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龙岩被改名的原因是什么?为何唐朝在帮助新罗统朝鲜半岛后,没有建立起对朝鲜地区的直接统
发布时间: 2023-07-18

本文目录

历史上龙岩被改名的原因是什么

龙岩县,介于闽南与客家之间,虽然属于闽南文化,但深受客家的影响,算是闽客交融的一大代表。

龙岩县,最早源于三国时建立的苦草镇,时隶属于东安县(今泉州南安丰州);西晋时,分晋安县(今泉州南安丰州)西南区域设立新罗县(今上杭县),苦草镇改隶新罗;南朝梁,再分梁安县(今泉州南安丰州)西南设龙溪县,苦草镇由新罗县改属龙溪;隋代时,新罗县被废并入龙溪县。

至唐开元二十四年,因唐朝廷开疆福建,除了漳州、泉州的设立外,在闽西也新设了汀州,并因此在府治位置的长汀村设置长汀县。

大概是州府新设,需要更多的属县,于是在长汀与龙溪两县之间再设一新县,地址选在当时当地最为繁荣的苦草镇,县名沿用之前被废弃的新罗县,也有部分记载写作“杂罗县”或“什罗县”,不过主流一般认定为“新罗县”。

《太平寰宇记》曾有这般记载:“开元末,新罗令孙奉先,昼假寐于厅事,见神曰:‘吾新罗山之神,从府主,求一牛食’。”《汀州府志》加注到:“按此则新罗乃山名,当在长汀之西,晋唐因之以名县,非今之龙岩城,即古之新罗城也。”

显然,新罗县的名讳来自长汀的前身,或者说是汀州的前身,其县治原位于上杭,后改至长汀。而苦草镇也因陈元光的开漳与平蛮,得到快速的发展,中原人士倍增,一时风采无限,大有中原遗风。

(龙崆洞图片引自百度百科)

改隶汀州的新罗县(龙岩),成立不久,当地中原人先后在龙岩发现了两处疑似大量龙形存在的大型溶洞,并因此命名为“龙岩洞”和“龙崆洞”,而这一现象被当地文人当做是一种奇瑞,并以献瑞的形式上报朝廷,而顺带之下,奏请朝廷更改县名,这种好事情,朝廷自然不会不答应,于是顺势以最理想的“龙岩”名之。

从而,龙岩县诞生。

当然,龙岩的得名如果只是因为这么一个龙岩洞,那或许有些孤证,不管是巧合还是特意为之,在龙岩附近,同处于北溪流域的县乡镇中,似乎都有“龙”的痕迹。

除了龙岩县和下属的九龙乡(今漳平县)外,其下游还有龙溪县,以其龙溪下辖的九龙潭、九龙江、九龙岭等,这都是一脉相承的。

以至于没过多久,因为龙的缘故,以及同处九龙江流域,龙岩县由汀州改属漳州,这大概也是龙岩的前世今身应该达成的一个结局吧。

(龙岩洞图片引自丘山墨客博客)

...................................

文/圭海四记

为何唐朝在帮助新罗统朝鲜半岛后,没有建立起对朝鲜地区的直接统治

谢邀。原因其实很简单,唐朝对这片土地没兴趣,而且在和新罗的战争之中,唐朝大军也无法将其击败,可见新罗的实力并不弱,如果唐朝想要强行建立统治,那么损失的就太多了。

众所周知,中国自古就是礼仪之邦,虽然在东亚地区实力强大,但对藩属国却总是仁义相待,从不恃强凌弱。照理说,这些藩属邻邦对于古代中国应当是“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然而却有这么这一个小国,曾接受了中原王朝的鼎力相助,最后非但没有报恩,甚至还反咬一口。

▲隋朝时的高句丽、百济、新罗

这个忘恩负义的小国就是新罗。在历史上,朝鲜半岛也存在着一个特别的“三国时期”,新罗位于东南方向。由于新罗当时十分弱小,压根没有办法和百济和高句丽相抗衡,时常被另外两个国家轮番攻打,国土被渐渐蚕食,时刻面临着要被灭国的困境。更要命的是,为了分一杯羹,大洋彼岸的日本菊花王朝也准备支持百济来对付新罗。对于这时的新罗而言,灭国似乎已经是注定的结局,只不过是时间早晚罢了。

