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陈纳德将军生平?马汉生平简介是怎样
发布时间: 2023-07-06

美国,陈纳德将军生平

克莱尔·李·陈纳德(ClaireLeeChennault),美国空军中将,抗战时期美国援华空军飞虎队队长。1893年9月6日生于美国得克萨斯州康麦斯,1911年,在路易斯安那州州立师范学院毕业,担任乡间教师。1919年从飞行学校毕业,1923年,被派往夏威夷,负责指挥第19战斗机中队。在那里陈纳德编写了《战斗机飞行技巧手册》。1936年1月,中国空军毛邦初上校邀请他到杭州笕桥的中央航空学校担任飞行教官,1936年6月3日,宋美龄任命他为中国空军顾问,帮助建立中国空军。在洛阳考察航空学校时,卢沟桥事变发生,抗日战争爆发,他当即表示:“如有需要,愿意尽力为中国服务。”后赴南昌,被指派指导该地战斗机队的最后作战训练。陈纳德先后参加了淞沪会战、南京保卫战和武汉会战,与中国和苏联空军司令官共同指挥战斗。他还在湖南芷江组建了航空学校,后来又到昆明航校任飞行教官室主任,负责给高级班授课。1941年8月1日,中国空军美国航空志愿队成立,陈纳德担任上校队长。1942年7月4日,美国航空志愿队转变为美国驻华空军特遣队,陈纳德担任准将司令。1943年3月10日,美国驻华空军特遣队转变为美国陆军第14航空队,陈纳德担任少将司令。同年7月25日陈纳德应聘中国空军参谋长。1943年10月中美空军混合联队组成并投入战斗,陈纳德任指挥。陈纳德于1945年8月8日离开中国,他在中国生活了8年2个月零8天,与八年抗战结下不解之缘。1958年7月18日,艾森豪威尔总统和美国会批准晋升陈纳德为中将。1958年7月27日,陈纳德逝世。美国国防部以最隆重的军礼将其安葬于华盛顿阿灵顿军人公墓。他的墓碑正面是英文墓志铭,镌刻着他所获得的各种奖章;背面是用中文写的“陈纳德将军之墓”,这是阿灵顿公墓中唯一的中文文字。克莱尔·李·陈纳德-童年生活崇尚大自然的陶冶是陈纳德童年生活的最大特征。他的别出心裁、好强、果敢、冒险的性格正是密西西比河畔的荒漠环境陶冶而成的。斯托威尔是一位称职的父亲,他顺应孩子们的天性,放任他们到路易斯安那州高大阴森的树丛中玩耍,让他们从小养成不怕狼、熊、鹿等野兽和勇于战胜险恶环境的坚强性格。陈纳德的继母更是常常和他一道出去骑马、旅行或到郊外野餐,而且鼓励他去过自己所酷爱的生活,“应当在同龄儿童之中做他们学问上的领袖”。陈纳德自幼喜爱打猎和钓鱼,常常消失在路易斯安那州的橡树林和苔藓丛生的沼泽地中,一去就是几天。他靠吃野果子和自己打的猎物为生,睡在自己用苔藓和树枝做的床上,住在自己搭的小破屋里。小的时候,曾用笼子捕捉红颜色和黑颜色的鸟,设陷阱捕捉貂和黄鼠狼,稍大一些就使用来福枪整日在丛林中追杀野鹿、山鸡及其他动物。垂钓也是他的嗜好。邓萨斯河流经陈纳德家不远的地方,他常常在河边垂钓,一坐就是几个小时。这种无拘无束的野外生活给予陈纳德性格以多方面的影响。首先,游荡的猎人生活锻炼了他强健的体魄,而且头脑反应敏捷,身体协调性好。他从他祖父的黑人老仆那里学会了用头、用脚、用拳打架的技艺,使得他在周围的小伙伴中昂首挺胸,出人头地。晚年,陈纳德回忆说:“我年轻的时候就思虑过人,精力充沛,对任何问题都能当机立断而见诸行动”,“假如我全权主理一桩事情的话,其结果常是十分圆满的。”