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心换头,都治不了狼心狗肺,《陆判》撕开了最真实的人性之
发布时间: 2023-07-17

大家好,因为上期做了《新聊斋志异·画皮》,发现大家还挺喜欢的。

于是阿犬我决定,把这个系列的6集都给大家拿出来解读一下。

一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一方面也重温一下剧情。

今天准备给大家讲的是这部剧的第一个故事——《陆判》。

这个故事对原著的改动比较大,编剧编得也没有《画皮》那个单元成功,但还是值得一看的。

主要演员有黄晓明、王禄江、胡可、李立群。

说个题外话,现在这部剧在某酷上独播,但剧情被删减得非常严重。

就《陆判》这个故事,阿犬粗略估计,被删减了至少有40分钟。

很多经典的片段不翼而飞,甚至导致了情节上的割裂,所以不太推荐在上面观看。

但各位放心,在这篇文章里,阿犬会结合资料和回忆,尽力将被删减的剧情一一还原,力求讲解好整个故事。

01故事的开头,在一个刑场。

刑场上,几名披发戴枷的犯人正在等候斩首。

围观的人群骚动不止,这时不远处突然走来两个年轻人,这两个人是故事的男主白扬(黄晓明扮)和他的表叔。

白扬指着端坐在监斩位置的官员破口大骂。

因为这些人收了贿赂,蒙了良心,要杀他的父亲。

他的父亲,就是等着被斩的几名犯人中的一个,名叫白永成,是个郎中。

剧里说,他被奸人所骗,卖假药误害了人,含冤获罪。

白扬深知父亲的冤屈,他拼尽全力想为父亲讨回公道,奈何状子却被驳了回来。

收受了贿赂的官员,自然不愿意出手帮他这样一个平头百姓雪耻。

于是,走投无路的白扬,只能以这样的方式表达抗议。

然而,终归是徒劳的。

白永成

随着监斩一声令下,白永成人头落地。

白扬抱着父亲的尸首痛哭不止,天空也在此刻下起倾盆大雨。

这时,有两个人也在人群里围观着这一场行刑。

这两个人是朱尔旦(王祿江扮)和他的妻子丑妹。

(朱妻名字叫“柯少容”,因为剧作里设定是奇丑无比,所以我称之为“丑妹”便于大家阅读。这个角色的扮演者是港星梅小惠,所以各位仔细看会发现她的表演带有浓郁的“TVB味”,跟其他演员略微有点不和谐)

剧作的设定不太尊重原著,因为在《陆判》的原著里,朱尔旦才是毫无疑问的第一男主。

这个改编不仅取缔了原著里朱尔旦的男主地位,还把他写成了一个反派。

改动的幅度有点大。

但和原著相似的是,朱尔旦在刚出场的时候,也是一个铁憨憨的人设。

他爹考他诗文,他连字数都数不清楚,气得老头子捶胸顿足,骂他是个十足的草包。

这很符合《陆判》原著里对朱尔旦“性豪放,然素钝”的描述。

那这么笨怎么办呢?

得学。

于是家人商量之下,准备让朱尔旦进入当地的“状元文社”(就类似于我们现在的“名师补习班”)学习,因为那里有个颇负盛名的洪秀才。

结果开学第一天,洪秀才要考朱尔旦诗文,他出了个上联:“一行鸿雁天边过”,让朱尔旦对下联。

朱尔旦手脚并用,灵光一闪,脱口就是一句:“两只烧鹅炉边挂”。

霎时哄堂大笑,同学们人人都意识到班里来了个傻蛋,个个开始揶揄他。

老师听完后也是一脸的无奈,只好叫朱尔旦坐下。

见到此番情景,憨憨的朱尔旦眼中带泪嘴角下弯,俨然一个做错事的孩子,让人十分同情。

朱尔旦

另一头,父亲死后,一心想着给父亲伸冤又不善经营的白扬,药铺生意做得非常差。

无奈之下,他也来到状元文社,寻求一份教员的工作。

恰巧,他看到了洪秀才一篇叫《学古》的文章。

白扬非常犀利准确地指出了洪秀才文章的缺陷,洪秀才虽然不悦却也勉强认可。

不久后,白扬就得到了这份工作。

这个片段,我揣测,编剧是把《聊斋》作者蒲松龄的生平揉进了白扬这个角色里。

当年蒲松龄科举屡屡落第,家贫如洗的时候,就是靠着给私塾教书来供应一家的开销。

所以这个情节,曾真实发生在蒲松龄身上。

当然,这个只是阿犬我一厢情愿的揣测。

02人间斩首结束,地府这边就热闹了。

四大判官开始给这些被斩首的犯人定罪。

在这里,故事的另一个主要角色——陆判(李立群扮)正式登场。

陆判

在不同的版本里,他似乎有不同的叫法,现在能看的这一版陆判被叫做“陆元君”。

在这里,我还是依原著,称之为“陆判”。

因为“元君”这个称呼不太对,元君是指代古代有德的帝王,称呼陆判为“元君”,是把他等同于地府的十殿殿主。

但陆判不是十殿的殿主,他只是一个判官,类似秘书的角色。

所以称呼“元君”并不恰当,还是陆判比较贴切。

陆判归位后,很快,犯人们的罪行就判定完毕。

该被磨的被磨,该被锯的被锯,该下油锅的下油锅。

每个人各承其罪,各受其罚。

(这个片段现在已经被删除)