▲高句丽王城遗址

在这危难关头,新罗果断向大唐王朝求助。唐朝秉承大国风范,毫不犹豫地就伸出援手,派遣将领刘仁轨带军驰援。此时,日本部队已抵达百济并与之整合,汇聚了六万大军,企图“毕其功于一役”。刘仁轨带领着七千唐军精锐,在白江口跟日军交战。谁也没想到,刘仁轨靠着这七千兵力,就把两国联军几乎打的全军覆没。日本眼看军事实力完全不对等,只能悻悻然退出朝鲜半岛。

▲白江口之战所在位置

大唐乘胜追击,帮助新罗彻底消灭了百济,然后在百济故地内设立了熊津都督府,将其正式划入大唐版图。此后,大唐面对新罗的另一宿敌、盘踞东北及朝鲜半大的强大政权高句丽,进行了长达七年的战争,最终也将其消灭并纳入大唐版图之中。当然,新罗在这一过程中也没闲着,趁机吞并了百济和高句丽的大量城池,国力有了大幅提升。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大唐不仅救了新罗一命,还帮其扩张地盘,给新罗带来许多好处。

▲唐高宗李治剧照

可是新罗在完成扩张后,野心却日渐膨胀,觊觎起了大唐王朝在朝鲜半岛的土地。最终,新罗不顾旧日恩情,直接跟大唐翻脸。咸亨元年(公元670年),新罗文武王公然向大唐开战,大举进兵。这场战争一打就是七年,双方互有胜负,尽管新罗长期处于劣势,但是大唐短期内也无力将其直接消灭。长期的军备投入,让新罗国力亏空、日渐不支,最后新罗为避免灭国,向大唐派遣使者,试图道歉和解。

▲唐朝晚期新罗势力范围

唐高宗李治最终接受了新罗的道歉,但要求新罗对大唐称臣纳贡。为了让新罗心甘情愿地称臣,唐高宗最终将朝鲜半岛大同江以南的所有土地都赐给了新罗。对于新罗而言,这可谓是一份意外大礼,输了战争却还赢了土地,于是就顺理成章地成了中原王朝的藩属国。然而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新罗还是保持了它的小人品行,时常趁中原内乱之际扩张自己的势力范围,数百年下来,竟然从大同江扩张到了鸭绿江,令人唏嘘感慨不已。

参考文献:

《旧唐书》

福建龙岩的历史是什么

龙岩市,福建省辖地级市。位于福建西部,地处闽粤赣三省交界。

晋太康三年置新罗县,属晋安郡。唐开元二十四年置汀州,领原新罗地区分置的长汀、黄连、什罗3县。

1950年,改称龙岩专区。1970年,改称龙岩地区。1981年,撤销龙岩县,设省辖县级龙岩市。

1997年5月,地级龙岩市成立。 龙岩因境内一喀斯特溶洞而得名,是中国唯一一个以“龙”字命名的地级市。是中国革命老区和中央苏区的组成部分,曾经是远古时代“古闽人”的天堂,是“闽越人”的祖地和“南海国”的 国都所在地及其中心区域。

著名景点有:古田会议旧址、客家土楼、龙崆洞、冠豸山、梅花山等。 2018年11月,龙岩入选“2018中国地级小康城市100强”,排第64名。

高句丽一直欺压韩国的祖先,现代韩国人为何却要认高句丽为祖宗

对于韩国人来说,爸爸打儿子不算是欺负,最多只能算是教育。韩国人认为高句丽,就是他们的祖先,既然都是亲戚,就不存在所谓的欺压。事实上他们可能根本就没有关系。也就是为了自己有一个比较高大上的历史事实。

新罗女性在唐朝究竟是怎样的存在

新罗国在公元503年建立,935年归附高丽。新罗国在朝鲜半岛,从建国开始,北有高句丽、西有百济,饱受二国欺凌。但新罗国王头脑灵活,思维敏捷。他发现一个更为强大的国家即唐朝正在崛起。当时唐太宗把唐高祖制定的尊祖崇道国策进一步发扬光大,运用道家思想治国。使得人民得以休养生息,有力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

结果,唐朝呈现了安定的局面。趁此机会,太宗大力平定外患,尊重边族风俗,稳固边疆,最终取得了天下大治的理想局面。大唐迅速崛起之后,新罗就处心积虑地与之交好,借用唐朝的力量灭了百济和高句丽。

新罗女性在唐朝是以新罗婢的形式存在的。新罗婢,顾名思义,是新罗国的女性来大唐,在名门望族,王侯将相府第充当婢女。因为新罗很早就和唐朝建交,由于大唐是繁荣昌盛的国家,所以进行经济与文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