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国什么意思?赵国是现在的哪个
发布时间: 2023-07-19

本文目录

赵国什么意思

赵国指的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个诸侯国。

赵国(公元前403年-公元前222年),中国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战国七雄之一。

国君嬴姓赵氏,为商朝名臣飞廉(蜚廉)次子季胜之后,原为赵侯。至造父以下六世至奄父,奄父生叔代,叔代以下五世至赵夙,赵夙孙赵衰事晋献公之子重耳。

赵衰随重耳逃亡十九年,重耳返国为晋文公,赵衰任国政。赵衰卒,其子赵盾嗣;赵盾卒,其子朔嗣。

朔子赵武于晋平公十二年(前546年)为晋国正卿,赵武传赵景叔,赵景叔传赵鞅,即赵简子(前518年—前458年),赵简子传赵襄子(前457年—前425年)。

赵烈侯六年(前403年),韩、赵、魏三家分晋,周威烈王始命赵烈侯赵籍为侯。至赵武灵王(前325年—前299年)始称王,至王迁,前222年,灭于秦国。

赵国全境东北与东胡和燕国接界,东与中山及齐国接界,南与卫、魏、韩三国交错接界,北与楼烦、林胡接界,西与韩、魏两国交错接界。国都在晋阳(今太原),前425年迁中牟(今鹤壁),前386年赵敬侯迁到邯郸(今河北省邯郸市邯山区)。

扩展资料:

1、沙丘宫变

沙丘宫变是发生于中国战国时期的赵国的一次政变。前299年,赵武灵王为圆宠姬吴娃遗愿,乃废太子章而传位于爱子何,自为主父。前296年,主父封故太子章为代安阳君,使田不礼佐之。

章以长失位,内实甚不平。次年,赵主父游沙丘宫,怜章长而不得立,乃欲分其王于代。数日后,章及其傅田不礼作乱。欲杀惠文王何,王傅肥义代死。赵臣李兑及公子成以兵平乱。

杀公子章及田不礼。惧主父追罪,二人乃独闭主父于沙丘宫,三月后主父饿死,其后兑及公子成专赵政。史称沙丘宫变。

2、邯郸之战

邯郸之战又称邯郸保卫战,是公元前259(周赧王五十六年)至公元前257年(周赧王五十八年)秦国与赵、魏、楚联军在赵国首都邯郸(今河北省邯郸市)进行的一次城池攻守作战。

秦军以五大夫王陵为将,军众在三十万左右,以武安为据,包围邯郸。秦军构成以步弓兵为主,且攻城器颇多。

邯郸城内,天寒地冻,伤员遍城,但士兵依旧士气高昂。平原君赵胜将府内积粮存衣,散布赵民,并令其家人抢救伤员,大将军廉颇带甲上城亲自督战,平原君亦往之。赵兵多弱,廉颇命弱者立城,强者于城内休养,逢战而轮换,又命善射者集而射秦。期间赵之精锐常出城,多有不回,但秦亦伤亡惨重。

秦昭襄王五十年正月,将军王龁率兵十万及大量的兵备粮草到达邯郸。五大夫王陵即调整兵力准备向邯郸发动第三次,也是攻赵以来最大规模的一次进攻。可以相信王陵已经知道秦王的不满及以王龁代之的先兆,可以肯定的是王陵军第三次的进攻相当猛烈。

此时邯郸被围将近四个月,城内兵员损耗和粮食供给已显危机,人心在冬季更显得脆弱。但在廉颇、乐乘诸位良将的率领下赵军依然士气高昂。同时秦军在受到增援后士气也开始高涨。

战事进行月余,赵兵拼死抵御秦军进攻并取得胜利。秦军伤亡惨重,士卒多怨。秦王以陵战不善,免,王龁代将。其后王龁率军连续攻打邯郸近五个月,依然没有攻下。

十月,秦王杀了白起后又命郑安平率军五万支援王龁。此时邯郸城处于最危急的时候,粮草早已断绝。

赵军依旧不屈的抵抗着。同时平原君赵胜的外交战开始起作用,至十二月初,终于,魏军八万楚军十万均已赶到邯郸外围,秦国也不断的增兵汾城(河东之地)以为声援,双方大战一触即发。

