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是啥人生滋味
发布时间: 2023-07-17

本文目录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是啥人生滋味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这是王国维喻人生三境的第一境,取自宋朝晏殊的词《蠂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这几句词用疏澹的笔墨、温婉的格调、寥阔高远的意境,暗喻人生迷茫之时,当开阔心胸,展望前路,一洒落,一悲壮的人生体验。

“昨夜西风凋碧树”,不仅是登楼即目所见,而且包含有昨夜通宵不寐卧听西风落叶的回忆,对人生的迷茫,孤独而不知前路几何的萋楚迷茫表现得淋漓尽致。

景既萧索,人又孤独,几乎言尽无望的情况下,詩人又出人意料地展现出一片无限广远寥廓的境界:“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这里固然有凭高望远的苍茫之感,也有不见所思的空虚怅惘,但这所向空阔、毫无窒碍的境界却又给主人公一种精神上的满足,这是从“望尽”一词中可以体味出来的。这三句虽然包含望而不见的伤离意绪,但感情悲壮,毫无纤柔颓靡之感。

对人生的迷茫,孤独而不知前路几何时,要有执着的追求,登高望远,瞰察路径,明确目标与方向,了解事物的概貌,心远辽廓,放能随光阴的脚步步入人生的佳境。

这三句笔造境深邃,有言已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早已成为描写人生境遇的千古佳句。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的意思

昨天夜里西风惨烈,凋零了绿树。我独自登上高楼,望尽那消失在天涯的道路。

出自宋代词人晏殊的《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

原文如下: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白话译文:

清晨栏杆外的菊花笼罩着一层愁惨的烟雾,兰花沾露似乎是饮泣的露珠。罗幕之间透露着缕缕轻寒,一双燕子飞去。明月不明白离别之苦,斜斜的银辉直到破晓还穿入朱户。

昨天夜里西风惨烈,凋零了绿树。我独自登上高楼,望尽那消失在天涯的道路。想给我的心上人寄一封信。但是高山连绵,碧水无尽,又不知道我的心上人在何处。

扩展资料:

这首小令意境纯净,语言明快,浅浅易懂,无需做过多的解读。从“菊愁”“兰泣”等字眼推测可知,词中的主人公是一位如菊似兰的高洁女子,罗幕轻寒,天气渐冷,燕子也不耐寒意,双双飞离,也暗指情郎不在,佳人独守空闺。

燕子走了,连那天上的明月也不懂我的相思之苦,只知道斜照绣户到天明,连半点安慰都不能给我。

是晏殊最广为人知的代表作之一,大意是描写一位女子在秋天的早晨思念远方的情郎。首句“槛菊愁烟兰泣露”,栏杆外的菊花笼罩在一层淡淡的晓烟之中,兰花上也凝结了露珠。

次句“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秋日燕子移家南国温暖之地,本是物候常有的景象,但在作者笔下,却成了因为罗幕轻寒,才不得不离去。而轻寒也正是女主人此时切身的感受。

“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回想昨夜的明月,它如此不解风情,不懂得女子内心的痛苦,彻夜照入深闺之中。可以想象,女主人一夜未眠,此时难免将失眠的原因责怪到明月头上。

下片继续回溯昨夜,“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昨夜西风肃杀,尽凋碧树,“我”独自登上高楼,望断天涯。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