户外独居的生活也培植了他坚韧不拔的奋斗精神。他总是不愿意承认:“这是不可能办到的。”在他热爱并感到逍遥自在的森林野外生活中,不容他承认有“不可能办到的事”。在为生存而进行的拼搏中,你要么成功,要么就不能活着走出森林。少年陈纳德从自己充满刺激的生活中逐步懂得,任何东西都不可能坐等人家用银盘托着送上。如果他需要一样东西,不是挣钱去买,就是用自己双手制造。大自然的熏陶还给他带来了充满自信、逞强好胜的性格。他不愿听从大孩子们指手画脚的教导,宁可自行其是,自得其乐,或在小孩子中称大王,就是在他所喜爱的体育活动中也是如此,进足球队要当中锋,在垒球队就得是出色的投手。成年后,他说当时为了要处处显得高人一筹,于是便要“跑得快,跳得高,游得远,潜得深,钓鱼要大的,射猎要比别人准确,看书要比别的孩子多,在田里工作最卖力,在学校里每门功课名列前茅”,“无论做什么事,我总要独占鳌头”。陈纳德在少年时代形成的这些性格特点,在他后来的军人生涯中发生了两方面的影响。一方面,使陈纳德力排众议,独树一帜,建立了他的空战理论体系,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空战实践中得到了应验,使得他在中国战场上,叱咤风云,威震长空,成为世界最优秀的空军将领之一;另一方面,也使得陈纳德无论处在什么岗位,总是与他的上司经常顶牛,导致他在仕途上屡屡遭挫,历尽波折。克莱尔·李·陈纳德-学生时代少年陈纳德所处的时代,正值美国出现教育复兴大潮,这使家处穷乡僻壤的陈纳德也大受其益。陈纳德在适龄的时候便进入了离他家数里地之外的小学。他每天过河越沟,穿越丛林,前去读书。学习成绩优异,为此常常受到父亲的奖励。陈纳德最喜爱的课程是历史,尤其喜爱读历史上伟人的传记。他很快读完了祖父书橱中所有的历史书籍。他最敬佩的历史人物有两类:一类是像成吉思汗、拿破仑、罗伯特?李那样的军事领袖,他深深地迷恋他们的军事业绩,并像许多爱想象的小孩一样,梦想着自己有朝一日也成为一个军事统帅,因而关于历史上的许多著名战役的叙述比小说更能吸引他。另一类是富有冒险精神的拓荒者。这些人中,他最佩服丹尼尔?布恩。布恩是西部拓荒的先驱者。他开辟的道路为以后络绎不绝的西进大军提供了方便。但当陈纳德读到布恩的故事时,已经是20世纪初了,美国西部疆域已延伸到太平洋岸边,有待征服的荒地已不复存在,为此少年陈纳德常常后悔自己晚生了一个世纪,但布恩的冒险精神仍被陈纳德视为值得效法的榜样。《圣经》也是陈纳德百读不厌的书籍。11岁他受洗礼成为浸礼会教徒。陈纳德入教后,成为一位虔诚的基督教徒。在中国参加对日作战中,他总是为战友出征祈祷,并祝福他们战胜日本侵略者,平安归来。除此以外,陈纳德还喜欢数学和地理。13岁时,陈纳德完成了中学的课程,但由于年龄的限制,他还无法进入大学。1908年,陈纳德和他的弟弟比尔一起来到巴图鲁克,进入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学习。由于中小学所受教育的限制,陈纳德与大多数从农村来的孩子一样,只能主修农科,但他并不想以务农为终生职业,他的理想是成为一名威武的军人,像他所崇拜的罗伯特?李那样,去战场上大显身手。入学后不久,他就报名投考西点军校和海军学院。第二年暑假,他经过近2000公里的长途旅行,来到大西洋沿岸马里兰州的安纳波利斯,参加海军学院的入学考试。