同年十二月,信陵君指挥魏楚联军,对秦军发动了强大的攻势,魏军击于西,楚军击于东,赵军应于内,秦军三面受敌,全线崩溃。王龁率秦军主力向西急退数百里,入汾城才稍事喘息。

在邯郸城南驻防的秦军郑安平部约两万人,被赵军重重围困。郑安平部远离主力,粮草断绝,突围无望,只得全军降赵。三国联军乘胜进攻汾城,秦军大败,被迫撤至河西,夹河对峙。联军乘势收复河东六百里之地,其威大震。

公元前257年12月,魏、楚两国军队先后进抵邯郸城郊,进击秦军。赵国守军配合城外魏、楚两军出城反击。在三国军队内外夹击之下,秦军大败,损失惨重。

王龁率残部逃回汾城(今山西省侯马市北),秦将郑安平所部2万余人被联军团团包围,只好降赵,邯郸之围遂解。

魏楚联军乘胜进至河东(今山西省西南地区),秦军复败,退回河西(今山西、陕西间黄河南段)。

此时韩国也加入合纵攻秦,赵、魏、楚、韩先后收复魏之河东郡以及安阳,赵之太原郡以及皮牢、武安,韩之上党郡以及汝南。

邯郸之战严重地消耗了秦国的实力,造成秦国军队近三十万人的伤亡,推迟了秦国统一六国的步伐。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赵国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沙丘宫变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邯郸之战

赵国是现在的哪个省

        赵国是现在的河北省、陕西省、山西省、内蒙古自治区,以及河南、山东两省份部分地区。赵国于公元前403年建国,其最初的国都为晋阳,随后迁都至中牟邑、邯郸,成侯时期又将邢立为信都,而邢是现在的邢台市。
赵国对应现在的省份
        赵国是战国七雄之一的诸侯国,战国时期的赵国疆域非常广阔,其鼎盛时期国土包含了河北、陕西、山西、内蒙古四个大省以及河南、山东两省份部分地区。
        赵国最初的国都为晋阳,后来迁都至中牟邑,随后又将国都迁至邯郸,也就是目前的河北省邯郸市,其成侯时期又将邢立为信都,而邢是现在的邢台市。
        赵国于公元前403年建国,其开创者为赵烈侯,此后经历了赵武公、赵章、赵种等帝王统治,直至公元前229年被秦国灭国。

赵国是如何灭亡的

前403年,韩、赵、魏正式三家分晋,周威烈王始命赵烈侯赵籍为侯。国都曾先后在晋阳(今太原)、中牟(今鹤壁)、邯郸(今邯郸),前372年又立信都(今邢台)为赵之别都。

至赵武灵王时,赵国称王,施行胡服骑射,沿阴山修筑赵长城,前296年灭中山国。疆土囊括了河北省的大部分、山西省的大部分、内蒙古的阴山以南的部分。成为东方六国最强大的国家,与秦国展开了数十年的争霸。

前228年,赵国都城邯郸被秦军攻破。赵国大夫们北逃到代,共同拥立赵代王嘉继续抵抗秦军。前222年,秦军攻灭赵代王嘉,赵国灭亡。

扩展资料:

战国时期,赵国推行郡县征兵制,此外,赵国还极力推行募兵制。兵役的年龄限于十六七岁至60岁之间。

战国时期,赵国的兵种按出现的早晚可以依次排列为:车兵、步兵、骑兵和舟兵。赵国的步兵,称为“带甲”,为赵国军事实力的象征。

赵国的骑兵是经过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的改革而建立起来的。赵国骑兵的来源从赵国本土招募及变车为骑、三胡的骑兵、赵国代地的骑兵。骑兵的武器有弓箭与剑。代地的马匹是赵国战马的主要来源。

「了解历史那些事儿」:战国七雄-赵国


<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