但定完白扬父亲白永成的罪状后,陆判和另一位判官司徒判却起了争执。

陆判认为,白永成是一个草包,不够聪明、没有知识所以才上了别人的当,如果让他聪明一点,他就不会上当造孽;

可司徒判却不以为然,他认为如果白永成有了知识,变得聪明,那他只会更恶更坏,换句话说“还好他是个草包”。

两人各执一词,争论不休。

双方都有道理,谁也不让谁。

这鬼神吵架和凡人不同,凡人一来二去吵几句就完事儿了,神仙一吵,那动辄就是几百上千年。

为了避免争论,陆判提出了一个方案,那就是“打赌”。

他们准备打一个赌,就是让一个人由愚笨变聪明,看看他到底是开始作恶,还是从此变成大好人。

如果变成大好人,那么陆判赢;作恶,则是司徒赢。

司徒判

这个时候,选择这个用来打赌的人就变得非常困难。

他得够愚蠢,还得够干净,不能太善良或者太邪恶。

最后,这只小白鼠敲定了,就是朱尔旦。

为什么选择朱尔旦呢?

按照陆判的话来说,朱尔旦是“优劣共治一炉,好坏各参一半”,不善不恶,所以他很合适。

这个当然只是明面上的说法,陆判选择朱尔旦更重要的原因,是因为朱尔旦和他有一段渊源。

这渊源还得从那状元学社说起。

有一天,状元学社一帮学生在吹牛,比赛谁胆大。

有人说敢一个人过乱葬岗,有人说敢在骷髅山过夜,谁也不让谁。

(所以各位看看,争强好胜是人神共通的)

这时候,朱尔旦来了,他说自己曾经半夜在十王殿里抱扶过陆判的神像。

当然,没人信他。

一个同学甚至说:“你要是把陆判的像抱回来,我就把头给你当凳子坐。”

事实证明,乱立flag真是个坏习惯。

因为那天晚上——

是的,朱尔旦真的把陆判背了回来,直接把同学们吓得四散而逃。

这群怂包,吹牛的时候一个赛一个,遇到真格的跑得比谁都快。

同学们走后,朱尔旦虽然洋洋得意,但把这么一个鬼神雕塑搁在自己房间里头,他心里也瘆得慌。

不过即使如此,他还是倒了一杯酒,要兑现自己的承诺。(在搬运神像前,他跟陆判说到家后,用三杯酒赔罪)

就在这时,只见一道红光闪现。

陆判竟然直接从塑像里走了出来。

他向朱尔旦表明身份,又喝了酒,还聊了聊理想。

得知朱尔旦想考取功名,想让父亲与妻子过上好日子,陆判心里就有底了。

依托着这个交情,最终选定朱尔旦作打赌的“小白鼠”。

剧里这个鬼神“打赌”的设定,阿犬觉得安排得非常好。

因为在原著里,陆判对朱尔旦的帮助完全是没有理由的意气相帮。

这是蒲松龄的理想主义,屡屡落第的他,渴求有一个暖心的鬼神来帮自己开挂。

但一个人没有理由地对另一个人好,这是不切实际不合逻辑的。

而加上“打赌”这个设定后,整个剧情在逻辑上就站得住脚了。

其实,鬼神哪里会帮助人,只不过游戏世人罢了。

那么,现在小白鼠有了,能使人变聪明的慧心又要到哪里去寻找呢?

别急,很快就送上门来了。

03一天,状元学社里的同学们起了场争论。

争论的源头是一篇叫《过河》的文章。

文章说有三个人要从桥上过河,一个是官吏,一个是秀才,一个是农民。

农民说,民为邦本,应该让他先过;

秀才说,按照“士农工商”的顺序,士排在第一,应该让他这个读书人先过;

官吏则说“士以吏为师”,故而应该让他当官的先过。

三方争执不下,同学们也看得一头雾水,于是他们求教于社长洪秀才。

洪秀才想都不想就说得让官吏先过,因为“士以吏为师”,尊师重道是传统,所以农民和秀才都得为官吏让路。

听到这里,同为教员的白扬却摇起了头。

他提出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