把铜丝绑在竹圈两端,再把做好的灯罩粘在竹圈上。在铜丝上绑上棉花,浸上酒精,点燃后就可以放飞了。

同时注意:孔明灯必须要在无风的天气和空旷的场地上放飞,否则不但不能飞上天,而且可能会引起火灾。放飞时,需要2-3人的共同协力,强烈要求有成年人陪同。另外,可以在孔明灯底部拴上线,这样既可以重复放飞,又能控制起飞高度和范围,避免引起火灾。

小伙伴,你们懂了吗?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