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万事消磨尽(薛之谦《钗头凤》中的典故
发布时间: 2023-07-10

本文目录

薛之谦《钗头凤》中的典故

薛之谦《钗头凤》中的典故如下:

1、破镜重圆:

出自孟棨《本事诗》,南北朝陈朝的故事。南朝陈代将要灭亡时,驸马徐德言将铜镜破开两半,跟妻子乐昌公主各藏一半,作为信物。后来果然由这个线索而得以夫妻团聚。现用“破镜重圆”比喻夫妻失散或决裂后重又团圆。

2、三尺白绫:出自白居易《长恨歌》,唐明皇与杨贵妃的故事。

大唐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安禄山叛乱起烽烟,天宝十五年六月,潼关失守,玄宗携一班臣子及杨贵妃仓皇西逃,杨国忠被杀,玄宗被迫赐贵妃缢死马嵬坡。至德二年(公元757年),玄宗从四川东归,途中又经马嵬坡。此时已人事皆非,当年的倾国倾城如今只剩却荒冢草青。

3、相濡以沫:泉水干了,鱼吐沫互相润湿。比喻一同在困难的处境里,用微薄的力量互相帮助。【出处】:《庄子·大宗师》:“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

4、钗头凤:陆游与唐琬题在绍兴沈园壁上的诗句。

《钗头凤》是陆游写给表妹唐琬的词,他们本是佳偶天成,可是天意弄人,因为陆游母亲的原因,他们最终还是被拆散,在6年后,缘分又让他们在沈园意外邂逅,陆游深有感慨,于是在沈园内壁上题下《钗头凤》,从此成就了沈园的盛名。

唐琬读此词后,不久便郁闷愁怨而死,而陆游一直无法忘怀,直到去世前一年还在写诗怀念,用情之深可谓少见。薛之谦的这首歌,用了这个典故。以此为题,来祭奠这段不朽的爱情。

5、玉玲珑:相传是一把传世古琴。

又解:两片玉,合称玉玲珑,当两玉相遇,会发出清脆的响声——玲珑,原本就是玉的声音。并不曾看清那两片玉的形状,然而由声及形,再及色,想象中,该是晶莹的半透明的羊脂玉,小巧,声音清脆,玲玲盈耳。

6、红颜霓裳:唐明皇曾为杨贵妃创作的《霓裳羽衣曲》。

7、未央宫:汉代的皇宫。赵飞燕掌中跳舞的故事。和杨贵妃又暗合“环肥燕瘦”。

8、游园惊梦:汤显祖《牡丹亭》中最著名的一出。描写的是少女情怀。杜丽娘被父母归训,守着闺阁,但是春花烂漫时节,终于耐不住寂寞,偷偷跑到后花园,游园惊梦写的就是这一段。高马德画作《游园惊梦》。

9、锦芙蓉:成都称为锦官城,又叫芙蓉城。暗示五代后蜀主孟昶为美人亡国的故事。

10、游龙戏凤:

明代正德皇帝和李凤姐的传说。明朝正德年间,武宗皇帝朱厚照治国有方,为了掌握国情,喜欢到民间私访。明正德皇帝改装出游,来梅龙镇,在李龙客店投宿。

李龙在外守夜,吩咐凤姐照看客店,朱厚照被凤姐闭月羞花的美貌所倾倒,朱厚照故意呼酒唤菜调戏她,风姐开始不即不离地对付,而朱厚照更加神魂颠倒。最终朱厚照表露了自己真龙天子的身份及对凤姐的渴慕之情,二人成就了好事。凤姐求封,朱厚照封她做“嬉耍宫妃”。

“人间万事消磨尽,仰天一笑任西风”是什么意思

这个人完蛋了,时间、志气都消磨殆尽,以后无论什么遭遇都无所谓了。
不是大气挥宏,而是消极无奈了。。。。

待到万事消磨尽,愿盼心暖似旧时是什么意思

意思如下。人间万事都已消磨殆尽,希望在想到以前的时光心里还是温暖的。相近的诗句,人间万事消磨尽,只有清香似旧时。意思是,人间万事都已消磨殆尽,只有菊花的清香还是与过去一样。出自宋代陆游的《余年二十时尝作菊枕诗颇传於人今秋偶复采菊》。全诗为,少日曾题菊枕诗,蠹编残稿锁蛛丝。人间万事消磨尽,只有清香似旧时。

