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一姓氏,同一个字三种读音,听读音可猜出他大概的民
发布时间: 2023-07-11

中国的姓氏文化源远流长,自北宋流传下来的《百家姓》更是流传甚广,至今依然会作为小学生的启蒙读物。

《百家姓》也并不意味着只有100个姓氏,事实上最初版本的百家姓也收录了411个姓氏,后面增补至504个姓氏,单姓444个,复姓60个。

百家姓

姓氏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文化因子,中国的姓氏文化是中华文化起源史的重要部分。

云南作为边陲之地,融入中华文化圈较之中原地区稍晚,但从春秋战国时期就受到中原文化熏陶,深受影响,姓氏文化也一样。

最近有关部门公布了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中云南的“百家姓”,在公布的姓氏中,可以看出,云南人口最多的100个姓氏中,98个姓氏都是相对常见的姓氏。

云南人口最多的前100姓氏

而其中两个姓氏是一看就有少数民族特点。

傣族大姓——刀

一个姓氏是“刀”姓,这个姓氏看过天龙八部的人或许都不会陌生,段誉的母亲就叫刀白凤,云南著名的舞蹈家刀美兰就是这个姓氏,这个姓氏在云南区域主要是傣族人在使用。

刀姓的来历和中原王朝也是有关的,南北朝时期,傣族首领去洛阳觐见中原皇帝,被赐予宝刀,同时中原皇帝了解到傣族没有姓氏,干脆就以刀为姓,赐姓刀,之后刀姓便成为了傣族一个重要姓氏。

云南金孔雀刀美兰

之后元朝皇帝又两次给傣族首领赐姓刀氏,因此刀氏成为了傣族贵族首领阶层的一个重要姓氏。

傣族、佤族大姓——岩

此次公布的“百家姓”中另一个明显的少数民族姓氏就是——岩姓。

这个姓氏的特别之处在于,“岩”作为姓氏可以有三个发音,外人通过这个姓氏的发音大致可以判断出来拥有这个姓氏的人是什么民族。

这个姓氏在传统百家姓中没有收录,这个姓氏人口最为集中的就在云南。

第一种发音:岩,发音为ái。这个音对于云南人比较熟悉,在云南遇到这个姓氏的人,基本上可以判断是傣族人或者佤族人。

傣族泼水节

这个姓氏的起源源于一个误会或者说约定俗成,岩本来不是傣族姓氏,岩在傣族常用语中是被用来形容一个家族中的未娶妻长子,岩代表的是排名,从老大往下排分别是岩、依、散、赛,俄、嘎、洛、卢……未嫁女子则是月、玉、安、艾、哦(也有叫做喊、相、恩、艾、品的)。

展开全文

因为过去有不少地区的傣族大多没有姓氏,只有名,平时称呼的时候会在他的名之前加上他的排行,比如一个名为恩的家中老大,就会被叫做岩恩。

本身并不代表他姓岩,但是一直这么叫,不知道的外人就真以为他姓岩了,于是这个岩就慢慢变成了一个姓氏。

佤族也有类似的情况,对家中子女的排行发音都和傣族类似,因此佤族当中岩作为姓氏的也比较常见。

火一般的佤族小伙

佤族还有一个有意思的父子连名制,未婚之前的长子叫岩,但是当这个男子结婚生子后,他会用孩子的名作为自己的姓,替代岩字。当然这都是过去的习俗,现在也不用那么麻烦了。

第二种发音:岩,发音为an,第一声的发音,如果在云南遇到这个发音的人,那么他是傣族的几率会比较大。

这个发音作为姓氏的来历和上一个发音相类似,但是这个发音基本上集中在傣族的一个分支,所以只要这个发音,基本上就可以断定他是傣族。

第三种发音:岩,发音为yán,这个发音基本上不在云南出现,云南出现这个字作为姓氏的发音主要是前面两个,这个发音主要分布在云南以外的地区,广西、福建、浙江、山西等地都有这个姓氏,发音也和云南这边的不太一样。

把这种植物念做挨白菜的大概率是滇西滇西南方向的人

当然这个不是绝对的,只是大概率,因为岩这个姓氏在云南主要人口虽然集中于傣族和佤族,但是在布朗族、傈僳族当中也有使用的,多年的民族交融生活互相影响,不同少数民族之间有些习俗都会有相同相似之处。

这次公布的云南各姓氏百家姓中,岩姓能上榜,那也可以说明这个姓氏在云南也属于大姓,并不是那么罕见的姓氏。

云南彝族姓氏——爨

说到姓氏就会想起一个很难写的姓氏——爨。

这个姓氏曾经在云南一带的区域声名显赫,但是这个姓氏的起源却并非少数民族,而是根正苗红的中原姓氏——姬姓。

周王朝时期有官吏爨官,就是管灶头的灶官,古人有以官职为姓氏的习惯,于是爨官的后人就把自己的姓氏改为了爨氏流传了下来。

北京门头沟爨底下村,爨氏源远流长

爨氏一脉在传世过程中逐渐南移到南中一带,与古滇人杂居融合,渐渐融入了古滇人血脉,在古滇国离奇消逝之后,爨氏成为南中大姓之一,掌控滇中滇东北一带,直至南诏国崛起。

而如今被称为爨人后裔的是石林地区的撒尼人,也就是传说中有阿诗玛和阿黑哥的民族撒尼人,属于彝族的一个支系。

这个姓在云南也非常少见,叫这个姓的孩子被罚抄名字真是太惨了,在云南遇到姓爨的人,基本上可以断定为彝族。

云南是一个多民族融合聚居的省份,有的少数民族和某一个已经消失的古民族有相同的祖先,而多民族融合杂居使得很多少数民族在文化和习俗上或多或少都会有相似相近之处,在姓氏文化上也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点。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