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丞相,宰相,太师,哪个权利大?宋朝的太师,王爷,丞相谁的官衔大包拯的开封府尹和六部尚书谁
发布时间: 2023-07-18

本文目录

古代的丞相,宰相,太师,哪个权利大

丞相,宰相其时是一种官职位高权重乃众文武大臣的班长,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不同的王朝有不同的称谓。负责具体的日常事务的极品辅首,而太师实为商周时的一种官职乃三公九卿中的极品,太师,太保,多为一种尊称有职无权,是一种无尚的荣誉。大宋王朝多设大师一职,多为皇妃娘娘的父亲为老不尊,多奸恶小人。

宋朝的太师,王爷,丞相谁的官衔大包拯的开封府尹和六部尚书谁大

经常见到关于宋朝官制的提问,印证了宋代官制非一般人能懂。宋朝官制极为复杂,变动也频繁,一个人做了官,至少有官阶(品级)、官职(职务)、差遣(承担任务)三个官名,再加上各种虚衔,官名一长串,确实很难让人看懂。

比如,岳飞平定杨幺起义扫平湖北湖南后,朝廷封他为检校少保、武昌郡开国公、镇宁军崇信军节度使、神武后军都统制,还担任荆湖南北、襄阳府路、蕲黄二州制置使。
这么多的官位,以哪个为主?按哪个定级?很多人不明白,不知道咋比。我就以岳飞为例解释一下:头衔是检校少保,爵位是武昌郡开国公,官阶是镇宁军、崇信军两镇节度使,官职是神武后军都统制,差遣即荆湖南北、襄阳府路、蕲黄二州的制置使。这些职位属性不同,混在一起,就更难区分了。

宋人比谁官大,主要比官阶。张俊、韩世忠的头衔虽比岳飞高一点,但官阶一样,都是节度使,因此三人同级,放现在都是大军区司令员级别。头衔则反映了谁更受皇帝宠信,谁在皇帝心中更重要。
了解宋朝官制后,我们再来看题主的问题:

太师属于头衔(荣誉),有两种:一指朝廷三公(太师、太傅、太保),均是对元老重臣的褒奖;二指东宫三师(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均是对功臣的奖励。无论朝廷三公还是东宫三师,自汉代以来均为虚衔,并非实职。当然工资待遇是有的,正一品,与宰相同级。

王爷是百姓们的口语叫法,并不准确。古代王爵分两个等级:亲王、郡王,都叫王爷。自汉代定下“非宗亲不可封王”制度后,历朝历代亲王均为皇室成员,非皇族的异姓人,功劳再大也不能封亲王,最多封为郡王。亲王和郡王好区分:亲王一个字,如秦王、晋王、睿王等;郡王两个字,如汾阳王、瑯玡王、西平王等。
太师是虚衔、王爷是爵位,宰相可是实打实的官职。自秦朝设立宰相职位以来,始终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百官之首。从隋唐时代实行三省六部制以来,宰相名号就撤销了。唐朝设尚书省(主官为尚书令,但始终空缺),以左右仆射分掌尚书省事务,左仆射同中书门下三品就是宰相,如果不兼同中书门下三品,就不是宰相。为了分左右仆射之权,唐朝还设有六部尚书,直接听命于皇帝,不受左、右仆射管辖。

宋朝官制频繁更改,到南宋建立时才定型。为了便于大家理解,我以南宋为例:南宋也不设宰相,以左、右尚书仆射为相,参知政事为副相。左、右尚书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即左、右相,类似于唐代的左仆射同中书门下三品。其他朝代宰相只有一位,在宋朝则是两位,左相、右相官位一样大,但一般以左相为首席。
题主问太师、王爷、宰相谁的官大,这是不科学的。太师是头衔,宰相是职务,王爷则是爵位,三个官位的属性不同,是不能放在一起比较的。

从官阶看:太师和宰相平级,都是正一品的工资待遇。王爷就是王,只分亲王、郡王,不分一品二品,无论哪种王爷,工资待遇都在正一品之上。

从爵位看:王爵以下,才按公、侯、伯、子、男五级划分。无论亲王郡王,都是王爷大,太师虽地位崇高,宰相虽位高权重,但他们都是公侯级,低于王爵。

从权力看:王爷虽居尊位,但不能统领百官;太师貌似高大上,却是虚衔;宰相是实权,真正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从这点来看,宰相职权大于王爷和太师。
宋朝的六部尚书和隋唐完全不同:隋唐的六部尚书是位高权重的实职,正三品要员;宋朝六部职权则被二十四司曹瓜分,六部尚书虽为正三品,但几乎沦为虚衔,一般用于给官员加官晋职。如:唐朝的兵部是全国军事首脑机关,宋朝另设枢密院来掌管军事,兵部形同虚设,兵部尚书也沦为虚衔;唐朝的礼部负责典章礼制、教育考试、外交事务,宋朝另设太常寺和礼仪院负责这些工作,礼部连机构都是虚设的。

宋朝的开封府尹统管京城的行政、司法、民生等诸多要务,是一个位高权重的核心职位。在宋朝,谁被指定为下一任皇位继承人,谁才能出任开封府尹,因此开封府尹一般是从一品,最低正二品,如果是储君出任,就是正一品。
开封府尹均由指定为储君的亲王挂名兼职,开封府具体事务实际由少尹或“权知开封府事”负责,包拯担任的就是“权知开封府事”一职。包拯当时的官阶是从四品,官职是右司郎中,差遣即权知开封府事。

虽然包拯是从四品,比正三品的六部尚书低得多,但包拯担任权知开封府事一职,这个岗位却是非常牛逼的。《宋会要/职官》记载:“国朝之制,垂拱殿受朝,先宰臣升殿奏事,次枢密使,次三司,次开封府,次审刑院,以次升殿”。开封府的地位仅次于一品的左相、右相、枢密使和二品的三司使,地位非常高。已经沦为虚衔的六部尚书,和包拯的权知开封府事相比,差了不是一星半点。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