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说出蝉的一生的经历阶段?蝉的一生四年在地下度过,出来七天就死,你想说什
发布时间: 2023-07-17

本文目录

谁能说出蝉的一生的经历阶段

蝉,幼虫在地下靠吮吸树根的汁液生长,过了几年,再一点一点扒洞,不知要经过几个月努力,好不容易爬出地面,外找到高大植物爬上去,然后一点一点脱下外壳(蝉蜕),展开翅膀,隔一天发出蝉鸣,并雌雄交配,在树枝内产卵,其卵落入地面,变成幼虫遁入地下。蝉大概半月之后死去。

蝉的一生四年在地下度过,出来七天就死,你想说什么

有人说,蝉的一生四年在地下度过,出来七天就死,是不是一生都很悲惨?

如果一切都是从人类的角度去看,估计每个动物都是奇怪的(吃便便的那么多)。

对于一只昆虫来说,蝉算是比较长寿的,老话总说:蜉蝣,朝生暮死。

而蝉一般都能活个几年,三年五年,有的甚至能活13年17年。

它的一生可以分为两个章节,地上和地下。

看似一到夏天叽叽喳喳的,实际上它的一生是非常低调的,一生中几乎所有的时间都在地下生活,根据寿命的不同,它们待在地下的时间也不同,三五年,又或者十几年,种类不同,时间也不同。

而真正到地上的日子,寥寥无几,也就几天,一般不会超过15天。

因此一开头提到的,蝉地下四年,出来七天的说法,也不准确,通常待在土里的时间都是3、5、13、17这样的质数,原因可能是为了避免和别的蝉类一起出土,争夺资源。

地下几年,地上几天的一生

众所周知,一到夏天,蝉就会叫个不停,不是因为无聊才这么做,这一切是为了找到伴侣,而且时间很紧迫,

对于动物来说,所有的行为,都是为了繁衍后代,在地上短暂的生命中,寻找伴侣,完成繁殖,是它最重要的任务,也是唯一的目的。

蝉叫和煽动翅膀都是吸引异性的行为。

完成交配后,雌蝉会在树枝上钻孔,并将卵产在里面,之后的成年蝉,任务就已经完成了,静静面对死亡。

而树枝里的卵,靠吸食树枝汁液为生,继续发育。雌蝉一次会在一根树枝上打上几百个小孔,用来安置自己的孩子,到了初秋,带卵的树枝会因枯死或风吹掉落地面。

此时的卵在汁液的喂养下,已经发育成若虫,跟随树枝落地后,便钻进土里,继续发育。

若虫靠着植物的根系汁液存活,就这样,在地下生活好几年。蝉的一生要经历5次蜕皮,4次是在地下,最后1次是在地上。前4次蜕变完成后,就会爬到地面,完成第五次蜕皮,长成成虫。

一般来说,蝉都是夏季雨后钻出地面的,这个时候土壤比较湿润松散,适合破土而出。成虫一到地面,就开始了自己的繁殖大计,毕竟剩下的时间不多了。

为什么蝉有这么不合理的人生安排?

显然也只是从人类角度看不合理,从蝉的角度来说,这可能是它经过一代一代琢磨出来的,最好的生存方案。

作为昆虫,要经历5次蜕变,可见在蜕变之前,它是非常弱小的,若一开始就生活在地面,危险太多,可能还没长到成虫,就被吃掉了。

不光是别的动物要吃蝉,我们人类也总是馋这一口,一到夏天就会捕蝉,然后油炸着吃。

在地下,有吃有喝,天敌又少,总比地上安全,而且还能安稳度过寒冷的冬天。

被真菌利用的人生

蝉这样的人生设定,非常奇特,但有的生物,就利用这样奇特的生活方式,偷偷完成自己的繁殖大计。

有一种寄生真菌,在蝉出土前,就会感染蝉。

被感染后的蝉,生活照旧,行为也和正常的一样,只不过一周后,它的腹部就会腐蚀掉落,取而代之的是真菌自己的黄色孢子,伪装成腹部。

此时的蝉并没有死,带着不属于自己的“假腹部”到处飞行,寻找伴侣。

蝉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繁殖,而真菌的目的也只有一个,借着蝉的繁殖传播。

在真菌的控制下,蝉变得不太正常。雄蝉甚至会做出超越性别的行为,吸引同样是雄性的蝉,即使没有腹部,繁殖也不会停,只为了能将真菌传播出去。

最后

看起来,蝉的一生非常悲惨,才看到这个世界几天,就要面对死亡,在这仅有的快活时光里,还要被真菌寄生,惨上加惨。

但不管怎么说,这就是它生存的一种方式。

大自然是需要各种生物相互配合才能稳步发展的,蝉是其中一环,真菌和人也都是其中一环,一环扣一环。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