安纳波利斯海军学院是美国海军将领的摇篮,正如陆军将领大都从西点军校毕业一样,海军将领大都从这里登上战舰。陈纳德怀着在大海上巡航做海军上将的热情走进考场。但两天后,当得知录取的考生必须过两年纪律严明的校园生活,然后才能上舰受训时,他面对着军校灰色的高墙不觉望而生畏了。这个在路易斯安那州丛林和沼泽地中野惯了的孩子无法忍受军营的刻板生活。于是,在最后一场考试中交了白卷,放弃了考入军校的机会。这样,陈纳德只能继续在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学习。3年后,陈纳德的父亲和叔叔考虑他毕业后的就业选择,要他选修师范课程。于是,在大学的最后一年,陈纳德转入了该大学的师范学院,完成了他的大学学业。在大学学习期间,陈纳德虽然学习成绩优良,但平时的表现却近乎放纵,为了寻找机会打猎和垂钓,甚至不惜破坏学校纪律,以至多次遭到开除的处分。多少年后,陈纳德回忆他的逃学经历说:“我急于到河上赶捕鱼的季节,每年总是千方百计地在大考结束,得到学分之后,找点错事干,使学校记过,把我开除,以求早一星期离校。”但秋季开学时,校方往往念其成绩优良,又碍于他叔叔——当时路易斯安那州著名教授纳尔逊的情面,让他重新入学。陈纳德自信、倔强、坚韧不拔的性格在大学期间也有突出的表现。入学后不久的一天,一批惯于恶作剧的高年级学生试图耍弄陈纳德。他们要他在宿舍大楼门口站岗,任务是禁止无通行证者通过,并不得擅离岗位。然后,他们又故意从楼上的窗口将冷水倾倒在陈纳德头上,以此取乐。被激怒的陈纳德决心报复,当开饭铃声响起时,他拦住这些高年级学生,以没有通行证为由禁止他们去饭厅。双方僵持的结果使高年级学生只得另派人替换这个浑身湿透、但意志坚强的新生。自此之后,他们对于来自农村的陈纳德再也不敢轻视了。他的老师回忆:一次,当密西西比战舰的水兵们向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学生挑战时,陈纳德挺身而出,与全美中量级拳击冠军交手,尽管被打得鼻破脸肿,身上出血,但还是坚持打了10个回合,被同学们视为了不起的举动。日后,当陈纳德在中国出名后,他的母校一直在报道着飞虎队的赫赫战绩,并为有这样一位校友而感到自豪。克莱尔·李·陈纳德-投身从军陈纳德1890年9月出生于美国得克萨斯州,1917年8月考入印第安纳州本杰明士官学校。在学校学习飞行时,他便以热心好学、肯于钻研而著称。通过严格的训练,他很快就熟练地掌握了各种飞行技术。不仅如此,他还不断地学习别人的先进经验,汲取别人失败的教训。这种痴迷不倦的学习劲头使他的飞行技术日益精湛。他也因此受到教官们好评。然而陈纳德面对种种赞誉并不感到满足,因为效命疆场,成为一名将军,才是他怀志投军的真正梦想。1917年,当陈纳德刚刚步入军校时,欧战正酣。能够早日为国效劳成为陈纳德刻苦学习的最大动力。在学到飞行技术后,他迫切要求参战。1918年秋,陈纳德被派到纽约长岛,作为第46战斗机联队的副官,准备从这里乘船开赴法国,参加欧战。其实,欧洲这时的局势已十分明朗,德奥同盟已趋瓦解。不久德国投降。陈纳德所在队伍的船刚刚行至一半,便奉命全部停驶,并立即沿原路返回。陈纳德对此深感遗憾:当英雄的美梦化作了泡影。克莱尔·李·陈纳德-被迫退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