饥荒联机版桅杆怎么改方向?印度加尔各答号驱逐舰的相控阵雷达为什么布置在桅杆顶
发布时间: 2023-07-07

本文目录

饥荒联机版桅杆怎么改方向

1进入饥荒联机版游戏,制作好船套装后拿起来放在海面上,显示绿色时代表当前位置可安置,点击水面一下船就出现了。

2 船制作完毕后点击船,玩家会自动跳到船上,这时候的船还是静止的。

3 制作桅杆套装,然后拿着套装在船面任意位置右击,将桅杆安装好后点击1下,将桅杆上的帆布升起,这样船就走起来了。

4 那么饥荒联机版桅杆怎么改方向呢?这里要求玩家制作掌舵套装,不然船只会沿着一个方向走,安装船舵的方法和桅杆是一样的。

5 船舵安装完毕后,对着它点鼠标左键即可掌舵,掌舵过程中鼠标点击海面任意位置,桅杆会跟着鼠标方向走,船会慢慢朝着那个位置走。

6 掌舵时按鼠标右键停止操作。停止操作后船会直接按照帆的方向继续走,所以玩家需要将桅杆上的帆收起来,避免船只被撞坏。

印度加尔各答号驱逐舰的相控阵雷达为什么布置在桅杆顶端

西方英国、法国、意大利甚至荷兰等国,它们的宙斯盾战舰普遍追求将雷达顶在头顶,圆形雷达罩随处可见!其作用除了规避相控阵雷达的固有缺点之外,最主要的目的还是省钱!但是,印度的加尔各答级驱逐舰不惜血本,全部的6亿美元造价,有一半都花在了相控阵雷达上,3亿美元买一套雷达,这就肯定没考虑过省钱的问题,

因此说,印度的根本目的还是为了获得更好的作战性能!加尔各答级驱逐舰把雷达天线做成球形,并按装到军舰的顶部,是为了获得无死角的探测范围,同时尽可能克服地球的曲率半径的影响,获得更远的探测距离!其实,任何雷达都要求尽可能安装在高处,正所谓:站得高、看得远。

西方神盾舰都使用球形雷达天线,且安装在桅杆顶部,这主要是为了省钱,但印度历来不心疼买装备的投入,加尔各答级驱逐舰的球状置顶雷达可不是为了省钱。

西方的球形雷达罩里一般只安装一个可旋转的相控阵雷达阵列,而阿利伯克、055、秋月和朝日级驱逐舰都拥有四面固定阵列,因此成本上涨四倍。也有一些国家选择将两块阵列背靠背固定,例如英国45型驱逐舰使用的桑普森相控阵雷达,它将两块拥有2600个T/R天线单元的雷达阵列背靠背固定(有一定仰角),这样雷达可以同时扫描两个方向,在成本提高一倍的情况下作战性能提高好多倍。

为了进一步省钱,西方国家更倾向于采用无源相控阵雷达,所谓的无源相控阵雷达,就是它天线矩阵上的辐射器共用一个中央发射机和接收机,相比每个辐射器都有独立收发组建的有源相控阵雷达而言,造价明显低不少,自卫队的爱宕级驱逐舰就采用了SPY-1D无源相控阵雷达。但是,加尔各答级驱逐舰顶部雷达的四个阵列都是有源相控阵雷达,实现了360度无死角覆盖,造价也高达3亿美元。由此可见,印度驱逐舰虽然拥有类似西方雷达那种省钱的外表,但本质上,它和中美日等国的四面相控阵雷达一样,都很烧钱。

在桅杆顶部放置的雷达拥有诸多优势,理论上它能克服地球曲率的影响,看到更多低空目标,这对防御掠海反舰导弹有着重要意义。

加尔各答使用的EL/M-2248 MF-STAR有源相控阵雷达,配备了四个天线阵列,和阿利伯克级驱逐舰隐不同的是,它的天线集中布置在桅杆顶部,每个阵列可以快速左右扫描90度以上的空间,四个阵列就能进行全方位360度的覆盖;同时,每个阵列还能进行-20度~+85度的俯仰扫描,这样一来,雷达盲区就只有它头顶上空一个顶尖5度的锥形区域,目标距离军舰越远就越难被发现。

加尔各答使用了已知最轻巧的相控阵雷达,它的一个阵列重1.5吨,四个加在一起只有6吨!整个球状物的重量不超过9吨,另外隐藏在甲板之下的部分约有900千克,而英国45型驱逐舰的顶部雷达重达4.6吨。由此可见,这款以色列生产的雷达,为加尔各答级驱逐舰节省了大量吨位,即便这款雷达已经很轻了,但加尔各答级驱逐舰的重心过高依然是个大问题。

英国人在设计45型驱逐舰时,曾计划使用5块相控阵雷达的天线阵列,也就是说有一块是朝上扫描做到真正的无死角。但是,45型驱逐舰的桑普森雷达,在使用2块阵列的情况下已经有4.6吨的重量,如果使用5块天线阵列至少会有9吨的重量,勉强能像加尔各答级驱逐舰那样放置在桅杆顶端,但造价会高到让人不能接受的地步,目前为止,45型驱逐舰已经比阿利伯克高出30%~50%对成本了。但不管怎样,把相控阵雷达放在桅杆顶部的盲区,已经是全球范围内最小的了!

装在船身上的相控阵雷达,肯定会有更多的探测盲区,尤其是对顶部的探测盲区更大,而且对掠海目标的发展距离更短,雷达应该尽可能装的更高。

除了欧洲国家和印度的军舰之外,其他国家的宙斯盾相控阵雷达都固定在船身上,利用4块天线阵列的配合做到360度环视扫描,但是受到军舰上层建筑的干扰,四块雷达阵列的扫描区域只在很远的地方才相交,当目标突破这些交汇点时,就能有机会进入舰身周边的雷达盲区。

尤其是低空掠海目标更容易进入这个盲区内!这也是为什么阿利伯克级、金刚级、爱宕级驱逐舰经常和渔船相撞的原因,也就是说它们很容易被掠海反舰导弹击沉。而这种在舰体上固定四面雷达阵列的方式,又会在军舰顶部形成一个巨大的探测盲区,尤其是日本的秋月、朝日两级驱逐舰。

秋月和朝日两级驱逐舰的FCS-3相控阵雷达虽然探测距离只有200多公里,但它们的布置方式很值得研究,与阿利伯克级将四面天线阵列全部集中到舰桥周围不一样,秋月和朝日级的8个天线阵列有四个安装在机库上方位置(为什么是8个阵列在此不做讨论),这就让雷达向后扫描时避开了军舰上层建筑的干扰,后方的盲区进一步缩小,同时军舰中部的大量空间被解放出来利于优化设计。但缺点是军舰两侧的盲区有扩大的趋势,虽然不算什么大问题。

此外,朝日和秋月两级驱逐舰的雷达天线布置的都比较高!例如它前部的天线阵列是在舰桥控制室的上方,与阿利伯克级驱逐舰相反,其作用和桅杆顶部的雷达是一样的,尽可能抬高雷达就能加强对掠海目标的探测能力,

桅杆的多音字组词

: 桅杆 wéi gān 标杆 biāo gān 栏杆 lán gān 旗杆 qí gān 杠杆 gàng gǎn 秸杆 jiē gǎn 秤杆 chèng gǎn 笔杆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