人间万事消磨尽,只有清香似旧时!出自哪首诗

出自宋代陆游的《余年二十时尝作菊枕诗颇传於人今秋偶复采菊》

全诗:

少日曾题菊枕诗,蠹编残稿锁蛛丝。
人间万事消磨尽,只有清香似旧时。

白话译文:

年轻的时候曾经写过关于菊花的诗句,现在诗囊里的残稿已经是布满了蜘蛛丝了。人间的万事可以消磨殆尽,而情爱的清香却永远会历久弥新。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尚书右丞陆佃之孙,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

扩展资料:

陆游具有多方面文学才能,尤以诗的成就为最,自言“六十年间万首诗” ,存世有九千三百余首,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期:46岁入蜀以前,偏于文字形式;入蜀到64岁罢官东归,是其诗歌创作的成熟期,也是诗风大变的时期。

由早年专以“藻绘”为工变为追求宏肆奔放的风格,充满战斗气息及爱国激情;晚年蛰居故乡山阴后,诗风趋向质朴而沉实,表现出一种清旷淡远的田园风味,并不时流露着苍凉的人生感慨。

人间万事消磨尽,只有清香似旧时

婶娘把散落在院子西南角的草莓,向北腾挪了一下,种在了一起。去年冬天,叔叔在炕上躺了两年后,溘然长逝,那片草莓是祭奠时,被车轮来来回回地碾坏了。
原来那一小片草莓是很旺盛的,每年春夏交替的季节,浓绿的叶子间,小小的果儿由绿慢慢变黄,再渐渐变红。馋嘴的喜鹊早已瞄准了目标,从树上俯冲而下,于是,婶娘天天坐在院子里用竹竿驱赶,然后,带上花镜,把熟得好的草莓一茬茬摘下来。

这时候,婶娘就会招呼我和爱人过去吃个够。小小的草莓,已经熟透了,酸里透着甜,可以生津止渴,不一会儿,我俩就吃成了“红孩儿”,然后,望着对方滑稽的样子,笑得前仰后合。笑声必定会招来婶娘的嗔怪笑骂:“儿子都娶媳妇了,还没个大人样子”,实际上,叔叔婶娘和我们夫妻很投脾气。

婶娘已经八十二岁了,叔叔去世后,仍然坚持守着老院子自己过,远在外地工作的两个哥哥也拿她没辙。她说,自己在家随便,想吃啥做啥,想去哪去哪。也是,老人和子女间倒是到啥时候也脱离不了关系,能照顾自己的时候,选择独立生活,其实也真是明智之举。这样可以省去很多家庭纠纷,两代人生活的年代和环境不同,世界观和生活习惯有诸多的差异,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代沟”。

叔叔婶娘爱伺弄花草,院子里种植着各种花草树木。前几日,婶娘看着院子里略显萧条的花草,不无感伤地说:“花花草草也是有感情的,你看,老头子走了,少了人气,它们也就失去了原来的精气神,”我赶紧安慰说:“不是这样的,婶婶,是今年春天天冷的缘故。”实际上,这些花草还真就如婶娘所说的没了生气,那棵盆植了十多年的南洋杉从过完年就死掉了,我想也可能是叔叔掌握养花的要领多一些。

婶娘没有被叔叔逝去的痛苦击倒,照样每天脚不沾地地在院子里忙碌着。缝补洗涮,按时准备一日三餐,闲暇时间就照顾院子里的那些花草,剪枝、浇水、锄草松土、分盆移栽,忙得不亦乐乎,我们非常欣赏婶娘的生活态度,这不正是很多人想象的有天老去后,房前种花、屋后种草的舒适惬意的田园生活吗?

我们隔三差五就过去和婶娘说说话,拉拉家常,很多时候她都会坚持让我们在那里吃饭。婶娘年轻时候是村里的妇女干部,当年也是很有魄力的一个人。她总是给我们说起她年轻时候的人和事,我们总是耐心地听着,时不时地回应她两句。实际上,她说的那些事由和娘家的那些亲戚,我们有时根本听不出头绪,但是,我们从来没有表现出对这些话语的不耐烦,我想这应该是对老人最大的尊重。<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